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友 高文仙 杨雨梅
(1,云南省西双版纳磨憨经济开发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66308;2,云南省瑞丽市畜牧站 678600)
浅谈基层动物防疫现状与对策
刘启友1高文仙1杨雨梅2
(1,云南省西双版纳磨憨经济开发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66308;2,云南省瑞丽市畜牧站 678600)
基层兽医防疫工作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的基础,也是防控体系建设的基础,兽医防疫员是动物强制免疫、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重要防疫措施的主体力量。然而,当前基层兽医防疫工作存在发展不平衡、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不适应当前和今后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需要。笔者结合防控现状,就如何提高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做一探述。
由于乡、村两级兽医防疫员文化素质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操作技能不强,一旦出现新的动物疫情畏首畏尾、束手无策。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由于基层动物防疫建设不全、工作条件差、不能及时有效地开展动物常规疫病诊断和防制工作,再加之冷链体系的不健全和村级防疫机构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防疫设备和工具,无法保证疫苗的质量和免疫效果。
由于边疆地区,特别试少数民族地区对病死动物随意抛弃,甚至食用,极易造成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和蔓延。
由于广大散养户,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散养户对防疫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有的地方仍然以 “治重于防”的思想观念从事养殖。
现在由于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人、财、物三权归乡镇党委政府管理,县级动物防疫机构对乡镇兽医机构没有管理权,仅存业务指导关系,没有制约措施,严重影响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由于缺乏制约,个别防疫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到位。直接影响到防疫工作的质量。
资金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动物防疫工作质量的高低。近几年来,随着新的疫病不断出现,现有的设备和技能都偏低,严重影响了防疫工作的开展,因此,应加大投入,更新设备,加强乡、村两级兽医防疫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以适应新的防控要求。
基层防疫队伍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在保证我国动物卫生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结合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和基层动物体系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建设一支适应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需要的基层动物防疫队伍,不断提高动物疫病的处置能力。
长期以来,农村的畜禽饲养,仍然以散养为主,甚至还存在畜禽混养的现象,极易发生畜禽的混合感染。因此,应逐步改变饲养方式,走集约化、规模化的饲养模式,以减少动物疫病的混合感染,并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不仅关系到畜牧业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而然,长期以来,广大农村仍然以 “治重于防”的观念从事养殖。因此,应坚持 “预防为主”的方针,打破 “治重于防”的旧观念。
通过印发资料、举办培训班、上门服务等形式,向广大养殖户宣传动物疫病防控的相关法律法规,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动物防疫的重要性和随意抛弃病死动物的危害性。
要不断强化乡村兽医防疫员的思想意识,不断提高防疫工作的责任心。要深刻认识到动物防疫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工作,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
要坚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让疫情监测无处不在,提高疫情快速传递和快速处理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及时发现动物疫情、掌握疫情,并将疫情消灭在萌芽之中。
总之,只有不断完善和加强基层防疫体系建设,打造一支素质高、技术精、服务好的基层兽医队伍,不断提高公众的动物防疫意识和对病死动物的危害性的认识。才能做好当前和今后我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