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合理应用认知及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2016-01-19 01:05:07刘东,费晋秀,寇玲玲
西北药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合理应用行为认知

·药事管理·

静脉输液合理应用认知及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刘东,费晋秀1*,寇玲玲2, 刘娜1,刘文萍1,张蓉1,张静1

(1.解放军第323医院,西安710054;2.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西安710061)

摘要:目的调查输液安全合理使用认知和行为情况,分析影响认知和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兰州军区东片部队528名官兵,进行问卷调查获取资料,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官兵注射剂安全合理使用认知和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官兵的现役状态、单位性质、居住地及月收入与认知相关;职称、单位性质与行为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是认知的影响因素,单位性质是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静脉输液安全合理使用相关知识的认知和行为与官兵所处公共环境和社会影响因素相关,提示公共医疗环境和医疗质量对官兵的认知和行为影响的重要性。

关键词:注射剂;合理应用;认知;行为;影响因素

doi:10.3969/j.issn.1004-2407.2015.03.026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2407(2015)03-0302-04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gnition and behavior about the use of injection safety, to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gnition and behavior.MethodsBy using cluster sampling method,a total of 528 soldier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o obtain information.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statical description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sThe active state, the nature of unit, residence and income were related to cognition; the title, and the nature of unit were related to behavior. ConclusionsThe public medical environment and medical quality are major factors to influence the cognition and behavior.

基金项目:兰州军区卫生部计划课题项目(编号:CWS10JB06)

作者简介:刘东,女,硕士,副主任药师

收稿日期:(2014-11-20)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gnition and behavior about using intravenous infusion

LIU Dong1, FEI Jinxiu1*,KOU Lingling2, LIU Na1, LIU Wenping1,ZHANG Rong1, ZHANG Jing1(1.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323rd Hospital of PLA, Xi′an 710054,China;2. School of Public Heath,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61, China)

Key words: injection; reasonble use; cognition;behavior;factors

*通信作者:费晋秀,女 ,主治医师

输液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我国注射剂的使用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如使用频率过高、药品配伍不当、不安全注射、没有明确的适应证、注射剂用于口服、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等。注射剂的过度使用往往与不合理用药相伴而生,不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还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治疗风险[1]。医疗机构中注射操作不规范也是用药不安全、不合理的一种表现[2-3]。据统计,陕西省19家医院的门诊处方注射剂使用率为35.7%,均高于其他省市,且偏离理想值较多[4]。本文就这方面的知信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力图寻找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从2011年5月~2011年12月,按照本辖区分管保障的部队分布,从西安、华阴、临潼3个地区,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了具代表性的兰州军区东片部队卫勤保障的官兵共528人,男性453人,女性75人。

1.2方法

1.2.1调查内容通过查阅文献、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自设问卷调查表;经预调查后修改完善问卷。以自填问卷方式进行调查[5-8]。内容包括:官兵基本情况、对注射剂安全使用相关认知、就诊行为和知识来源三部分。共8题,认知部分4题,行为态度部分2题,知识来源部分1题。认知1=“输液与口服治疗的疗效比较”,回答:“是”1分,“可能是”2分,“不确定”3分,“不知道”4分,“不是”5分,满分为15分,≤6分为回答正确,>6分为回答错误。认知2=“输液治疗的相关知识”,回答:“了解”1分,“比较了解”2分,“一般了解”3分,“不太了解”4分,“不了解”5分,满分25分,≤10为回答正确,>10为回答错误。行为题,“输液时解决疑问方式”,“没有”1分,“很少”2分,“有时”3分,“经常”4分,“总是”5分,满分为10分,得分≥4为回答正确,<4为回答错误。

1.2.2分析方法应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以对使用输液相关知识和就诊行为回答是否正确为因变量,以官兵性别、年龄、现役状态、文化程度、职称、单位性质、居住地、月收入和付费方式为自变量,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发放问卷700份,回收659份,应答率为94.14%,剔除填写缺失、雷同及逻辑错误问卷131份,有效问卷528份(80.12%),结果见表1。

