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圣利 金东起
10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体会
任圣利 金东起
目的研究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标准组与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以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进行治疗;标准组患者以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预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标准组患者预后明显较常规组好,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常规组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为神经外科重症,死亡率居高不下,目前多通过手术治疗,但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患者预后起到重要决定作用。本研究探讨了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体会,现汇报如下。
1.1一般资料 研究病例为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4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入院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9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标准组与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29~64岁,平均年龄(43.16±8.71)岁;交通意外、高处坠落、跌伤、打击伤例数分别为24、13、8和5例。标准组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43.24±8.41)岁;交通意外、高处坠落、跌伤、打击伤例数分别为23、14、8和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标准组患者以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进行治疗,术中患者取仰卧位,垫高肩部呈头高脚低位,向健侧转偏45°。以颧弓上缘为起点做手术切口,经耳屏前(1 cm处)、顶结节、矢状线的中点,至前额发际缘头皮处。先对患者的骨膜下皮肌瓣实施常规剥离与下翻处理后固定。手术过程中,骨窗的平均大小应在12 cm×15 cm左右,剪开硬脑膜(大小范围与骨窗基本一致),使其呈放射状,将血肿完全清除后,对坏死脑组织进行清理,做好止血工作。对患者的前/中颅窝、上矢状窦桥静脉等进行常规术中探查,并确认其完全止血后,依次将颞浅筋膜、硬脑膜缝合,去除骨瓣,并在硬膜下、皮瓣下留置引流管。
常规组患者以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进行治疗,操作步骤基本同上,但在手术切口的选择上,要以患者的血肿部位为依据进行判断,且术骨窗的平均大小为8 cm×12 cm。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将两组患者预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预后判断按照GCS分级标准:GCS 1分为死亡,2~3分为预后不良,4~5分为预后良好[1]。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预后比较 标准组35例预后良好,13例预后不良,2例死亡;常规组20例预后良好,23例预后不良,7例死亡。标准组患者预后明显较常规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并发症比较 标准组有4例癫痫、1例硬膜下血肿、1例脑脊液漏、15例脑室扩大、1例切口疝和2例硬膜下积液,并发症发生率为48.0%。常规组有5例癫痫、2例硬膜下血肿、2例脑脊液漏、17例脑室扩大、9例切口疝和7例硬膜下积液。标准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标准组切口疝的发生率为2.0%,低于常规组的1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颅脑损伤者,通过去骨瓣减压术将颅腔容积扩大,促进颅内压的降低,可有效改善脑灌注压,减轻脑部继发性损伤。但是由于去骨瓣减压对颅腔正常结构带来一定变化,可引发切口疝、脑脊液漏、脑室扩大、癫痫、硬膜下血肿或积液等并发症,因此,关于去骨瓣减压方法的选择也非常关键[2]。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急性颅内血肿的清除率高,其可有效清除额颞顶硬脑膜外、硬脑膜下、脑内血肿,也可清除颞前、额叶和眶回等挫裂伤区域的坏死脑组织,同时,还有利于控制矢状窦桥静脉、岩窦和横窦撕裂出血、颅中窝颅底出血、颅前窝出血,可对撕裂硬脑膜进行修补,避免出现脑脊液漏等并发症[3]。
跟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对比,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骨窗更大,可增加容积,使得减压更充分。其可将颅底各个脑池和侧裂池打开,减少血性脑脊液对脑血管所产生的刺激作用,有利于预防术后脑梗死和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其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性对颞极或额极进行切除,使其进行内减压,尤其是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或脑肿胀严重时。同时,其暴露的范围更广,可有效暴露颞叶、额叶、顶叶和中颅窝、前颅窝等部位,有效对这些部位病变进行处理。其可将蝶骨脊咬除,促进外侧裂血管充分减压,有助于脑组织供血和回流的改善,可减轻脑水肿,减少切口疝的发生。
本研究中,常规组患者以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进行治疗;标准组患者以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标准组患者预后明显较好,其中,标准组35例预后良好,13例预后不良,2例死亡;常规组20例预后良好,23例预后不良,7例死亡。标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少,说明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和研究时间有限,关于如何选择术式,以尽量减少并发症、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还需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可重复性进行研究和探讨。
[1]钟斌,单万平,张龙,等.10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体会.中外医疗,2012,31(15):13-15.
[2]金保山,王代旭,黄元奎,等.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死38例治疗体会.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11):682-683.
[3]陈麒声,甄云,张旺明,等.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25例治疗体会.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26(3):90-9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082
2015-10-22]
123000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