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银霞 王江琴
(1,山西省临汾市蒲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041200;2,山西省临汾市畜牧兽医局 041000)
浅谈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对策
卫银霞1王江琴2
(1,山西省临汾市蒲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041200;2,山西省临汾市畜牧兽医局 041000)
畜禽养殖业在丰富了城镇居民食品供给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废水等。近年来,由于畜禽养殖业污染环境而产生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已经成为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极大的破坏了养殖企业与公众、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因此,加强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对减轻农村污染和区域水环境质量改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畜禽养殖业主要污染物防治应从源头着手,通过优良品种选择、提高饲养技术、优化饲料配方、强化养殖企业管理水平、严格执行雨污分流、改善畜舍建筑结构、改进清粪工艺等措施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
按照养殖场废弃物处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粪便以肥料化为主要手段进行综合利用,污水以能源化、无害化为主要处理手段进行综合利用与治理,增强资源化的利用途径,减少污染物排放。
畜禽养殖业废弃污染物防治工作还应遵循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按照可以承纳污染物的土地数量合理规划来确定养殖规模及污染治理水平。
各级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环境状况,进行合理规划,制定地区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科学划定适养区、限养区、禁养区。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升新建规模化养殖场准入条件,保证新建养殖场不对环境造成破坏,实现增产不增污。对原有规模畜禽养殖场进行综合整治,提高污染物治理效率,对达不到要求的规模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或强制关停措施,有计划、分步骤地削减畜禽养殖污染物。
严格实行雨污分流,完善排污沟 (管),防止雨水混入,降低污水产生量;执行干清粪工艺,保证粪污当日产当日清。清理出的粪污,经自然堆肥后用于设施农业种植;使用节水型饮水器等节水设施。
猪、牛、禽类粪便含水率较高,通常能达到80%以上,直接利用存在进入土地后发酵烧苗等问题,且因含水率高造成运输、使用困难。对粪便进行充分的发酵,达到稳定后再利用,一方面可防止烧苗等影响农业生产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减少储存、运输成本,降低使用难度。废水的末端治理是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甚至生态的方法,对养猪场排放的污染物实施有效治理。
现代畜牧业污染的根本问题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极大分化以至割裂式发展,种植业过度依赖化肥,养殖业主要依赖饲料输入,造成养殖废弃物不合理处理和任意排放。因此要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将畜禽养殖废弃物作为一种资源在适合的季节排放到需要的田地得到合理利用。
养殖企业对主要污染物实现资源化利用,必须建立配套的具有相应能力的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和贮存设施。
(1)规模化养殖场、集中污染处理的养殖小区应建立畜禽粪便有机肥加工厂,降低畜禽粪便体积和含水率,降低贮存和运输成本,从而解决畜禽养殖粪便产生与农业生产利用在时间与空间上不协调的问题。
(2)对于种养结合的养殖场、养殖专业户必须建立配套的畜禽粪便和废水贮存池。贮存设施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渗处理工艺,防止畜禽粪便污染地下水,粪便贮存设施应采取防止降雨 (水)进入的措施。
养殖粪便、废水可经过生物发酵后制成商品有机肥料,解决当前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中的不足。
把牛粪、鸡粪等用作水产养殖饵料的利用方式和前处理技术作为重点来开发。
对种、养不平衡地区实行推广畜禽粪便沼气化工程,积极发展畜禽粪便厌氧沼气化处理技术和设备。大力开发沼气利用方式和途径,适度推广与应用沼气发电技术,解决厌氧发酵沼气作为热能利用过程中产生与利用季节不平衡的问题。
卫银霞 (1974.5-),女,大学本科,畜牧师,主要从事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畜禽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