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冬虫夏草的正品与混淆品的鉴别方法

2016-01-27 15:15:54吴晓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8期
关键词:子囊正品冬虫夏草

吴晓平

浅析冬虫夏草的正品与混淆品的鉴别方法

吴晓平

分析冬虫夏草正品性状、显微形态、理化性质、紫外吸收光谱鉴别、薄层层析特点,并观察其混淆品(如亚香棒虫草、凉山虫草等)特点,便于区分其正品与混淆品,确保用药安全性,增强鉴别冬虫夏草能力。

冬虫夏草;混淆品;伪品

冬虫夏草在清朝吴仪洛所著《本草从新》有最早的记录,也被称作冬虫草、虫草、夏草冬虫等,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补益类中药材,与人参、鹿茸一起被列为三大补品[1]。因冬虫夏草具有较特殊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比较长,产量较低,无法大量采集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货源比较紧缺,由此市场上存在各种混淆品,导致临床用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1 冬虫夏草正品

1.1原植物形态 冬虫夏草的子座源于所寄生幼虫的头处,属于单生品,为细长形态如同棒球棍,其长度大约在4~11 cm。上部则属子座头部,存在一定的膨大感,形似圆柱,显现出褐色,密集分布着大量子囊壳,且大部通常陷在子座内,先端则突出至子座外,呈现卵形或椭圆形。在每个子囊壳中存在大量细长状子囊,子囊内存在2个横隔子囊孢子,呈线性。

1.2性状 虫体连接真菌子座而形成。虫体呈蚕状,长度约3~5 cm,直径约0.3~0.8 cm。表面颜色由深黄到黄棕色间,有粗糙感。存在20~30个比较显著的环纹,呈现组状排列,一组内分布3个环,近头位置具有较细的环纹。头部呈现红棕色,其腹部存在8对足,其质地轻且脆,极易折断,且断面现出一定平坦状,颜色为淡黄白色,在中间位置出现暗棕色纹络,呈“V”字状,其周边则显现出深黄色,断面心内有充实感。子座属于单生,细长形,似棒状,微弯曲,长度保持4~7 cm,直径为0.3 cm左右,观察表面存在比较细小的皱纹,为纵行状态,头部微膨,呈现出深棕至棕褐色范围的颜色,而其柄部基部会出现极少黄红色。具有较为柔韧的子座,其折面有如白色,为纤维形态。气微腥,味微苦。冬虫夏草较为显著鉴别特点为“草似金针虫似蚕”。虫体放入口中进行嚼碎时似嚼毛豆,越嚼越香,满口出现鸡肉似的甜香味道。

1.3显微特征 虫体横切面并无较规则形态,四周存在大量锐刺毛、长绒毛,且长度并不一致;躯壳中密集生长着较多菌丝,存在一定裂隙;断面呈现出白色状,中心显现出消化道行迹,在周边皮壳存在大量细刚毛,其长度在6~30 μm。子座横切面周围存在大量子囊壳,且其基部均埋于凹陷状子座中,但先端生在子座之外,长度在273~550 μm,直径140~245 μm;子囊壳中产生大量线状子囊,且每个子囊中通常会存在2~8个呈现线形、存在横隔结构的子囊孢子,长度160~470 μm,直径约为5.0~6.5 μm。子囊孢子中央密集生长菌丝,存在一定裂隙,但在不孕处并无子囊壳。

1.4理化性质 取1:7比例的硫酸乙醇提取液1 ml,荧光灯(365 nm)下为淡蓝色。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腺苷含量≥0.010%。取正品冬虫夏草的粉末1 g,通过乙醚将其杂质完全消除,应用氯仿对其提取后予以过滤处理,再将氯仿发挥去,将冰醋酸2滴、乙酸酐2滴,浓硫酸1~2滴加入其内,呈现出棕黄色-红紫色或污绿色。

1.5紫外吸收光谱 365 nm位置经紫外吸收光谱观察,波长存在4个特征峰,分别为270、281、295、304 nm。

1.6薄层层析 经氯仿、甲醇进行有效提取,将腺嘌呤作对照品分析,冬虫夏草中出现309 nm波长最大吸收峰,通常与混淆品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性。

