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2016-01-15 18:31:02
铁军 2016年1期
关键词:先遣队项英电报

李赞庭总编:

您好!《铁军》杂志每期到后,笔者尽管是老人,也总要看看,了解情况,汲取营养。你们杂志能办到这样,实属不易,因而应感谢您和编辑部的同志。

2015年《铁军》第8期第10页提到“先遣支队”,多少年前我也是这样讲、这样写的。可是,1938年4月24日,毛泽东复项英原电中是讲“先派支队”,并非“先遣支队”(见《新四军·文献》(一)第215页)。前几年,我在处理文稿和参与建南京军区军史馆时,就碰到有“先遣队”和“先遣支队”两种提法,便查阅了1938年4月24日后一年左右的有关文电,进行了认真考证。结果是:

叶挺当时在致三战区的电报中,涉及先遣队的有3处(见《新四军·参考资料》二),均称“先遣队”。

项英当时给中央、军委或向部队发出的文电中,提及的有10处(见军事科学院编纂的《项英军事文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出版),均称“先遣队”。

陈毅在《茅山一年》和写《新四军英烈志序》,提及的有2处,均称“先遣队”。

《赖传珠日记》(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中,提及的有9处,均称“先遣队”。

粟裕一年后在《先遣队的回忆》(见《新四军·文献》(一)第255-262页)一文中,标题讲“先遣队”,文中称“先遣支队”7处,称“先遣队”的只有1处。提法为何不同?情况不明。

笔者认为,从新四军编组的情况看,国民党方面卡得严,1937年12月27日项英代表中共方面去同国民党方面谈成编4个支队,毛泽东28日批复同意编4个支队,不可能仅过4个月又增加新的“支队”番号。既然新四军当时的领导人和当事人(叶、项、陈、赖)均称“先遣队”,史料是可靠的,因而应称“先遣队”为好。

出现“先遣队”和“先遣支队”提法的不同,很可能与编《新四军·文献》(一)时对短电报加标题有关。我在解放战争期间当过三野政治部机要秘书,知道战争年代党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发的短电报均无标题,因而很有可能在编文献时将原电的“先派支队”错为“先遣支队”,写成《毛泽东同意先遣支队去溧水一带侦察致项英电》,由于加上“毛泽东同意”,就使先遣支队有了合法的光环。因而出现这个差错,可能与编《新四军·文献》(一)有直接的关系。本着实事求是和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建议研究会对此再作考证、加以处理为宜。

如有不当,请批评指正!

王辅一

猜你喜欢
先遣队项英电报
电报方程的正双周期解:存在性、唯一性、多重性和渐近性
毛泽东的绝密电报与湖南和平解放
传“电报”
韩国兴奋玄松月率先遣队来访
环球时报(2018-01-22)2018-01-22 05:23:23
抗日先遣队最近的胜利
党史文苑(2016年19期)2016-11-01 18:50:27
准备与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
党史文苑(2016年17期)2016-09-10 12:25:21
乘电报
项英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军事历史(2004年6期)2004-08-21 06:30:32
项英军事实践的重要历史见证——写在《项英军事文选》正式出版之时
军事历史(2003年6期)2003-08-21 06:47:22
真实的项英
军事历史(2003年6期)2003-08-21 06: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