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勇
急性胃肠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此病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发热、水电解质紊乱甚至是休克等。进行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主要方法。过去,临床上大多采用西医疗法治疗此病,但效果一般。最新的临床实践证实,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胃肠炎可取得更好的效果[1]。为了进一步证实此疗法的有效性,我院对近年来收治的9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2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规定的急性胃肠炎的诊断标准。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为:①合并有其他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患者。②对本次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我们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将这90例患者分为西医组与结合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在西医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8例。他们的年龄在21~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4.5)岁。他们中有23例患者有腹痛的表现,有15例患者有腹泻的表现,有28例患者有发热的表现,有17例患者有呕吐的表现。在结合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他们的年龄在22~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3±4.7)岁。他们中有25例患者有腹痛的表现,有18例患者有腹泻的表现,有25例患者有发热的表现,有19例患者有呕吐的表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1 我院为西医组患者联用诺氟沙星和胃复安进行治疗。诺氟沙星的用法是:口服,0.2g/次,3次/天。胃复安的用法是:口服,0.01g/次,3次/天,在餐前30min服用。对出现发热症状的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对出现脱水的患者进行补液。为患者连续用药3天。
1.2.2 我院为结合组患者在采用西医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半夏泻心汤的药物组成和使用方法是:法半夏15g、黄连9g、黄芩12g、炙甘草9g、干姜9g、党参15g、大枣4枚。若患者出现严重呕吐的表现,可在此方中加入竹茹15g,若患者出现发热的表现,可在此方中加入藿香10g、柴胡15g,若患者出现严重腹胀的表现,可在此方中加入枳壳10g,若患者出现明显腹痛的表现,可在此方中加入白芍30g。将上述药物用清水煎煮,去渣取汁,每天服用一剂,分早晚2次服用。为患者连续用药3天。
治疗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各项临床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的用时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①显效:患者在接受治疗12h后,其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其各项检测指标基本恢复正常。②有效:患者在接受治疗24h后,其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其各项检测指标明显好转。③无效:患者在接受治疗2天后,其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在加重。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我们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 s )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x2 检验,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西医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6%,结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结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结合组患者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的用时均明显短于西医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用时的比较(x± s ,h)
在进行治疗期间,西医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有头痛的表现,有2例患者有头晕的表现。结合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有头痛的表现,有2例患者有头晕的表现。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中医认为,急性胃肠炎属于“腹痛”、“霍乱”的范畴。此病是由于患者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温寒失调、外邪侵胃使其胃府失和、湿热内蕴引起的。治疗此病应遵循疏肝理气、益气活血的原则。本次研究使用的半夏泻心汤中,黄连具有清热解毒、祛邪止痛的功效,党参、炙甘草具有补气生津、健脾益肺的功效,法半夏、干姜具有消痞散结,辛温除寒的功效,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3]。诸药合用具有益气活血、健脾益胃、行气止痛的功效。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结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患者,其各项临床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的用时均明显短于西医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此研究结果与傅自萍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4]。
综上所述,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快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汪春娇,邬松林.诺氟沙星联合加味藿香正气丸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12):45-46.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8-199.
[3] 宋桂芹.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胃炎47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3):480-481.
[4] 傅自萍,何邦睿.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胃肠炎12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9):1760-1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