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效果研究

2016-01-15 09:16:15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0期
关键词:房性早搏传导心电图

周 琳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老年性心律失常是指年龄超过60岁的人群发生的心律失常。过去,临床上常使用常规心电图对此病患者进行检查,但其检出率较低。最新的临床实践表明,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查可实现动态检测、连续记录,获得大量连续性的心电资料,通过动态捕捉患者短暂的心电变化提高对其心律失常的检出率[1]。为了进一步证实进行此项检查的临床效果,我院对近年来收治的96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在这96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46例。他们的年龄在62~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3±2.4)岁。其中,有冠心病患者46例,有高血压患者20例,有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5例,有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例,有其它疾病患者5例。

1.2 检查方法

我院对本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与动态心电图检查。①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的方法是:使患者取平卧位,放松全身、平静呼吸,对其进行肢体导联和单极胸导联等12个导联后连续描记其心电图,以25mm/s的纸速作心电记录,检查期间应确保GCG基线平稳不受干扰且图像清晰。②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方法是:我们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系统连续24h对患者的心电情况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然后通过人机对话、计算机回放与专人分析等作出相应的诊断,最后由主治医生总结诊断结果。

1.3 诊断标准

我们根据《现代心电图诊断大全》[2]中规定的心律失常的分类与诊断标准对本组患者的所有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分类。本组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主要包括:房速、房颤、室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等。

1.4 统计学处理

我们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s )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x2 检验,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本组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后,其房速、房颤、室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分别为4.17%、5.21%、4.17%、72.92%、57.29%、2.08%、1.04%、1.04%。对本组患者进行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查后,其房速、房颤、室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分别为25.0%、14.58%、14.58%、88.54%、85.42%、8.33%、15.63%、2.08%。对本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其各类心律失常类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的检出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1。

表1 本组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的比较[n(%)]

3 讨论

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波动较大,常规的心电图检查无法实现对患者的动态监测,且对患者心率情况记录的时间较短,因此较难检出阵发性室上速、阵发性房速与窦性停搏等一过性心律失常[3]。动态心电图检查能够实现对患者24h不间断的实时动态监测、连续记录,进而提高对其一过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通过综合分析检查结果,可以更好地细化心律失常的类型与病因,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对本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其各类心律失常类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的检出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我们从检查结果中发现,本组患者房性早搏的发生率最高,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为88.54%。这说明房性早搏是老年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症状。老年患者的心房肌大多已经出现退行性病变,加上其它器质性病变的影响,使其心房容积增大,进而可诱发房性早搏。另外,本组患者室性早搏的发生率也较高,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为85.42%。室性早搏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因为老年患者的心脏发生退行性病变,且老年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性疾病,所以增加了其室性早搏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偶发的单源性室性早搏并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影响,但如果多源性室性早搏频繁发生,则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室颤。因此,在心电图检查中,若发现患者的Q-T间期延长,或是患者因心肌缺血、心肌坏死及低钾血症等因素诱发室性早搏时,即便发作不频繁,也有可能是室速或室颤的先兆,需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以免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4]。

通过对本次研究进行总结,笔者认为在对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时,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在对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时,需考虑到老年患者病症隐匿性的特点,动态观察患者心电图的变化,仔细观察其心电图检测回放,避免因漏掉一过性心律失常表现而出现漏诊。②医生应了解患者的病史,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对于合并肺心病、冠心病与心肌病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一旦在临床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对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便尽快确诊患者的病情。③应由多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对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共同进行分析,以更准确地诊断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从而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与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相比,对老年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其各类心律失常类型的检出率较高,从而可提高对此病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1] 李康福,梁红生,凌红日.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34(09):1734-1735.

[2] 黄大显.现代心电图学[M].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8:696-698.

[3] 寇锋军,郭英红,王婷.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J].心脏杂志,2014,26(02):200-202+206.

[4] 于双亲.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中的诊断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759-760.

猜你喜欢
房性早搏传导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思考心电图之176》
心电与循环(2021年3期)2021-06-03 07:49:40
神奇的骨传导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冠心病高血压及无基础心血管病患者房性早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重庆医学(2015年28期)2015-03-18 01:47:04
房性早搏未下传偶遇室性早搏
受阻型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同时出现酷似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1例
频发房性早搏动态心电图Lorenz散点图的图形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