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佳容
摘 要:社会、学校、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要场所,家庭作为孩子重要以及时间最长的生活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无可比拟的作用。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首要因素。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孩子的很多行为与心理是在父母的熏染下形成的。和睦的家庭给他们带来的是身体和心灵上的快乐。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则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通过几个简单的案例分析不良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关键词:家庭教育案例;留守儿童;单亲家庭
孩子的成长一直都是我们关注的话题,单亲家庭、留守儿童以及离婚子女等这些现象更容易引起我们的关注。父母的缺失带给孩子的究竟是什么,本文将和大家一起探讨父母及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一、父母缺失在留守儿童成长中的影响
1.案例叙述
学生小×,男,11岁,五年级一班。父亲是无业人员,靠在外地打工为生,较少回家,性格粗暴。在教育孩子方面,我行我素,甚至对孩子拳打脚踢,自私蛮横,与邻里关系不好,在群众中几乎没有好评,与妻子经常争吵甚至大打出手。母亲是农民,料理家务但也经常不在家。对孩子百依百顺,在家中没有地位,遇事孩子的父亲说了算。没有固定的工作,经常约人玩牌、打麻将,对孩子几乎是漠不关心。教育孩子不讲究方法,没有耐心。对孩子在校的表现不闻不问。五年级上第一节课就让老师很为难,不但不听讲还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拿着棍子不时地敲着桌子啪啪地响,说他不听。下课老师和他谈话,他对老师说:“老师,如果谁要叫我学习,我就觉得活着没意思,就想到了死”。小×同学脾气暴躁,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气急败坏地去打人,嫉妒报复心理极强,学习不好、没有上进心,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黑白颠倒,不分好坏。这些让学生和老师都很无奈。
2.案例分析
案例中小×的父母对孩子几乎没有教育,不讲道理,动则打骂,以至于小×性格极端偏激。小×脾气暴躁、多动、打人,多是受到父母的影响。因为父母在家庭小事中,意见不合便动手打骂,孩子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解决不了的事或者不愿意解决的事就选择武力解决。父母经常不在家,对孩子疏于管教,孩子缺少家庭的温暖。学校的纪律约束会使他感到束缚,再加上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自身感到自卑,因此就不爱学习。教师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以权威恐吓学生,容易激起其逆反心理。小×的成长中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缺乏父母亲正确的教育,因此造成了孩子脾气暴、易动怒、爱打人的缺点,在心理上也存在极度的自卑感。
二、单亲家庭对孩子成长造成的影响
1.案例叙述
G同学在读幼儿园的时候,他的母亲因为家庭纠纷回娘家去了。家里请人去叫了几次,她都不肯回家。虽然他的父母至今没有离婚,但是他父母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他爷爷、奶奶都已年老,奶奶的身体也一直不好,为了维持生计,父亲只好外出打工。G同学由目不识丁的爷爷抚养、教育。G同学现在正在上四年级,但是他上课时注意力老是不集中,课堂上经常做一些小动作。作业也很少按时完成。写的字大小不一、东倒西歪,成绩一塌糊涂。老师也经常教育他,但是由于基础差,在课堂上仍是提不起精神。老师也问过他“喜欢你的妈妈吗?”(喜欢,她是我的妈妈啊!)“恨你妈妈吗?”(恨)“为什么呢?”(她不要我了)。缺乏父母的爱与教育,孩子处在一种茫然的状态,对现在的生活也是一无所知。
2.案例分析
这个案例就典型地显示了父母的重要性。没有父母的教育,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但是爷爷奶奶不能代替父母来教育和照顾孩子。G同学由于母亲从小就对他不闻不问,孩子的成绩千疮百孔,生活更是一团乱麻。父母不能尽到自己的职责,而导致孩子成长中出现身体不健全、心理不健康以及一些不当的行为。
三、不良家庭关系对孩子的消极影响
不良家庭关系对孩子的消极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的时候大部分都是父母教会的。父母会重视孩子的说话和智力启蒙教育,比如给孩子买健身架、给他们讲故事、学习英语等。不完整的家庭往往忽略了对孩子早期的智力开发。
其次,影响孩子习惯的养成。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自发形成的,在很多方面他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事,就如案例中的小×一样,喜欢用暴力去解决问题,但是父母从来不会教育他,暴力是不对的,对于他的日常行为缺乏别人的认同。与人交往、处事及饮食习惯等,这些都是在父母影响下形成的。不良家庭会忽视孩子成长阶段的学习,导致孩子养成坏习惯。
最后,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爷爷奶奶带孩子存在溺爱的因素,对孩子百依百顺,这就对孩子的思想造成一定影响,认为我是世界的中心,别人都得听我的。这对孩子的成长显然不利。还有就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总会存在经济上的困难,对孩子身体健康成长有一定的影响。孩子缺乏父母的教育,世界观从小就有一定的偏颇,认识世界会有些歪曲,以至于很多缺乏父母教育的孩子误入歧途。
参考文献:
王亚.不良夫妻关系对子女教育影响初探[J].中国家庭教育,2009(04).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