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薛亮(国网蓬莱市供电公司,山东 蓬莱 264000)
浅析农电管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侯薛亮
(国网蓬莱市供电公司,山东 蓬莱 264000)
摘 要:农电队伍管理工作对于现代供电企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农电工队伍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农电管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关键词:农电;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随之增大,作为供电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农电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仍然约有45万农电工。本文就我公司农电日常管理工作为例,分析农电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与对策,以供兄弟单位参考借鉴。
1.1 乡镇电管站改革前的情况
2000年以前所有村电工服务于自己村,乡镇电管站负责技术指导和业务考核。村电工的工资主要由管理费支付,实行电管站和村委共同考核兑现的方式。
1.2 乡镇电管站改革(“两改一同价”)情况
2000年元月,我公司根据国务院、发改委《国发【1999】2号关于加快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加强农村电力管理意见的通知》要求结合蓬莱公司实际,撤消了原有村级管电组织,取消了原来各用电村的村电工,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原800多名村电工中,采取本人申请,供电所审查,电业公司统一考试的竞聘方式,择优录用了367名农电工。录用人员由乡镇电管部统一管理,包括合同签订、工资发放、保险缴纳、劳动保护及年度考核等。
1.3 农电用工队伍的变化情况(乡镇电管站改革完成之后至今)
乡镇电管站改革完成之后。为了彻底改变业务水平低,服务意识差,激发广大农电工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强化农电工的责任感,公司制定了《农电工动态管理实施办法》,设立了农电工动态管理工作小组,通过对每一名农电工的业务考试、业绩考评、日常考核、遵章守纪等方面的全面考核。2002、2003两年按动态管理规定淘汰了部分末位者,同时给予其相应的经济补偿。
此外,2006年开始争取地方劳动局政策实行农电工50周岁离岗、55周岁为其申办特殊工种退休政策,更好地保障了广大农电工的权益,维护了农电工队伍的和谐稳定。截止目前,已为八十多名农电工办理了特殊工种退休手续。
公司分别于2002年、2009年、2010年通过当地媒体,发布《农电工招聘公告》,面向全市,公开招聘农电工。通过面试、笔试,从500多名报考者中择优录取了近百名素质较高的农电工,提升了农电工的整体素质。
2.1 农电用工管理
目前,我公司不存在直签合同农电用工到期未续签合同情况;也不存在劳务派遣用工超法定比例、“自派遣”、非“三性”使用劳务派遣用工情况。
2.2 队伍稳定状况
申请为农电工办理特殊工种退休这项工作存在很大困难,具有不确定性,并且可能由此导致农电工不满、上访。自2012年开始,由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特殊工种退休资格的审查日趋严格,导致每年在办理农电工特殊工种退休时面临诸多困难,一是可能申请不下来,二是退休申请通过时,退休年龄已超过55周岁,在带来退休时间延迟的同时,农电工还要补缴延迟退休的社会保险费。
2.3 农电工年龄老化问题
农电工年龄普遍偏大,与日益加重的日常工作负担形成了一种极不相称的反差,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身体原因逐渐地不能适应登高上杆等日常维修工作,且其从事的电力日常工作中也存在安全隐患。
2.4 农电工待遇问题
目前,随着在社会上同工同酬被媒体广泛宣传,在农电工队伍中也逐渐地形成了很大的反响,他们向正式员工看齐,想得到更大的实惠。在他们的诉求没有得到满足,心中依然没有归属感时,就会将情绪反应到工作中,例如消极怠工,工作敷衍缺乏责任心、责任意识等情况的发生,对公司各项工作的开展都留下很多弊端和隐患。
(1)积极争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政策支持,努力争取为年满55周岁的农电工办理特殊工种退休。
(2)全面提升农电工劳动待遇水平,使农电工群体年收入能够上一个台阶,达到我市普通公务员收入。
(3)全面提高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争取使其退休金每月能够达到2000元以上。
(4)根据国网公司在编职工薪酬管理制度原则,实行薪酬改革,使绩效工资占比达到50%-60%,这样便可充分发挥激励作用,调动农电职工工作积极性。
(5)建立农电工良好的成长、成才渠道,稳定队伍,留住人才,助推企业健康发展,在日常国网、省、市公司组织的竞赛、调考活动中充分发挥农电职工专业优势,加大奖励力度,努力形成“劳模身边再出劳模,能手身边再出能手”的良好氛围,培养一只特别能担当、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农电工队伍,通过学习先进,掀起“比学赶超”的热潮,引导和激励普通农电职工立足岗位、拼搏奉献,锐意进取、争创一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公司的创新发展而努力工作,为加快推进“两个转变”、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而努力奋斗。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