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峰
【摘要】色彩是医院整体设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医院环境组成的重要因素,也与医院功能分区、企业形象树立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对医院色彩影响的剖析,医院各个基本功能单元色彩设计的分析,针对医院室内环境色彩设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目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医院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的、艺术化的医疗空间。
【关键词】医院;公共空间;色彩效应
一、医院基本功能单元的色彩设计
综合医院一般分为住院部、门诊部、中央治疗部、管理部、服务部五个部门,每部分都有各自的功能和区分。
1、住院部(居住空间式 所占比例为30%-40%)
(1)护士站
护士站是员工工作的地方,病人、探访者和医生会在这里碰头和交流。然而它也是一个管理区域,所以要同时满足办公和私人性的要求。护士站是医院中每个病房的中心,它在视觉上应该和其他房间有所区别,具有标识性,以便能很容易地通过颜色分辨出来。在颜色的选择上应该具有标识性,但又不宜过于鲜艳。
(2)普通病房
普通病房是提供病人短期或长期住院使用的,会有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年龄和个性的人住在这里面,他们的疾病的严重程度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会导致对医院环境期待上的分歧。然而可以通过设计来减轻焦虑、失眠和其他心理机能紊乱。建筑空间应该尽可能满足治疗的要求;它应该是友好而舒适的。卧床的病人通常希望在顶棚上有一个视觉焦点;因此顶棚应该精心设计并带有一些色彩,但是一般都会比墙面的颜色浅一些,还是需要记住顶棚反射的光线不能改变病人的肤色,在病床前进行的诊断不能受到顶棚或墙面过于强烈和饱和的颜色的反射光的影响,照明设计要避免眩光并且有较好的显色性。如图1所示。(图1到图6的室内效果图均为德国圣乔治医院)。
图1 病房效果图
(3)儿科病房
对于孩子来说,医院是主要可能会受到伤害的地方。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离开他们熟悉的环境需要有充足的准备和监护。儿科病房的空间和视觉体验应该能够创造一种充满爱意的空间氛围。所以设计时选择明亮、温暖、友好而清晰的颜色为主色调能够形成多变而不至于令人觉得迷惑的气氛。儿科病房的设计应该是非常有趣而不是幼稚或者刻板的,色彩选择应在统一中求变化。如图2。
图2 儿科病房效果图
(4)妇产科病房
妇产科是医院中一个特殊的地方,它看上去应该像一个干净而整洁的旅馆。产前住的房间不应该采用过暖的饱和色,整体感觉应该是轻松而且放松的。走廊的颜色应该和其他房间的颜色有所区别。在医院的儿童室,可以用粉红色或灰蓝色来使父母感到快乐,但是它们对看护新生儿的护士来说是不起作用的。婴儿皮肤的反射度很高。以黄色、粉红色、蓝色、绿色和灰色为主色调会扰乱视线。黄色的墙面还会引起黄疸,蓝色的墙面会让新生儿的皮肤显得发蓝并引起黄萎病。只要反射度不超过75%,米色或沙黄色等明亮柔和的颜色就非常合适(所以白色是不合适的),可以通过门或其他环境要素来增加重点。
2、门诊部(公共空间式 所占比例为10%-14%)
(1)门厅和管理区
在建筑的外观背后,门厅和病人的管理区也是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设计元素都应该传达一种个人化而且友好的氛围,能够传递一种温暖,安全和十分到位的关心。门厅的设计品质既应该从色彩构成的角度与其他功能单元相匹配,而且应该有高品质量的设计和空间氛围。如果它无法与医疗空间、技术程序、病人看护和探访相协调的话,就会严重影响整体的设计效果。如图3。
图3 管理区
(2)走廊和病人探访区
病人探访区是病房之外的空间,它是被用来接待其他病人或者访客。虽然它们通常是走廊的延伸,但是探访区还有更高的设计要求,应该通过色彩、材料和家具的选择来创造一种程度的私密感,另外,走廊往往也不是单纯的过道,人们通常会在这里消磨很多的时间。它们在医院面积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对医院整体形象具有很大的影响。特定单元的气氛和功能应该通过它的走廊表现出来,重症监护病房的走廊的色彩设计应该与其他功能区域的走廊有所区别。而且走廊是最需要标识和指引的地方,如果无法在设计上提供一种区分,可以用类似于门和色彩强调等建筑元素来做不同病房的识别要素。在重症监护病房的走廊里,用不那么暗淡的浅蓝绿色或绿色能够表达一种和平安静的感觉;而在普通的走廊里,它能形成友好温暖的气氛。补色会比同色调设计更适合走廊的设计。如图4、图5。
图4 走廊
图5 病人探访区
(3)等候室
等候室是病人等候检查、接受医学治疗或咨询的地方,使用的人比较多。在等候室中度过的时间通常会伴随着担忧和恐惧,还夹杂着希望和期盼。因此等候室应该是一个能够让人感到安抚的地方,有视觉刺激物和有趣的重点,帮人把注意力转移到空间环境上来,远离那些消极的想法。如果可以的话,等候室应该有自然采光并且能够看到外面的环境,让人们适当的放松,缓解紧张的气氛。
3、诊疗部(特殊空间式 所占比例为15%-17%)
(1)重症监护室
在这里,病人会接受密集的药物和技术治疗,这些病人需要全面呵护,即使是最简单的行为也需要别人的帮助,他们经常卧床不起,视野范围非常有限,而且还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所以这些房间应该传达一种平和而宁静的感觉,但是又不能过于单调,在非主要的区域采用浅绿色和灰绿色以及一些暖色调而且面积比较小的点缀是一种很好的设计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颜色要布置在其反光不会改变病人肤色的地方)。在重症监护室里,应该用清晰的视觉符号来传达安全感。
