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雁捷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阮雁捷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住院待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80例。A、B两组待产妇分别接受浓度为1、2 mg/ml的罗哌卡因,同时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对产妇进行焦虑评价,并观察记录两组产妇的分娩指标。结果相同焦虑程度下,两组产妇分娩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焦虑程度下,A组产妇的分娩指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控硬膜外罗哌卡因1 mg/ml联合芬太尼3 μg/ml应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较好,同时控制焦虑情绪能够有效提高分娩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
罗哌卡因是一种镇痛剂,常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这对产妇的分娩镇痛具有良好的效果[1]。在众多的临床实践中,采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产生的镇痛效果不尽相同,因此,如何使用最低的浓度起到最佳的镇痛效果,同时降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率,已经成为医学学者有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院在2013年9月~2014年9月对160例待产妇采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取得了较好的镇痛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60例住院待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80例。A组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7.9±3.1)岁,平均孕周(40.12±0.19)周;焦虑量表评价:轻度焦虑61例,重度焦虑19例。B组产妇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8.3±3.2)岁,平均孕周(40.29±0.18)周;焦虑量表评价:轻度焦虑56例,重度焦虑24例。排除标准:孕周不足、具有严重分娩障碍以及严重不良反应的产妇,且所有孕妇均为单胎。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焦虑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1 mg/ml联合芬太尼3 μg/ml进行镇痛,在产妇的宫口开大约2~3 cm时,穿刺成功后,先注射1%的利多卡因3~4 ml,确定未发生不良反应后,注射1 mg/ml 罗哌卡因和3 μg/ml 芬太尼混合的药液12 ml,待有明显镇痛效果后,连接硬膜外导管与浓度为1 mg/ml 罗哌卡因和3 μg/ml芬太尼的自控硬膜外镇痛泵,形成了产妇疼痛时自动镇痛,一般时间控制为25 min,待产妇宫口达到10 cm时停止给药。B组产妇给予2 mg/ml 罗哌卡因和3 μg/ml芬太尼进行镇痛,操作方法和A组产妇相同。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待产妇的镇痛效果。
1.4评价标准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镇痛标准对产妇的镇痛效果进行分级:0级:产妇未产生疼痛感,情绪稳定;Ⅰ级:产妇的情绪稳定,腰腹部出现轻微的疼痛;Ⅱ级孕妇情绪焦躁,腰腹部疼痛明显,难以入睡;Ⅲ级:产妇情绪难以控制,腰腹出现强烈剧痛,难以忍耐。镇痛有效率=(0级+Ⅰ级)/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A组产妇的轻度焦虑镇痛0级39例(63.9%),Ⅰ级18例(29.5%),镇痛有效率为93.4%,重度焦虑镇痛0级8例(42.1%),Ⅰ级6例(31.6%),镇痛有效率为73.7%;B组产妇的轻度焦虑镇痛0级为29例(51.8%),Ⅰ级24例(42.9%),镇痛有效率为94.6%,重度焦虑镇痛0级11例(45.8%),Ⅰ级6例(25.0%),镇痛有效率为70.8%;两组轻度焦虑产妇的镇痛有效率均高于重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同等程度焦虑的产妇镇痛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罗哌卡因是一种特殊的麻醉镇痛药,对人体的副作用较小,能够轻微的阻滞运动神经,一般常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这对产妇的分娩镇痛具有良好的效果[2]。在产妇的分娩过程中,产妇因为各种外界以及自身状况的影响,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导致产妇采用的镇痛效果减弱,因此,在待产时对产妇进行焦虑量表评价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就可以对产妇的情绪及时给予适当的调整,能够增强产妇正常分娩的信心,同时能够增强镇痛效果[3,4]。在产妇的分娩过程中,自控硬膜外采用罗哌卡因1 mg/ml联合芬太尼3 μg/ml进行镇痛,在量小的基础上达到了最佳的镇痛效果,极大的降低了剖宫产率。
本研究中,A组产妇的轻度焦虑镇痛0级39例(63.9%),Ⅰ级18例(29.5%),镇痛有效率为93.4%,重度焦虑镇痛0级8例(42.1%),Ⅰ级6例(31.6%),镇痛有效率为73.7%,B组产妇的轻度焦虑镇痛0级29例(51.8%),Ⅰ级24例(42.9%),镇痛有效率为94.6%,重度焦虑镇痛0级11例(45.8%),Ⅰ级6例(25.0%),镇痛有效率为7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自控硬膜外罗哌卡因1 mg/ml联合芬太尼3 μg/ml应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较好,同时控制焦虑情绪能够有效提高分娩镇痛效果,使得分娩过程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王平,陈本祯.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2):176-177.
[2]姚益冰,张美华,徐峰,等.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上海医学,2012,35(4):332-333.
[3]裴晓红,童成英.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及舒芬太尼适宜浓度探讨.实用医学杂志,2012,28(3):466-468.
[4]付卫星,康佳丽,熊美丽,等.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分娩镇痛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实用医学杂志,2012,28(7):1179-118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154
2015-09-11]
450007 郑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