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虹越
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孙虹越
目的研究在膝关节损伤患者中使用核磁共振进行诊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8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均使用核磁共振方法进行诊断,分析膝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中使用核磁共振方法的价值。结果通过核磁共振检查发现,有韧带损伤84条,72例患者发生半月板损伤,30例出现软骨及骨质改变,56例患者有关节腔积液的现象,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与关节镜检查结果大致相同,除此之外经过手术治疗时的观察,发现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与临床检查结果也基本相同。结论在膝关节损伤患者中使用核磁共振方法进行诊断,诊断结果与手术观察结果具有非常高的一致性,诊断结果准确,因此具有临床广泛应用的价值和意义。
核磁共振;膝关节损伤;诊断;应用价值
在人体骨骼结构中,膝关节是人体中最重要,结构最复杂的关节之一,其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骨、软骨、半月板、韧带、肌腱以及肌肉等。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膝关节的损伤却是极为常见的,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日常活动造成严重的阻碍,因此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疾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1]。早期的软骨或者半月板损伤在确诊后,往往通过保守治疗便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如果存在半月板损伤及撕裂的表现,则应进行膝关节镜治疗。只有经过了明确诊断,医护人员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从而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恢复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本文选取8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8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其中男45例,女39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2.5±6.4)岁。所有患者的膝关节损伤原因不尽相同,其中重物挤压损伤患者30例,重物坠落损伤患者18例,交通事故损伤患者28例,其余8例患者为炎症导致的损伤,所有患者都有关节肿胀疼痛的现象。
1.2方法 所有患者都使用核磁共振方法,使用美国GE公司3.0 T磁共振扫描仪对膝关节表面线圈进行检查,同时观察患者膝关节损伤的具体位置,然后对核磁共振仪器进行调整,保证能够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诊断。方法:取患者的仰卧位,并使其膝关节外翻10~15°;扫描序列常规使用:①SE序列:T1加权、T2加权、质子密度加权。②FSE序列:T2加权和质子密度加权。③GE序列:FGE、三维序列成像。④脂肪抑制技术:FSE序列FS技术T2加权和反转恢复序列。层厚为3~4 mm,层距为1~3 mm。像素矩阵多采用256×256或256×192。FOV:10~16 cm。进行检查的时间为20 min,检查完成之后,患者还需行关节镜检查,对患者的膝关节损伤情况进行综合判断,然后针对其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措施。
1.3诊断标准 使用核磁共振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诊断,不同程度损伤在MRI上所表现的不同,即信号、形态及边缘改变不同。患者症状不同,核磁共振检查结果的信号序列也会有所区别,根据信号的形状,能够对患者病情的程度进行判断。对于半月板损伤患者来说,能够根据信号的形状判断患者半月板的损伤程度[3]。正常半月板在各个序列中均表现为低信号,正确的诊断半月板损伤的部位、形态对于半月板手术方案的制定很重要。
1.3.1软骨损伤的诊断标准 Ⅰ期:患者的关节软骨伴有明显的肿胀现象;Ⅱa期:患者的软骨表面有明显的毛糙现象;Ⅱb期:患者的软骨内存在小囊样病变现象,且表现为弱信号;Ⅲ期:患者的关节软骨明显变薄,但对钙化层无影响;Ⅳ期:患者的关节软骨完全消失,并且存在软骨下骨硬化现象。
1.3.2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标准 0级:检查可见半月板为正常,且其形态规则,呈均匀的低信号;Ⅰ级:患者的半月板中存在高信号影,呈椭圆形或球状,但未至半月板的关节面;Ⅱ级:患者的半月板内呈高信号,多呈水平的、线状,可延伸至半月板的关节囊缘,但未至半月板的关节面缘;Ⅲ级:半月板内有明显的高信号,并且已经达到关节面。根据高信号的形态不同又可分为两个亚型:ⅢA型和ⅢB型。
通过核磁共振检查发现,有韧带损伤84条,72例患者发生半月板损伤,30例出现软骨及骨质改变,56例患者有关节腔积液的现象,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与关节镜检查结果大致相同,除此之外经过手术治疗时的观察,发现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与临床检查结果也基本相同。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是膝关节损伤常用的诊断方式,具有相当的优势,它以薄层、小视野、高梯度场强直接地清晰地显示出膝关节软骨、半月板的结构且无损伤性,对其损伤情况及病变位置和具体形态可进行三维重建,多角度成像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作出较为明确的判断和定位,诊断结果较为可靠,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详细影像信息,对其病因研究有重大意义,并可以对治疗效果可以进行及时评估。对软骨损伤分级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还能发现关节镜不能发现的Ⅰ级和Ⅱ级半月板损伤,是诊断半月板、软骨损伤等疾病行之有效、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从本文研究结果中可看出,膝关节损伤患者使用核磁共振进行诊断的结果与关节镜和手术诊断结果基本相同,诊断准确率达到了96%。
综上所述,对于膝关节损伤患者,使用核磁共振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因此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该方法耗时短,图像清晰且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另外对于各种类型的关节组织病变的检查也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因此在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1]杨晓冰.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2):495.
[2]林伟.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3,8(31):91-92.
[3]李波,骆殿存,刘志敏,等.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3,8(31):101-10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036
2015-09-02]
124010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