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希云
100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后的护理分析
薄希云
目的分析探讨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后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100例微创治疗的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神经功能缺损(NDF)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治疗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治疗疗效,帮助患者康复。
脑出血;微创治疗;护理方法;护理效果
脑出血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起病急、变化迅速的特点,是脑血管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采用微创治疗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脑出血症状,而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疗效,促进患者的恢复[1]。本组研究分别对100例脑出血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到本院行微创治疗的100例脑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诊断确诊,并经头颅CT证实。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6.2±7.6)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4~12分。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5.3±7.9)岁;GCS为4~14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出血部位、GCS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微创治疗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饮食护理、健康指导、用药指导、出院护理等。
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①密切观察病情: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生命体征、症状进行密切的监测,做好病情观察,并对患者的血压、呼吸频率、意识情况进行记录。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汇报给医生并给予抢救治疗。②患者出现高热时,及时采用物理方法降温,在大血管处采用冰块冷敷,减少患者的脑耗氧量。避免患者用力咳嗽,给予心理干预,保持患者情绪稳定,避免过于激动,防止颅内血压升高。做好再次出血的预防护理,防止再次出血以及脑水肿。③对患者意识变化严密观察,可通过患者通孔大小与形状来判断病情,防止颅内压的升高。一旦发现病情变化,立即通知医生并对症处理。④术后静卧,保证呼吸通畅,要求患者术后在床上静卧≥2周,针对情绪过激、躁动患者给予镇静与约束。将床头抬高20~30°,以缓解脑水肿。患者术后未清醒前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分泌物、呕吐物的误吸。及时抽吸呼吸道分泌物,确保呼吸道的畅通。避免不必要的活动,体位变化时动作轻柔,及时更换床单被套,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在容易受压部位放置水囊或者软枕,防止压疮。⑤引流管护理:术后患者头部放置有引流管,做好引流管护理,保证引流管畅通,防止引流管堵塞或者扭曲,避免出现脑部压迫,降低脑组织坏死率,促进患者脑功能的恢复。对引流袋定期消毒处理与更换,防止感染。引流3 d后,待患者病情稳定,行CT复查,无异常则拔除引流管。引流管一般在引流7 d内予以拔除[2],并检查患者是否出现颅内压增高、脑积水、再次出血情况,做好病情的观察。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2]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治疗护理后,无后遗症,生活恢复正常; 好转:治疗护理后,有中轻度后遗症,生活能够自理;未愈:治疗与护理后,后遗症严重,生活无法自理。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护理满意度调查: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采用NDF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愈25例,好转17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84.0%;对照组治愈20例,好转13例,未愈17例,总有效率66.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24例,基本满意20例,不满意6例,护理满意度为88.0%(44/50),对照组护理满意20例,基本满意15例,不满意15例,护理满意度为70.0%(3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NDF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6.4±2.1)、(66.2±7.8)分;对照组分别为(8.7±2.6)、(56.6±6.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近年来,脑出血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微创治疗,疗效明显,但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也较多。相关研究报道指出,对微创治疗脑出血患者给予术后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疗效[2]。
本组研究对50例微创治疗脑出血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经护理后该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且患者NDF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也显著更优(P<0.05)。盛桂梅[3]在研究中指出,对脑出血微创治疗患者术后给予生命体征观察、加强并发症护理、引流管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治愈率显著提高,且再次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本次研究结果与其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脑出血微创治疗患者在治疗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疗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1]范红,刘旭,郑仲乾,等.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分析.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81-1682.
[2]邵敏.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后的临床护理措施.吉林医学,2014,35(27):6167-6168.
[3]盛桂梅.脑出血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后患者的护理方法探讨.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2):112-11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176
2015-10-12]
122000 朝阳市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