(2)手术室
手术室会给很很多病人造成不安和惊吓,他们必须把全部的信任寄托在医疗、技术设备以及医生的能力上。在手术室里,需要同时考虑人体工学和医生所承受的视觉紧张。很多年来,在手术室色彩设计中一直采用明度较低的绿色(或者在美国采用蓝绿色)手术盖布和手术服来避免由于巨大的亮度差异而造成的眼部疲劳。手术室墙面色彩的反射率不能超过40%(最好是30%-35%),并且应该与手术盖布和手术服的颜色保持一致。如图6。
图6 手术室
(3)心电图和脑电图室
心电图和脑电图室是监视病人的心脏和大脑的地方。这些房间的设计必须是让人觉得安心的,同时也要避免单调。单调的环境会影响心跳和脑电波。病人会自己在单调的环境中寻找刺激物,从而影响他们的生理反应。色彩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空间中的所有东西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一个设计的非常“平和”的环境必须有病人感兴趣的重点,比如说装饰墙或者能够吸引人一探究竟的抽象画等。
4、服务区(休闲空间式 所占比例 10%-15%)
(1)休息室
休息室是员工休息的地方,它们的灯光和色彩设计也应该和其他工作区域不同。最好是选择没有荧光灯管的暖光源。这里应该有家一样的气氛,墙面应该刷上柔和的色彩,并且用木头、布艺和舒适的座椅布置创造一个休闲放松、恢复精力的环境。
(2)咖啡厅
对于员工、长期照顾病人的家属、或者能够活动的病人来说,咖啡厅可以让他们暂时逃离一成不变的生活。因此咖啡厅的设计应该表现出一种轻松、亲切和友好的餐厅形式,它的灯光和色彩应该有别于医院里的其他功能空间。
5、标准地面
地面的颜色应该是选择那些能够给人以踏实、安全的映像的颜色。没有什么比让病人走在明亮的高光地面上更不好了。“溜冰场”一样的效果会让病人感到痛苦和不安。用有纹理的地面层还能满足其他的要求(比如说声学要求)。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看待它们的缺点。
二、医院色彩搭配及实施要点
1、医院色彩搭配
综合以上对医院室内色彩的研究,可以归纳出医疗空间色彩搭配可分为三个层次:基调色彩设计、配合色彩设计和活跃的突出色彩设计,基本占室内面积的60%-70%,如天花板、墙壁、门窗、地板等大面积的建筑色彩都属于基调色彩。设计的时候,基调色彩宜淡雅,宜用高明度、低彩度的调合色,建筑群体色彩应统一形成基调;配合色彩设计是构成室内环境色彩的重要部分,配合色彩顾名思义,在室内设计中是以主体色彩为依据进行选择的。如主体色彩采用的是黄色系列,基调色彩可选用明度变化,比如采用略深或略浅的黄色进行陪衬,也可选择色相变化进行陪衬。通常情况下,基调色彩应占室内空间色彩面积的20%-30%;突出色彩是室内色彩中除了主体色彩和陪衬色彩以外的,如形象墙,小景点,壁挂,靠垫,摆设品,花草等陈设的色彩,应占室内面积的5%-10%。突出色彩是室内环境中的点睛之笔,是最易于变化的小面积色彩,它一般是室内设计中的视觉中心。
2、实施要点
色彩学是比较复杂的,要考虑很多的方面。综合以上对医院室内色彩设计的探究,在针对医院室内色彩设计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医院色彩从心理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洁净。在医院的色彩设计过程中,无论采用什么颜色,都要以淡雅、洁净为主基调。还有另外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稳定。在医院的色彩设计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以色卡和建筑师主观意识来定颜色,要考虑环境的变化 、地域文化的不同反复推敲,以达到耐久、稳定、质感坚固。并且最忌讳的是采用虚无缥缈的、迷幻的色彩。
(2)医院色彩要像家庭般的温馨。医院的环境需要阳光、草地、树木,还需要水景的斑斓衬托。尤其是病房的装修色彩更应像家庭卧室般的温馨,整洁。
(3)儿童病室环境,可用色彩亮丽、明快的饰物、玩具、家具,以活跃气氛,其大面积的背景色彩仍宜沉着淡雅。
(4)医院中一些小面积的标志物、诱导图表色彩亮丽,对比鲜明,各类标志、名牌应按领域对色彩、文字、尺度、图案等统一设计,既要协调统一,又要利于识别。
(5)用色彩进行分区,为使色调协调统一,在同一领域内的墙面、地面、顶棚、踢脚线等处的做法、用料和色彩应协调一致。不同领域可稍有变化。
(6)医院中住院期短的科室,北向或北方寒冷地区多用暖色调;住院期长的科室,南方炎热地区或南、东、西向的房间,宜用冷色调。
(7)注意光色变化、视觉残像对医疗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一般诊断治疗用房不用彩色玻窗、深色面砖,以免反射光改变病人皮肤和体内组织器官的颜色,干扰医生的正确判断。
【参考文献】
[1] [德]梅尔文·罗德克, 曼克著·马琴. 建筑空间中的色彩与交流(原著第四版)[M]. 万志斌, 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2] 邹伟民, 编著. 室内环境设计[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 陈 易, 主编. 室内设计原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4] 力梅红, 姜立善, 编著. 室内环境设计原理[M]. 中国水力电力出版社, 2011.
[5] 罗运湖, 编著. 现代医院建筑设计[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