表1官兵人群分布

Tab.1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of the soldiers

自变量分布情况年龄平均年龄22.09±3.43≤23岁415人/78.60%>23~30岁104人/19.70%>30岁9人/1.7%现役状态干部24人/4.55%战士477人/90.34%非现役人员27人/5.11%文化程度大专以上213人/53.03%中专/中技/高中275人/52.10%初中或以下40人/7.60%职称无职称374人/70.83%初级职称130人/24.62%中级职称以上24人/4.55%单位性质干休所18人/3.41%院校37人/7.01%医院29人/5.49%基层连队444人/84.09%收入情况﹤2000元264人/50.00%2000~2999元169人/32.01%3000~3999元78人/14.77%4000元以上17人/3.22%居住地城市和城镇252人/47.73%农村276人/52.27%

2.2认知调查

2.2.1认知1分布认为“输液比口服治疗起效快”的有323人(61.17%);认为“输液治疗比口服治疗疗效好”的有181人(34.28%);否定“输液比口服治疗不良反应小”的只有52人(9.85%),结果见表2。

表2输液与口服治疗的疗效比较

Tab.2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 of injections or oral preparations(%)

输液治疗比口服治疗 是可能是不确定不知道不是起效快61.1723.4810.803.600.95疗效好34.2828.0326.338.333.03不良反应小15.7215.5340.7218.189.85

2.2.2认知2分布在医院治疗时,有32.20%和39.02%的人对药品名称和输液的功效只是“一般了解”;对输液治疗的利与弊有29.17%的人了解;输液的先后顺序和液体滴速对治疗的影响认知“不太了解”的比率最高,分别是37.5%和27.27%。结果见表3。

表3对输液治疗的相关知识的了解

Tab.3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evant knowledge of infusion therapy

(%)

2.2.3认为“导致输液不合理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的调查强弱排序排在第1位的分别是“医务人员业务素质、能力、职业严谨性及责任心”(占35.04%)和“患者的认知局限”(占33.52%),排在第2位的仍是“医务人员素质”(26.14%),“受媒体、广告的影响”排在最末位(37.69%)。结果见表4。

表4导致输液不合理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Tab.4 Main factors which lead to the irrational use of infusion(%)

项目第1位第2位第3位第4位第5位第6位患者的认知局限33.5214.9615.1511.559.8514.96医务人员业务素质35.0426.1410.6110.045.8712.31相关知识的缺乏7.5822.1639.7712.5012.505.49社会监督的力度3.7914.9616.1037.5018.379.28经济利益的驱动7.3914.9610.8015.9130.6820.08媒体、广告12.696.827.5812.5022.7337.69合计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

2.2.4关注药品相关信息的强度由大到小请排序(%)“药品疗效”排第1位(占47.16%),“药品不良反应”排第2位(占25.38%)和第3位(占33.71%),“用药方法”排第4位(占29.49%),“疗效/价格比”排第5位(占42.42%),“药品价格”(32.25%)和“注意事项”(25.76%)居后。

2.2.5获取知识的来源分布(%)此题为多选题,有253人(24.05%)来自用药经验;有222人(21.10%)来自专业书和药品说明书;通过电视广告和口耳相传了解的分别有174人(16.54%)和175人(16.63%);通过展板和教育手册了解的有134人(12.74%);通过网络了解的有94人(8.94%)。

2.3行为调查分布结果见表5。

表5输液时解决疑问的方法

Tab.5 The method of solving problem when intravenous infusions were given

(%)

2.4认知和行为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认知1“现役状态、单位性质、居住地”与认知2“年龄、现役状态、居住地、月收入”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均采用逐步回归法,入选标准为0.05,排除标准为0.10,结果对于认知1和认知2,“居住地”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于行为调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职称、单位性质具有统计学意义,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单位性质”为影响因素。结果见表6。

表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Tab.6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相关因素βSEWaldχ2值P值OR值OR95%CI认知1居住地0.5920.18310.4410.0011.8071.262~2.587认知2居住地-0.5590.2485.0940.0240.5720.352~0.929行为单位性质-0.3720.1794.3350.0370.6890.485~0.978

