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

2016-01-27 20:05:28杜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脑血栓肢体护理人员

杜娟

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

杜娟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7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依据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急性脑血栓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急性脑血栓;康复护理;应用效果

急性脑血栓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症类型,其具有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较快以及致死率、致残率高等临床特点。患者预后质量相对较差,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降低生活质量。有相关研究显示,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尽早开展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次研究以本院2013年6月~2015年8月接诊的急性脑血栓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应用效果,现将分析结果及研究结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3年6月~2015年8月接诊急性脑血栓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患者年龄45~71岁,平均年龄(57.2±5.1)岁;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患者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7.3±5.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 进行临床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为患者进行降压、抗凝的常规治疗,并对患者实行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干预以及基础健康教育等护理工作,对于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同时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家属进行积极沟通,并将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各项事宜告知患者家属,以便取得家属的理解及配合。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包括:①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提高患者的诊疗信心,同时也要将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预后效果的积极影响告知患者,以此提高患者的诊疗依从性。②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更换体位,日常主要以侧卧位及平卧位为主,每间隔一定时间更换一次体位,以此避免因长时间受压一侧皮肤而出现压疮。③对于存在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口腔功能锻炼,如张口、伸缩舌头等。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发音训练,先由单音节发音开始逐渐过渡到整句训练以及简单问答训练。④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进行肢体训练,如帮助患者按摩肢体,以此促进血液循环,按摩2次/d,30 min/次。训练患者进行日常行走,并逐渐过渡到跨步、上下楼梯等运动训练,运动距离及运动时间逐渐延长。上肢训练则可通过抬手开始逐渐过渡到穿衣、写字,以此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

1.3疗效判定标准 ①护理效果评价标准[1]: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功能缺损评分较之护理前降低程度>90%为显效;上述指标相较于护理前均有显著改善,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下降幅度在40%~90%为有效;患者病情病况未有明显缓解,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40%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Barthel指数评分[2]:>60分为基本自理,>40~60分为需部分帮助,<40分为完全需要帮助。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2例,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4.3%(33/3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7.1%(27/3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30例为基本自理,4例需部分帮助,1例需完全帮助,平均得分为(83.2±11.1)分;对照组20例患者为基本自理,12例患者需部分帮助,3例需完全帮助,平均得分为(62.4±7.8)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急性脑血栓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病症类型,其多见于老年年患者。该病症致残率较高,多数患者预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而且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有大量研究显示,对急性脑血栓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功能恢复成功几率,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促进患者康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Barthel指数评分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脑血栓的护理工作当中有助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及语言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卫芳芳[2]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对急性脑血栓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次研究结果与其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相似性。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急性脑血栓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1]曹磊.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3,8(4):244-245.

[2]卫芳芳.观察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0(3):4191-419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187

2015-10-14]

123000 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脑血栓肢体护理人员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肢体语言
第一财经(2019年6期)2019-06-25 19:26:10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疏血通联合甘露醉对脑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研究
陕西中医(2018年6期)2018-08-29 00:43:16
肢体写作漫谈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34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