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旭东
七叶皂苷治疗四肢创伤及其手术后肿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邓旭东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治疗四肢创伤及其手术后肿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92例四肢创伤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七叶皂苷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肿胀积分下降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皂苷治疗四肢创伤及其手术后肿胀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七叶皂苷;四肢创伤;术后肿胀;有效性;安全性
四肢创伤及手术后,因为局部组织结构被破坏释放出各种反应因子、蛋白酶类等物质影响循环系统,导致静脉通透性增加,继而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成分从静脉渗出,液体交换的失衡,最终导致肢体肿胀[1,2]。临床常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术后肿胀,但丹参经肾脏代谢,长期应用容易导致肾脏损害。七叶皂苷是萜皂苷类化合物,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发现其具有抗炎、抗渗出、提高静脉张力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主要经胆汁和尿液排出[3],对肾脏损害较小。本文主要探讨七叶皂苷治疗四肢创伤及其手术后肿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92例四肢创伤患者。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5~62岁,平均年龄(42.42±6.26)岁;男30例,女1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43.62±6.86)岁;男29例,女17例。所有患者均无合并肝、肾功能性疾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冲洗患者四肢创伤面,修补损伤的神经、血管和肌肉。应用抗血栓形成的药物防治血栓,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平衡促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症细胞因子。使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进行必要的制动。术后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肌肉收缩训练,物理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七叶皂苷注射液治疗(注射用七叶皂苷钠,5 mg,南京南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5~10 mg 溶于500 ml的 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患者接受丹参注射液治疗(丹参注射液,10 ml/支,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0~20 ml 溶于500 ml的 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1次/d。7 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 7 d内,肿胀积分下降 ≥ 60%;有效: 肿胀积分下降≥ 30%;无效:治疗 7 d 后肿胀的患肢仍未消退,肿胀积分下降<30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将软尺置于患肢肿胀最严重处测量其周径,周径参数=用药前周径-理论正常周径[4]。周径参数≤0.75 cm,肿胀积1分;0.75 cm<周径参数≤1.5 cm,肿胀积2分;周径参数>1.5 cm,肿胀积3分。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显效22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30%,肿胀积分下降(2.09±0.70)分;对照组治疗显效13例,有效2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3.91%,肿胀积分下降(1.51±0.6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用药过程中,两组部分患者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剧烈,经对症处理后好转。部分患者出现头晕、心慌等不良反应,无需特殊处理自愈。观察组部分患者出现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升高和血钾下降。其中,观察组红肿、疼痛2例、心慌头晕2例、ALT、BUN、Cr升高和血钾下降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6/46);对照组红肿、疼痛3例、心慌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5/46),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四肢创伤是指机械因素加于四肢所造成的组织破坏。肿胀是四肢创伤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致伤原因多而复杂,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肌腱和神经血管等损伤。早期即积极促进肿胀消退的康复工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减少并发症、减轻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七叶皂苷是七叶树种子、外皮和未成熟的芽叶中提取的40多种皂苷的总称[5]。临床应用于脑出血及脑梗死、急性颅脑损伤、视网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炎性外痔、水肿、软组织损伤和筋膜间室综合征。七叶皂苷应用于治疗四肢创伤及手术后肿胀,是因其能用于肾上腺皮质系统,提高血浆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氢化可的松的浓度,同时还能降低组胺。但是七叶皂苷成分复杂,其不良反应也多,如瘙痒、头痛、气急、心慌、发热等全身不良反应,还有肝损害和肾损害等。这些不良反应类似于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6]。本组研究中,经七叶皂苷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7 d内肿胀积分下降(2.09±0.70)分。不良反应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局部红肿等,部分患者出现ALT、BUN、Cr升高和血钾下降,无需处理或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经丹参注射液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肿胀积分下降(1.51±0.62)分。不良反应情况与观察组类似。
综上所述,七叶皂苷治疗四肢创伤及其手术后肿胀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1]陈超,郭海英,徐道明.骨伤患肢肿胀康复研究进展.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4):252-254.
[2]吴新国.骨伤患肢肿胀康复研究进展.现代养生,2013,3(24): 47.
[3]田晓丽.七叶皂苷的药理学研究进展.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5):76-78.
[4]彭灼文,李惠冰,许小志.七叶皂苷治疗四肢创伤及其手术后肿胀的疗效和安全性.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24(5):370-372.
[5]湛建峰,牛剑钊,张启明,等.七叶皂苷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中国药事,2010,24(8):822-824.
[6]叶月华,许伟杰.七叶皂苷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四肢创伤及术后肿胀的效果对比.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120-12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8.142
2016-01-20]
610213 四川成都石油管理局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