注: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次调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兰州军区东片部队官兵对输液安全合理应用的基本认知情况。对两个认知的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有“年龄、现役状态、单位性质、居住地、月收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居住地”均进入模型。从结果来看,影响官兵认知的相关因素非主观因素,而是客观和环境因素造成认知和行为的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称和月收入均属于个人的自然情况,而官兵驻地所在的城镇和农村等的居住地情况,院校、基层部队、干休所和医院等的单位所属性质,属于客观和环境因素。说明对于输液基本的医学和用药知识的认识,与个人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是不相关的,而是与官兵所处的环境因素,如城镇和农村的差别,以及部队中的官兵这一特殊的群体所处的单位性质相关,即客观环境形成或影响了官兵的认知。

从对相关医药方面的知识来源调查中也显示,来源于自己的用药经验或他人口口相传的用药经验占多数,这些用药经验是患者就医后产生的经验;从就诊过程中出现疑问后,解决疑问的行为方式来看,较少人主动去了解药品或与用药应用相关的医疗知识,更多地依赖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据研究显示:从医疗服务供方来看,基于医疗服务的专业性、技术性以及医患双方独特的代理关系造成其信息严重不对称[9]。世界卫生组织也曾做过相关研究,认为大多数医生都将注射剂在医疗机构中的过度使用归咎于患者对注射剂的偏爱。但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均表明:与普通观念相反,大部分患者并不热衷于使用注射剂[10]。雷鹏等的研究也显示:过度医疗多与供方诱导需求相联系,供方诱导需求是导致过度医疗问题的主要直接原因之一。注射剂过度使用和滥用属于过度医疗的一个部分,本调查结果与以上观点基本相同[11]。

对“导致输液不合理使用的原因”的调查显示:“医务人员业务素质、能力、职业严谨性及责任心”与“患者的认知局限”被认为是主要原因。“医务人员业务素质、能力、职业严谨性及责任心”的好坏是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的体现。

在我国,医疗服务提供受到资源浪费、效率低下、质量不佳以及合格卫生人力短缺且分布不合理的困扰[12],因此,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素质和技术水平,加强对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各种规范化培训教育,改变就医环境的医疗质量,平衡城乡差别的医疗环境,平衡医务人员劳动强度与收入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医疗可及性服务的行政干预力度,对所调查的辖区官兵的影响有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倩,庄贵华.某医院电子处方系统实施《处方管理办法》的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11,26(5):382-384.

[2]陈卫果,陆奇凯,关小彬,等.采用干预对策减少珠海市6所医院抗菌药及注射剂的过度使用 [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7,16(6):353-355.

[3]张淑萍,王睿芳,陈霞.门诊处方评价表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09,24(1):70-71.

[4]刘东,杨世民,方宇,等.陕西省19家医院《处方管理办法》实施情况调查[J].中国药师,2010,13(9):1314-1316.

[5]翟所迪,毛璐,刘芳,等.多中心合理使用注射剂的对照干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155-156.

[6]李卫,陈卫果.门诊注射剂安全使用管理调研及干预[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8):108-109.

[7]刘一,赵立波,黄琳,等.注射剂安全合理使用的若干问题[J].中国新药杂志,2011,20(8):751-756.

[8]王育琴.注射剂安全使用速查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26.

[9]樊宏,周颖,张猛,等.患者过度医疗相关知识认知度调查[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31(2):92-94.

[10]Yvan Hutin.全球在安全合理使用注射剂方面的最新进展[J].中国执业药师,2008,5(11):48-50.

[11]雷鹏,吴擢春.我国公立医院过度医疗问题形成机制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5):9-11.

[12]Yip W C M, Hsiao W C, Chen W, et al. Early appraisal of China’s huge and complex health-care reforms[J]. Lancet, 2012,379(9818):833-842.

猜你喜欢
合理应用行为认知
史料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谈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以及管理措施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42:42
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上海医药(2016年20期)2016-11-09 21:22:20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8:03:20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6:01:13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及引导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