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探讨

2016-01-14 07:18:18陈殿藩
智富时代 2015年9期
关键词:研究探讨独立学院就业指导

陈殿藩

【摘 要】随着高校的大量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指导工作在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以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就业指导工作为例,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就业指导;研究探讨

一、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分析

(一)社会就业难度加大,供需结构矛盾越显突出

独立学院生源结构较为特殊,多数独立学院60%以上生源为省内生源,学生的就业价值在客观上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在地理位置选择上会偏向省内的省会城市或一二线大城市,岗位的选择会偏向管理层,薪资要求较高,在岗位的选择上偏向于稳定性与效益性兼顾的工作。加之近年来,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而企业计划招聘岗位数不断下降,供需结构矛盾越显突出。

(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就业指导工作推进缓慢

独立学院在我国属于高等教育新产物,发展不过十余年,社会对其评价褒贬不一。学校属于民办性质,处于本科教育金字塔的底层,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使得就业指导工作较难推进。

二、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专业师资队伍

就业指导教师除了必须掌握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指导等相关知识外,对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也要有一定涉猎。当前,独立学院就业指导机构突出了自身的行政管理职能,弱化了教育、服务功能,且缺乏主动积极的市场开拓意识。此外,独立学院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大多都是从相关的工作岗位上临时抽调的,对学生就业指导缺乏专业性。

(二)就业指导方式手段相对落后

一是形式上过于单一。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整体上看,目前,就业指导的内容主要有课堂讲授、求职面试指导及举办招聘会。二是内容过于单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过于重视时效性与实用性,形式、内容较为单一。三是缺乏针对性。没有把就业指导服务贯穿于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缺乏对单一不同学生个体的专门咨询和指导。四是缺乏系统完整性。就业指导工作倾向于对毕业生开设,指导毕业生如何找工作,忽视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缺乏整体性,无法满足学生教育需求。

(三)就业指导效果不明显

独立学院的收费定位使得所接收的大部分同学家庭条件相对优越,部分学生有着优越的社会资源,对就业没有急迫性,而部分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社会资源相对欠缺,择业时面临重重压力,造成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呈现两极分化,就业心态及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轨迹较为不同。因此在缺乏个性化、针对性的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大前提下,就业指导效果并不明显。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索

(一)领导高度重视,就业机制健全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就业工作纳入学院重要日程。院领导多次强调,就业工作是学校最大的民生工程,要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一是完善规章制度,2014年共发布就业工作文件22个。二是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就业工作会议,院长与各系主任签订就业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一年来共召开院级就业工作专项会议4次,系级就业专项会议14次三是完善毕业生就业帮扶、统计与报送、评比奖励等机制。

(二)新媒体运用信息化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学院着力强化媒体运用能力,运用微博、微信、QQ群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体的功能。每天直接推送学院信息、招生信息、就业信息到28580个手机用户,平均每条转发量80余次,最高阅读量达33万人次,招生与就业处微信粉丝量居广东省高校官方微信首位。

(三)使用专业化场地,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业竞赛,通过举办“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创业指导沙龙”“职来职往职场综合能力竞赛”等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体验。2014年,学院成功承办“珠海市金湾区首届大学生创业大赛”,我院作品《指针新传媒》荣获一等奖并获得了一万元创业奖金。在2014年“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我院作品《金盅药膳坊》荣获银奖,《DIY美舍之旅》等11个作品获得铜奖。

(四)拓宽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

2014年,学院成功举办“广东省2014届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活动珠海地区专场”和“金湾区2014年知名企业实习生校园推介会”,日常举办招聘宣讲会306场,共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单位973家,就业岗位14538个,平均为每个毕业生提供岗位2.25个。积极深入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通过校企交流方式推介学院毕业生,共发放毕业生就业信息表12000张,建立了686家企业用人信息需求库。

(五)充分利用政府资源,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2014年6月,学院与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主办了“政校企”就业联动研讨会,通过政府、企业、学校三方的沟通与交流,搭建了“政校企”就业联动平台,切实为鼓励更多的毕业生选择留在珠海市工作做好前期铺垫。

学院招生与就业处积极与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系,合作开展了“送技能培训进校园”活动。目前已有342名同学报名参加参加职业技能培训,225名同学通过资格证考试,通过申请将获得每人1280元政府给予的学费全额补贴,补贴总金额达28.8万元。

(六)加强教育教学反馈,建立人才培养和招生就业的联动机制

2014年,学院招生与就业处及各系共走访企业207家,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分析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并形成回访纪要,将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建议作为就业工作开展及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参考。同时借此平台挖掘出一批毕业生中优秀的企业家、高级人才,为今后开展企业家、校友进校园等活动争取了重要的资源。2014年,学院成功举办“校友企业精英论坛”,用校友精英的职场经验帮助毕业生少走弯路,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和择业观。

(七)打造就业指导专业化团队,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学院成立“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根据学院专业特色和就业方向,打造精品课程,使其在就业工作精细化服务中真正发挥主导作用。2014年,特邀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组织专家团队对学院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进行教学培训,两期培训共有67名教师参加。学院聘请企业高管、行业专家、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专家及优秀创业和就业典型校友参与就业指导教学之中,2014年,招生与就业处共举办大型就业指导讲座12场,各系组织就业指导讲座276场,受众人数36940。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了高校教育的整个过程,而独立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则需要更好地通过就业指导来帮助解决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应力求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加大培养就业指导课工作专职人员的力度,优化就业指导课体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各种形式的校外平台,鼓励指导学生自主创业,开辟绿色通道,稳健推动独立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阮振杰,覃周师,梁浩然,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4.

[2]王忠华,关于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

猜你喜欢
研究探讨独立学院就业指导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18
新课程中的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未来英才(2016年1期)2016-12-26 16:03:50
110kV环网运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研究探讨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59:10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9:03:37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9:00:06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9:54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