2 冬虫夏草的混淆品

2.1亚香棒虫草 主要产地为湖南、江西、安徽、广西等,是一种麦角菌科真菌亚香棒虫草的子座与其寄生的幼体相结合的一种干燥复合体。形态如蚕,长度3~5 cm,直径约4~6 mm,其表面呈现出黄棕色,在近头位置有环形皱纹,一般存在20~30个。全身分布8对足,3对处于近头部、4对处于中部、1对处于近尾处。头部显现出红棕色,尾如蚕之尾。将其白色菌膜清理后显现褐色,质地脆,极易折断,且断面颜色呈现黄白色,平坦状;气微腥,味微苦。子座长度2.8~8.0 cm,直径为3 mm,长棒形,头部无较显著膨大感,表面为深棕色,具有较细的纵行皱纹,在顶端处有不育部分,长度为2~3 mm,气微腥,味微酸。显微显示亚香棒虫草的虫体并无较规则的形态,周围躯壳则属独体,锐刺毛、长绒毛并无长度相似性,有的如分枝形[2]。躯壳分布大量菌丝,有的产生裂隙。其子座周围由子囊壳形成,为卵状或椭圆状,其半部埋于凹陷子座内。内有细长子囊,子囊中存在多个横隔子囊孢子,在不育部位分布较多菌丝,形成一定裂隙,且未形成子囊壳。理化鉴别显示亚香棒虫草荧光显现为淡黄绿色。

2.2凉山虫草 麦角菌科真菌凉山虫草,在鳞翅目昆虫幼虫中寄生,是一种干复合体。长度约4 cm,直径为0.6~1.0 cm,有轻度弯曲感,蚕状虫体,其表面附着菌丝膜,显示颜色为棕色至棕褐色范围,清理菌丝膜后呈现出紫褐色,通常形成9~12个环纹,分布10对足。子座显示为分支或单生线状,顶端无孕育能力。在头部显现出红褐色,在腹部存在10对足左右,子座出现30 cm左右长度的分枝或为单生性,虫体背部体壁细胞呈现金黄至褐黄色,具有较为显著沟纹状,侧面为波浪纹状的排列方式。在虫体足部存在短刚毛,呈现出浅黄至金黄色,无较为规则的排列方式;顶端为钝圆状,基部则较为宽阔。

2.3蛹草 虫体如蚕蛹,呈现椭圆形,为酱紫色,存在6~7个并不显著的环节。子座头部呈现稍椭圆形状,顶端呈现钝圆状,表面大量密集生长突起状细疣,长度2~5 cm,直径为0.3~0.5 cm,颜色为橙黄或橙红色;柄部呈现细长状,圆柱形通常有弯曲,存在细的纵向纹,质地柔韧,顶端可孕。质地脆,极易折断。显微镜显示子囊壳短烧瓶形,有表生状或半埋状。气腥,味淡。

3 小结

正品冬虫夏草存在显著的性状特征,采取显微镜、理化性质、紫外吸收光谱、薄层层析等方法对其予以有效鉴别,能够了解到正品冬虫夏草与亚香棒虫草、凉山虫草、蛹草等存在一定差异[3]。 药学人员应详细了解正品冬虫夏草具有的各类特性,并对其如何鉴别予以熟练掌握,熟知冬虫夏草产地、性状、理化性质、显微特征等,由此确定冬虫夏草伪劣,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1]段军华.冬虫夏草与其混淆品的鉴别.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12):1037.

[2]卢楠.冬虫夏草及其混伪品的性状鉴别.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5):121-123.

[3]杨艳青,段军华.冬虫夏草与其伪品的鉴别.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1):3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8.205

2015-12-30]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

猜你喜欢
子囊正品冬虫夏草
影响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危险因素分析
大医生(2025年3期)2025-01-24 00:00:00
例谈研究单摆问题的关注重点
“赣鄱正品”第二批100个认证品牌名单
江西农业(2021年23期)2022-01-19 06:49:02
破壁方式对冠突散囊菌有性繁殖体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冬虫夏草”是怎样形成的?
军事文摘(2020年22期)2021-01-04 02:16:52
粗糙脉孢菌7种子囊型归类教学探究
遗传(2019年11期)2019-11-28 12:03:42
浸润“正品”课程文化培育学生自信人格
活力(2019年6期)2019-07-10 01:29:15
藁本药材的市场调查及正品与习用品对比研究
神奇的冬虫夏草
子囊霉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