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研究

2016-01-27 06:17:51叶晓青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初中语文研究

叶晓青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朗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朗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学生语言的发展也极有好处。以人教版教材为依据,简要分析了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进行朗读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研究

一、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朗读是口头语言的一种能力表现,它将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的口头语言,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重要方法,朗读是在理解的前提下进行的,学生只有通过数遍的口头朗读后,才能逐步理解书中内容,才能更好地理解文中的思想和主旨。

二、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1.合理安排学生的朗读时间

学生只有具备了足够的朗读时间,才能更好地运用口头语言阅读课文内容,才能把握好课文的重点。教师在平时可以利用早读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还可以在课上抽出时间让学生先把课文大声朗读几遍,然后开始提问学生并给学生解疑。例如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之前,给学生十分钟朗读课文的时间,并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和把握主人公“我”的思想变化,然后对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以理解的难点加以解释。

2.加强学生朗读方法的指导

朗读并不是一味地大声朗读文章,而是需要技巧和方法,还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适时指导,让学生在朗读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强学生朗读方法指导即是在朗读时指导学生换位思考,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和想问题,还可以运用语言方法进行引导。例如,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师在让学生朗读前可以先提醒学生:“请你站在作者的角度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注意文中语气和停顿部分的朗读。”这样学生在朗读时就有侧重点,知道应该怎样把握朗读的方法了。

3.灵活运用多种朗读方式

多种朗读方式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和生生关系。朗读方式有教师示范、学生跟读、分角色朗读、小组朗读、自由朗读等多种方式。

总之,初中语文朗读教学需要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朗读时间,运用有利的阅读方法,并灵活运用各种朗读形式。这样,学生的朗读能力必会得到提升,语文教学的目的也就容易实现了。

参考文献:

王玉环.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5(08).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初中语文研究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析
农村初中英语朗读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