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艳君
两种药物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
由艳君
目的对比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两种药物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8例。甲组应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乙组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甲组患者平均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分别是(38.48±7.25)、(69.37±9.47)min;乙组患者分别是(17.57±5.48)、(43.69±8.47)min;乙组控制出血与完全止血时间显著短于甲组(P<0.05)。乙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小于甲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和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均能获得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但是米非司酮抑制子宫内膜增生效果更显著,止血速度更快,更适用于更年期女性。
米非司酮;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功能性子宫出血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指的是女性从排卵过渡到不再排卵阶段发生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因为患者卵巢功能减退,性激素分泌异常以及对促性腺激素的刺激减弱导致,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与不规则流血[1]。传统治疗该疾病的方法是经验性刮宫,虽能获得良好疗效,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复发几率大且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因医学模式的逐级发展创新,女性对于更年期生活质量标准显著提高,联合药物治疗成为现代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关键组成。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比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两种药物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特选择本院96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9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本次所选患者均通过妇产科学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断标准予以确诊,临床症状均表现为月经紊乱和贫血等。随机将患者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8例。甲组患者中年龄42~55岁,平均年龄(46.3±2.9)岁;平均病程(9.2±2.6)个月;平均血红蛋白量(74.9±7.5)g/L。乙组患者中年龄41~56岁,平均年龄(46.9±3.2)岁;平均病程(9.5±2.5)个月;平均血红蛋白量(75.6±8.9)g/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甲组患者应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具体方法:于患者月经第1天或是诊刮后第1天服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生产厂家:荷兰欧加农公司;批准文号:H20120041),2次/d,1片/次,用药3 d后调整剂量,减至1次/d,1片/次,持续服用21 d后停药,如果发现发生撤退出血,在出血后第1天继续服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21 d为1个疗程,一共治疗3个疗程。乙组患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具体方法:服用米非司酮片(生产厂家: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170),1次/d,10mg/次,持续服用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子宫内膜厚度以及治疗效果。子宫内膜厚度于超声下测量;不良反应主要有食欲不振、呕吐、恶心以及头痛等。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经6个月随访发现阴道未见异常出血;有效:治疗后经6个月随访发现月经有规律周期或闭经,经量显著减少,经期明显减短;无效:治疗后经6个月随访发现经量和经期无显著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控制出血与完全止血时间对比 甲组患者平均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分别是(38.48±7.25)、(69.37± 9.47)min;乙组患者分别是(17.57±5.48)、(43.69±8.47)min;乙组控制出血与完全止血时间显著短于甲组(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对比 甲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分别是(11.98±2.42)、(8.35±1.28)mm;乙组患者分别是(12.63±2.23)、(5.48±1.13)mm。两组患者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变薄(P<0.05),且乙组显著小于甲组(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甲组患者中,显效30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是93.75%;乙组患者中,显效29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是97.92%。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4,P=0.307>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甲组患者中,恶心2例,皮疹2例,头痛2例,腹部不适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4.58%;乙组患者中,恶心2例,皮疹2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0.4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1,P=0.537>0.05)。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临床较为多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因为女性卵巢功能减退、内分泌失调以及性腺功能低下等,如果没能给予及时处理,易引发贫血、继发感染以及心理障碍等,对女性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2]。现阶段临床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根本原则是调整月经周期、止血、防止子宫内膜病变以及减少经量等。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属于一种新型复合口服避孕药物,其中的主要成分乙炔雌二醇与迪索高诺酮可以对卵巢排卵予以抑制,而乙炔雌二醇还能加快垂体分泌性激素,迪索高诺酮还能加强雌激素活性,从而对子宫内膜发育予以有效抑制;同时还能加快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进到分泌期,让子宫内膜萎缩保持一定厚度,实现快速止血,还能预防停药后过度出血。米非司酮属于一种新型抗孕激素,对子宫内膜有直接作用,以此下调孕激素与雌激素受体的含量,对子宫内膜的生长予以抑制;同时还可减少子宫内膜的动静脉生成,实现抗子宫内膜增殖的效果;此外还能通过对中枢神经-下丘脑-垂体-卵巢产生作用,对卵泡发育进行抑制,促进卵泡衰退而达到闭经目的[3]。本次研究结果发现,乙组控制出血与完全止血时间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小于甲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可能是米非司酮在受体水平拮抗孕激素,经神经体液反射减少黄体生成激素(LH)释放激素水平,从而减少卵泡数量,达到人为闭经,相较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是在子宫内膜上直接发生作用,更能抑制子宫内膜动静脉生成。
综上所述,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和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均能获得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但是米非司酮抑制子宫内膜增生效果更显著,止血速度更快,更适用于更年期女性。
[1]吴佩蔚.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加米非司酮联合归脾丸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广东医学,2015,8(1):139-140.
[2]季红珍,黄红燕,应翩,等.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中国性科学,2014,10(8):27-29.
[3]麻翠玲.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效果及对子宫内膜厚度影响的对比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15,30(5):698-69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0.111
2016-09-26]
110031 沈阳美德因妇儿医院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