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益气活血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

2016-01-27 13:10:10赵永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8期
关键词:症候益气血瘀

赵永军

养阴益气活血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

赵永军

目的探讨养阴益气活血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效果。方法68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低分子右旋糖酐、维脑通路静脉滴注,观察组采取养阴益气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疗效。结果对照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为70.59%,观察组为91.18%,观察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缺血性中风采用养阴益气活血方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中医症候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缺血性中风;养阴益气活血方;右旋糖酐

缺血性中风的特点是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主要是由于供血动脉的闭塞或狭窄导致脑组织的缺氧、缺血,导致供血动脉的坏死或变性,出现一系列的体征和症状。中风又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类型,缺血性中风占所有中风患者的80%。溶栓治疗是西医常用的治疗中风的方法,但该治疗方式对时间窗有严格的限制,若不能及时救治患者,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就会错过,且溶栓治疗还有可能导致颅内出血[1]。中医认为缺血性中风的病程长,极易对患者的气血造成损耗,气血瘀阻不利于血流的通畅,从而疾病的发生。因此西医治疗中风具有一定的限制性,而中医在治疗中风上有着独特的优势。本研究主要采用养阴益气活血方治疗缺血性中风,取得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68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标准》关于缺血性中风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37例,女31例,平均年龄(65.12±3.64)岁,平均病程(4.12±0.54)d。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排除代谢障碍、脑外伤、脑肿瘤、风湿性心脏病、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合并有严重的肝肾等基础疾病者,对研究药物成分过敏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低分子右旋糖酐、维脑路通静脉滴注等常规的西医治疗,1次/d。观察组采取养阴活血法治疗。养阴益气活血方方剂组成:川芎10g,水蛭3g,葛根18g,黄芪15g,石斛15g,生地黄15g,随症加减:兼风火上扰,加羚羊角、钩藤、天麻等;兼风痰,加真方白丸子、半夏、天南星等;兼痰湿蒙神,加苏合香丸;兼痰热腑实,加栝楼、虎杖、大黄等;兼热毒,加黄连、黄芩等;兼痰热内闭,加清开灵或安宫牛黄丸等;兼肾虚,加川断、巴戟天等。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疗效。

