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多方法评价分析——基于雅安市的调查数据

2016-01-12 08:35:12高莹,陈冬冬,王月歌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子分析

引用格式:高莹,陈冬冬,王月歌.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多方法评价分析——基于雅安市的调查数据[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1):71-76.

Citation format:GAO Ying, CHEN Dong-dong, WANG Yue-ge.Multi-Method Evaluation Analysis of Farmer’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Performance——Based on Survey Data in Ya’an City[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5(1):71-76.

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多方法评价分析

——基于雅安市的调查数据

高莹,陈冬冬,王月歌

(四川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成都611130)

摘要:绩效问题是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首先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并制定问卷;实地问卷调查并现场回收后,经整理,运用信息熵和因子分析法对整理后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两种方法得到的目标合作社绩效最终排名变动的差异并不显著,说明指标体系还是合理可行的。研究发现:技术创新、社会绩效与组织运行这三个指标,相对于其他二级指标来说,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信息熵法;因子分析

收稿日期:2014-11-03

作者简介:高莹(1988—),女,河南焦作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陈冬冬(1974—),男,四川荥经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管理评价与决策;王月歌(1989—),男,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地经济。

doi:10.3969/j.issn.1674-8425(s).2015.01.012

中图分类号:F321.42

收稿日期:2014-06-07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建设计划

Multi-Method Evaluation Analysis of Farmer’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Performance

——Based on Survey Data in Ya’an City

GAO Ying, CHEN Dong-dong, WANG Yue-g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endu 611130, China)

Abstract:Performance is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Firstly, we built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in Ya’an region, then developed and established the questionnaire. After the field survey and on-site recycling, using the information entropy, th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was adopted to analyze the questionnaire data. The difference obtained by the two methods of target cooperative performance finally rank change is not significant, indicating that the index system is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indicators, the study snows tha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ocial performance and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the performance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Key words: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information entropy method;factor analysis

一、引言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从事同类或者相关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依据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按照章程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互助性经济组织。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同时,“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体制、法规最健全的一种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其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为农户提供农资供应、产品加工、产品销售、市场信息、技术交流等各类服务,有的还起到了统一品牌、调控价格的作用,它们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分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竞争力还不强,不同的合作社的运行状况、绩效也不同[1]。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绩效进行研究,对其绩效水平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找出其薄弱环节,并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提升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整体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雅安市位于四川省,属于西南地区。在阅读已有的文献中发现,现有的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东部和中部省份的合作社,而对于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比较少。因此,对雅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绩效进行研究,对进一步提升西南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整体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思路

首先,在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之前学者的研究内容,构建适用于雅安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设计调查问卷。然后通过对雅安市各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调研,获取相关指标的真实数据。最后,运用信息熵和因子分析两种方法,对所调查的合作社进行实证分析,分别得到两组合作社的绩效评价综合得分,对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和对比,根据分析过程和结果,客观地评价合作社的绩效水平。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多元属性的集合体,所以评价其绩效的指标应当是多元的[2]。同时,在指标的选取上,既注重其科学准确性,更注重可获得性和可应用性,力求避免指标数量过多、层次过繁。根据以上原则,在参考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以合作社绩效作为一级指标,以7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作为评价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依据,建立如表1所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组织运行

治理和分配活动是合作社组织运行的主要表现。治理原则是民主控制,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情况来看,民主控制主要是看社员对合作社的治理满意度。分配活动则要看合作社向社员返还盈余的比例。

(二)运营活动

这次调研的雅安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是以从事农产品生产、销售为主的,因此,可以从投入品采购、农产品销售、技术培训与标准化生产等方面来衡量运营活动方面的绩效。

(三)技术创新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依托合作社,相关科技人员可以发挥指导、示范、带头的作用[3]。所以,应该将技术创新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中。

(四)社员收益

显然,获得收益是农民加入合作社的基本动因,如果加入合作社后社员的收益没有显著提高,那么社员退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4]。因而,社员收益是衡量合作社绩效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五)组织发展

组织发展要依靠组织获得的收益。合作社的收益应该从有形资产收益和无形资产收益两方面来考虑。以合作社的经营收入和经营盈亏来表示有形资产的收益。无形资产的收益可以用社员总数和经营产品的品牌度来衡量。

(六)社会绩效

合作社天然具有社会意义,合作社内部相互帮助的职能使它可以对所在地区具有促进作用[5]。如果合作社在当地带动的非社员农户越多,非社员农户对合作社的认同度就越高,合作社就有很强的影响力,这对合作社的长期发展非常有利。

(七)生态绩效

合作社在追求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环境的保护问题。因此,需要将生态绩效指标纳入到评价体系中。

四、样本数据说明

为了得到真实可靠的数据,首先利用暑假时间进行了预调查,然后根据实地调查的情况和研究的需要,对初步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在最终确定了调查问卷之后,本研究将研究对象选定为雅安市名山区、荥经县、汉源县和石棉县这4个县区的省级和市级示范性合作社,并对由4名研究生与8名本科学生组成的调查小组进行了必要的培训。在2013年9月,由1名研究生带领2名本科生分成4个小组,对雅安市这4个县区共2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实地调研。每个合作社的管理者及相关成员填写1份调查问卷,同时对每个合作社随机抽取5个社员,对调查点3户非农户进行调研,共发放207份问卷。经过对回收的202份问卷进行分析并剔除无效问卷之后,得到有效问卷179份,问卷有效率达到88.6%,其中合作社23份,社员农户101份,非社员农户55份。为了方便,将23个合作社的名称以数字进行编号。

