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霞
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护理
刘新霞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以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临床特征并记录患者治疗措施以及护理措施,评估患者护理结果。结果45例患者经过溶栓、抗凝治疗后均治愈出院,治愈率100%,治疗期间无死亡病例,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护理人员应该针对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治疗需求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生理、心理的整体健康程度,提升护理全面性以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急性肺血栓栓塞;临床特征;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肺血栓栓塞简称肺栓塞,是一种以各种类型的栓塞阻塞患者肺动脉系统并引发患者呼吸功能、肺循环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其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症等多种类型,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1]。同时肺血栓栓塞患者诊断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现象,对患者病情治疗、生命安全等均造成严重威胁[2]。本次研究将以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为对象,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以及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本院接受救治的45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8.8±7.6)岁。本组患者均给予血气指标分析以及心电图检查、D-二聚体含量检查、肺动脉CT造影等检查措施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确诊为急性肺血栓栓塞[3]。本组患者临床症状均以胸痛、咳嗽、心悸、发热、呼吸困难以及下肢胀痛等为主,部分患者晕厥,有11例患者出现咳血、胸痛、呼吸困难等三联症状。患者检查结果显示其心率均>100次/min、呼吸频率>25次/min、体温≥37.5℃,同时患者存在血压下降、肺部湿啰音等症状。有6例患者出现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颈静脉怒张以及胸膜摩擦音现象。患者血气分析以及X线胸片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血氧分压(PaO2)均≤80mm Hg(1mm Hg=0.133 kPa),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35mm Hg,pH值均≥7.45,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则>20mm Hg。
1.2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均给予抗凝治疗,给予患者500 IU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剂皮下注射,于患者腹壁前左右外侧皮下组织选择穿刺点并垂直进针,护理人员将注射时间控制在10~15 s内并每隔12 h注射1次,持续治疗7~12 d。给予患者华法林3~4mg/d口服,持续3 d后将用药剂量稳定在2.5~5.0mg/kg的范围内,华法林口服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5 d,确定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范围稳定并达到预测治疗效果后停止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持续给予华法林口服治疗3~6个月。
1.3 护理方法
1.3.1 心理护理 急性肺血栓栓塞具有病发迅速、病情凶险的特点,患者治疗前经常出现恐慌、紧张、焦虑等多种不良情绪,护理人员于患者入院时就应该全面评估其生理、心理的健康状态,安慰患者并在确定其病情后迅速给予相关症状护理,缓解患者症状危害的同时也可缓解其心理紧张程度。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进行密切交流,使其了解疾病发展、治疗措施、注意事项、预后转归等多项内容,了解患者当前心理、生理的变化情况并联合患者家属给予其更多的鼓励、安慰,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患者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
1.3.2 症状护理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情况,针对有呼吸困难患者要求其立刻卧床休息,根据患者血气指标异常程度给予其鼻导管或者面罩吸氧,有必要者应该立即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护理人员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给予静脉留置针,确保患者引流管通畅,详细了解患者过往病史并给予对症治疗。
1.3.3 溶栓护理 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并调整患者心电监测,做好患者身体铺垫工作并密切监测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变化情况,定时监测患者血气功能指标以便调整溶栓治疗参数,保证患者静脉通道通畅并遵从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治疗期间要求患者体位尽量不要变动,观察患者牙龈、口腔黏膜是否出现出血以及是否存在黑便、呕血症状,观察患者穿刺位置是否出现血肿并给予对症治疗。
1.3.4 抗凝护理 护理人员在患者抗凝治疗期间应尽量避免其不必要的外科手术操作,要求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以及较好的精神活力,避免患者过度劳累或者出现身体损伤。若患者治疗期间有出血症状则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华法林并给予及时处理。护理人员要求患者抗凝治疗期间严禁使用剃须刀以避免创伤,叮嘱若患者出现突发性下肢肿痛或者胸痛、呕血等症状则应该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45例患者经过溶栓、抗凝治疗后均治愈出院,治愈率100%,治疗期间无死亡病例,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出现。
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临床症状一般缺乏典型性以及特异性,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下对其病情治疗均造成不利影响[4]。护理人员在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遵从医嘱,要求患者进行全面检查以降低误诊、漏诊现象[5]。同时在患者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定期检测患者血气功能指标以调整治疗方案,同时积极加强患者护理内容的全面性,加强患者生活中运动、饮食、康复等常规护理措施的质量,观察患者用药期间身体、症状的变化并及时反馈,确保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而本次研究中患者均治愈出院,证明护理人员应该针对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治疗需求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生理、心理的整体健康程度,提升护理全面性以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1]李继霞.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8):2442-2443.
[2]董保英.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2):218-219.
[3]谢俊清.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中国医学工程,2014,22(6):106.
[4]黄渤.老年与中青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临床合理用药,2016,9(1C):94-95.
[5]张彦霞.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1):171-17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0.151
2016-09-02]
467000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