1.3 中医症候疗效判断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治疗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无效:治疗指数<20%;有效:30%≤治疗指数<70%;显效:70%≤治疗指数<80%;基本痊愈:治疗指数≥80%。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基本痊愈8例,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中医症候总有效率为70.59%,观察组基本痊愈25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3例,中医症候总有效率为91.18%,观察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中老年人群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发病人群,其主要表现为面瘫、失语等。我国的缺血性中风的特点是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致死率高等。有研究表明[4],仅有1/5的缺血性中风患者可恢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中医理论认为缺血性中风为“卒中”范畴,主要由血虚无力、血脉痹阻所致,治疗应以通络、活血、益气为主。缺血性中风发病原因主要与饱食饮酒、恼怒忧思、气血素虚、肝肾阴虚,复加用力过度、内伤劳倦而致瘀血阻滞、内蕴痰热、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引起脑脉痹阻,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5]。缺血性中风的病理机制主要是气虚为本,气虚血瘀,引起机体的血运不畅,导致血瘀的发生,从而引起病情的加剧。缺血性中风的病位在脑,且该病的发生与肾、脾、肝、心等密切相关,病变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6]。血液粘度增加、津液缺乏、导致血运不畅,产生瘀血,于是表面血燥津枯、津病及血,加之组织间隙水液停留过多,导致经脉不能通畅,影响津血之间的正常代谢,导致血瘀的出现[2]。缺血性中风患者恢复期的主要病理特点是血脉阻滞和气虚,而患者急性期的病理产物也会对患者的脑细胞造成损伤,从而导致机体神经细胞的损伤[7]。活血化瘀法能有效改善血液的聚、凝、浓、粘状态,有利于促进血液的运行,津液的充盈,并使各脏器得以濡润。而养阴活血法相互结合了活血化瘀或养阴生津这两种方法[8]。使用养阴法治疗血瘀证,能有效消除瘀结、养阴扶正、增水行血、滋补阴液、促进血运、滋润脉道等。由此可见,养阴益气活血能有效扶正气、祛病邪,达到活血滋阴的作用。本文认为缺血性中风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气血衰少为其本,邪热、痰浊、气血瘀阻、风火为其标[3]。治疗时应注意标本兼顾,使用辨证法进行治疗,根据火、痰、瘀、虚、风等病机,予以补肝肾、重镇潜阳、豁痰、通络逐瘀、活血益气、熄风等治疗,同时还应注意益气养阴、活血、益气、行气治疗。本研究中,采用养阴益气活血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取得不错的效果。养阴益气活血方方剂组成:川芎、水蛭、葛根、黄芪、石斛、生地黄等,并随症加减。方中川芎是祛瘀活血的要药,水蛭可逐瘀破血,黄芪可补益元气,诸药配合,可达通络开窍、活血益气之效,现代药理学证明,黄芪的提取物具有改善脑组织循环、消除自由基、降血脂、抗氧化、扩张血管、双向调节血压、促进患者的新陈代谢,并将机体红细胞膜钠泵的活性提高。川芎可抑制血小板、扩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同时还能溶解附壁血栓,穿透机体的血脑屏障,从而达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恢复脑组织的正常血运循环。石斛、生地黄可恢复脏腑组织的功能,并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从而达到避免出血的作用,且石斛、生地黄具有促进血行、濡润脉道、行血增水、滋补阴液的作用,同时还能滋养脏腑,滋阴降火,从而起到“滋而能通”之效[9]。黄芪具有抑制能量的消耗,补气作用,从而促进血运,加强活血的作用,川芎、水蛭具有溶栓的作用,并可改善微循环。本研究中针对兼症进行加减治疗,予以利湿、补肾、解毒、开窍、通脏腑、潜阳平肝等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大多均存在血液动力学、血脂等指标的异常,导致体内血脂的升高,引起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上,同时将氧自由基释放出来,从而损伤机体的血管内皮细胞,形成动脉粥样斑块。此外,患者体内的高血脂会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减慢血流的速度,在血管内形成一种附壁血栓,造成机体脑组织供血动脉的闭塞或狭窄[10]。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比较,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养阴益气活血方治疗缺血性中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中医症候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可能与改善机体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脂水平有关。

综上所述,缺血性中风属于标实本虚之证,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其本,气血瘀阻为其标,治疗时应注意辨证施治,标本兼顾,注意益气养阴、活血益气。在缺血性中风采用养阴益气活血方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中医症候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纪永胜.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疗效观察.中医临床研究,2016,8(9):42-43.

[2]谢懋华.益气活血方治疗恢复期缺血性中风45例.河南中医,2016,36(1):66-68.

[3]贾世杰,王辉,张新广,等.自拟益气活血方联合西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0): 1069-1071.

[4]陈杰,朱磊,周喜燕,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医药干预缺血中风二级预防的新途径.时珍国医国药,2010,21(4): 950-951.

[5]王颖,张闻东,陈幸生,等.自拟益气养阴方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初步观察.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1):18-19.

[6]王左.益气养阴活血法论治出血性中风.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9):1-2.

[7]张松青.中风复元通络汤治疗中风后遗症51例.中医研究,2009,22(8):43-44.

[8]赵瑞成.张崇泉教授治疗中风经验.中医药导报,2011,17(6): 3-5.

[9]赵宾彦,张小健,毛燕,等.益气养阴消疮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26例临床研究.河北中医,2013,35(11):1634-1635.

[10]赵进东,方朝晖.益气养阴活血法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2):178-18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8.184

2016-06-13]

118000东港市中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症候益气血瘀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6:46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戏曲研究(2020年1期)2020-09-21 09:35:58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血瘀体质知多少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3-01 07:36:19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中医研究(2014年9期)2014-03-11 20:29:30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