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代朝
腹股沟疝是临床上常见的普外科疾病。此病患者多为老年人和儿童,其中男性的发病率较高。此病患者可出现腹部疼痛、行走不便等临床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并发嵌顿性腹股沟疝或绞窄性腹股沟疝,进而可危及其生命[1]。进行手术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法。过去,临床上多使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但患者在进行该手术后其住院的时间较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最新的临床实践证实,用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腹股沟疝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为了进一步证实该手术的有效性,我院对近年来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我们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这8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修补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在常规组患者中,男女的比例为35:5,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5.50±1.50)岁。在修补组患者中,男女的比例为32:8,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2.50±1.8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1 我院对常规组患者使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法是:患者取平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在患者脐下缘做一个长约2cm、深至腹直肌前鞘的弧形切口,向其患侧牵拉腹直肌。用1根手指在患者腹直肌下方钝性分离肌肉的后间隙,将1个10mm的Trocar置入其腹膜前间隙,建立腹膜外气腹。在患者脐下2cm与腹直肌外侧缘水平处各刺入1个5mm的Trocar。用镜身分离耻骨后间隙和腹股沟后间隙,在腹腔镜的直视下游离疝囊,用套扎线结扎疝囊颈。患者若为男性且其疝囊完全进入阴囊,则无需完全分出疝囊,可在疝囊颈部进行结扎并切断。取1个15cm×12cm的补片,将其卷曲,覆盖在耻骨肌孔上并对其固定。完成上述操作后,拔除套管,缓慢解除气腹,使腹膜自然恢复。
1.2.2 我院对修补组患者使用无张力补片修补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法是:患者取平卧位,对其进行局部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对其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在患者的腹股沟处做一个切口,游离其腹外斜肌腱膜下间隙,充分暴露其联合腱和腹股沟韧带。患者若为男性则切开其提睾肌,若为女性则切开其子宫圆韧带,然后提起疝囊,分离疝囊至根部,将疝囊高位结扎。用人工合成疝补网片材料,在无张力情况下对腹膜进行修补、固定。术后逐层缝合切口。
治疗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的费用。
我们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s )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χ²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修补组患者平均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其住院的费用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比较
修补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腹股沟疝是临床上常见的普外科疾病。此病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处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此病是由于患者腹部肌肉强度降低,其腹内压力增高所引起的[3]。此病患者在站立、咳嗽或劳动时其腹股沟区均可出现可复性肿块,在其平卧或用手按压时肿块可自行回纳。此病患者可出现腹部疼痛、行走不便等临床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并发嵌顿性腹股沟疝或绞窄性腹股沟疝,进而可危及其生命[4]。进行手术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法。过去,临床上多使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但患者在进行该手术后恢复较慢,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近年来,无张力补片修补法作为治疗腹股沟疝的新方法逐渐得到了临床上的认可[5]。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用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腹股沟疝具有以下优点: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在术后恢复较快。②该手术可在局麻和不设置导尿管的情况下进行,更加安全可靠。③患者术毕至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较短且无明显的牵痛感。④该手术所用的人工疝补网片材料与人体组织的相容性较好,抗感染性较强。
综上所述,用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该手术可作为临床上治疗腹股沟疝的优选方法。但进行该手术治疗的费用较高,在进行手术前应考虑患者的经济能力,尊重患者的选择。
[1] 温长海.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6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延边医学,2014,10(16):18-20.
[2] 吴尚.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采用局部麻醉15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30(36):142-143.
[3] 朱非.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的临床疗效研究[J].医学信息,2014,18(38):350-350.
[4] 朱淅峰.无张力补片修补法对疝气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2(19):107-108.
[5] 韩冰.两种不同麻醉下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93例疝气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5):7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