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卡铂治疗非小细胞型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01-27 23:20:46高军由国平刘陆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3期
关键词:卡铂例数肺癌

高军 由国平 刘陆

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卡铂治疗非小细胞型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高军 由国平 刘陆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卡铂治疗非小细胞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采用培美曲塞二钠+卡铂治疗)与对照组(35例,采用吉西他滨+卡铂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总缓解率为6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治疗药物选择培美曲塞二钠+卡铂,可以成功提高近期总缓解率,凸显培美曲塞二钠+卡铂治疗非小细胞型肺癌疾病的临床价值。

培美曲塞二钠;卡铂;非小细胞型肺癌;临床疗效

对于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诸多于临床确诊后,通常已经处于癌症晚期阶段,临床即使对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仍然无法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对于此类患者,临床在治疗过程中,通常选择对患者实施化疗完成疾病治疗,主要以含有铂类药物的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对临床的整体疗效进行分析后发现,仍然无法确保患者的生存期获得显著提升[1]。为了探讨选择培美曲塞二钠+卡铂对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本文主要将本院收治的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选择培美曲塞二钠+卡铂对观察组35例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加以治疗后,成功提高了患者的近期总缓解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51.25±13.17)岁;腺癌患者25例,腺鳞癌患者1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0例;年龄37~71岁,平均年龄(51.26±13.19)岁;腺癌患者26例,腺鳞癌患者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临床选择吉西他滨+卡铂进行治疗。首先选择吉西他滨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在临床治疗的第8天,选择卡铂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300 mg/m2[2]。对于观察组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临床选择培美曲塞二钠+卡铂进行治疗。首先选择培美曲塞二钠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控制剂量为500 mg/m2[3],选择卡铂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300 mg/m2,之后选择地塞米松对患者实施口服治疗,2次/d,4 mg/次。均将治疗21 d定为1个疗程[4]。

1.3 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表现加以认真观察,主要体现为出现血细胞减少患者例数、出现恶心呕吐患者例数以及出现肝功能异常患者例数等。对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进行观察对比。

1.4 疗效判定标准[5]完全缓解: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完成治疗后,在4周内,未表现出肿瘤病灶;部分缓解: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完成治疗后,在4周内,患者的肿瘤病灶显著缩小,并且缩小的程度≥50%;稳定: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完成治疗后,在4周内,患者的肿瘤病灶缩小,缩小的程度<50%;进展:同治疗前比较,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的肿瘤病灶未表现出显著变化。近期总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观察组患者中,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以及总缓解的患者例数分别18、5、10、2例,所占比例分别为51.43%、14.29%、28.57%、5.71%,近期总缓解率为65.71%(23/35);对照组患者中,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以及总缓解的患者例数分别4、7、11、13例,所占比例分别为11.43%、20.00%、31.43%、37.14%,近期总缓解率为31.43%(11/35);观察组近期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中,表现出血细胞减少患者6例(17.14%),表现出血小板减少患者8例(22.86%),表现出恶心呕吐症状患者8例(22.86%),表现出贫血症状患者4例(11.43%),表现出肝功能异常症状患者4例(11.43%),表现出肾功能损害症状患者2例(5.71%);对照组患者中,表现出血细胞减少患者13例(37.14%),表现出血小板减少患者19例(54.29%),表现出恶心呕吐症状患者15例(42.86%),表现出贫血症状患者12例(34.29%),表现出肝功能异常症状患者12例(34.29%),表现出肾功能损害症状患者12例(34.29%);观察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培美曲塞二钠作为抗叶酸化疗药物的一种,其主要以产生相关反应的形式,确保多靶点针对患者肿瘤细胞生长可以进行有效控制,可以将肿瘤细胞DNA合成进行有效减少,确保可以对生长期进行有效控制,保持在S期,最终获得显著的抗肿瘤效果[6]。

卡铂药物于临床抗肿瘤治疗过程中也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针对患者肿瘤DNA分子螺旋解链可以进行有效阻断,针对肿瘤细胞凋亡可以进行有效诱导[7],将两种药物联用对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进行治疗,获得明显的抗肿瘤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近期总缓解率为6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43%(P<0.05);观察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治疗药物选择培美曲塞二钠+卡铂,能够成功提高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近期总缓解率,为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发挥显著效果。

[1]丁明,仇铁峰,李献文,等.hTERT、Skp2、TTF-1mRNA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型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广东医学,2015,9(10):1523-1525.

[2]孙静,茆勇,顾文超,等.协同刺激分子B7-H3在非小细胞型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27(7): 594-596,601.

[3]刘毅.伽玛刀联合替莫唑胺治疗非小细胞型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9(15):113-115.

[4]张建伟,张宏艳,亢玺刚,等.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非小细胞型肺癌的效果观察.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24): 2000-2002.

[5]汤自洁,李丽,丛辉,等.血清Cyfra21-1、CEA及SF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型肺癌中的临床应用.重庆医学,2015,44(21): 2972-2975.

[6]朱斌,苗晓慧.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0例临床观察.中国肿瘤临床,2013,6(13):792-795.

[7]戎智婷,陈慧.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型肺癌与临床护理探讨.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22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3.056

2016-09-28]

11400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肿瘤内科

高军

猜你喜欢
卡铂例数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 09:03:04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卡铂导致妇科肿瘤患者过敏反应27例分析
卡铂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三种含铂双药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的疗效比较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