五、信息熵法与因子分析法的比较分析

本文采用了信息熵和因子分析两种评价方法,对雅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进行比较分析。

(一)信息熵法分析过程

表1 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表2 指标权重

表3 信息熵法得到的合作社绩效评价综合得分

(二)因子分析过程

1.因子分析适宜性检验

首先,通过SPSS18.0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进一步计算其相关系数,判定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且进行Bartlett’s球形检验,以判断因子分析的适宜性。本研究中检验值为353.788,达到显著(p值=0.000),表明有共同因子存在,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确定因子个数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运行软件得到转轴前和转轴后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转轴后前7个特征值对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81.606%,基本上包含了全部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因此,本文选取7个因子来代表原变量。设本文所提取的7个因子分别表示为F1、F2、F3、F4、F5、F6、F7。

3.建立转抽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并命名因子

在SPSS软件中,采用最大方差法对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得到旋转之后的载荷矩阵。对其在Excel中各列按载荷系数大小排列,使得在同一个公共因子上具有较高载荷的变量排在一起。从重新排列的载荷矩阵中可以看出:因子F1在x20、x7、x18、x5上的系数大于其他几个变量的系数,因子F2在x11、x6、x12、x15上的系数较大,F3在x17、x9、x16上系数较大,F4在x14、x13上系数较大,F5在x1、x2上系数较大,F6在x10、x9、x19上系数较大,F7在x4、x3上系数较大。因此可以得出,F1大体对应于前述的生态绩效指标,F2大体对应于技术创新指标,F3大体对应于社会绩效指标,F4大体对应于组织发展指标,F5恰好对应于组织运行指标,F6、F7大体对应于社员收益和运营活动指标。

4.计算各因子得分及合作社绩效评价综合值

在软件中运用回归法计算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本文记D1、D2、D3、D4、D5、D6、D7分别是各个合作社在因子F1、F2、F3、F4、F5、F6、F7上的得分,则可由如下方程组得到如表4所示的各个合作社在每个因子上的得分。其中x1、x2、x3、…、x20为各项指标经过标准化之后的数据。前面的系数为相应的因子得分系数。

D1=0.107x1+0.009x2-0.108x3+…+0.226x20

D2=-0.096x1-0.064x2+0.102x3+…-0.001x20

D3=0.027x1+0.000x2+0.028x3+…+0.004x20

D4=-0.035x1+0.503x2-0.184x3+…-0.037x20

D5=0.573x1-0.127x2+0.350x3+…+0.021x20

D6=-0.032x1-0.059x2+0.005x3+…+0.029x20

D7=-0.034x1-0.132x2+0.090x3+…+0.043x20

表4 各个合作社在7个因子上的得分

最后,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7个因子的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出每个合作社的绩效评价综合得分A2,如表5所示。

从表6可以看出,在信息熵法下排名前三的合作社代号为1、4、8,因子分析则为1、4、9,可以看到排名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样,排在后三位的合作社的排名在两种方法下的变动也不明显。两种方法得到的最终排名变动差异并不显著,通过两种确定权重的评价方法的相互验证,说明指标体系还是合理可行的,得到的结果应该是具有一定效度的。另外,根据实地调研了解到的各个合作社的真实情况,与这个排名也基本上是一致的。可以认为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大体上适用于雅安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表5 因子分析法得到的合作社绩效评价综合得分

(三)两种方法结果对比分析

将两种方法得到的绩效评价综合得分进行比较分析,具体见表6。其中,排名B1为按照信息熵法计算得到的排名,B2为根据因子分析法得到的排名。

表6 合作社绩效评价综合得分排序和比较

六、讨论

首先,从绩效评价综合得分来看,信息熵方法下的综合得分平均为0.216 4,因子分析为0.261 7。可以明显看出,23个合作社综合得分在平均分上下浮动,差距不大,这说明大多数合作社尚处于初建和发展阶段,并没有太大的两极分化现象,总体的绩效水平处于中等或者偏下的水平。这与实地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相符合,大多数合作社成立的时间在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之后,正处于发展阶段,绩效水平差距不大。因此,对这些合作社进行绩效评价,十分有利于它们的健康发展。

第二,从信息熵法中确定的各指标的权重(见表2)来看,权重较大的指标有C7(技术创新研发投入)、C16(带动当地非社员农户数)和C11(社员与合作社交易额),说明这三个指标对合作社绩效的高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也可以在因子分析中得到验证,这三个指标分别包含在技术创新、社会绩效与社员收益三个二级指标中,分别对应(技术创新)、(社会绩效)、(社员收益)这三个因子,从表4所示的因子得分可以明显地看出,排名前三的合作社在这三个因子上的得分相对比较高。

第三,在因子分析中,因子(生态绩效)与(技术创新)的方差贡献率比较高,这说明生态绩效与技术创新是重要的评价指标,这也验证了一些文献中对这两个指标重要性的阐述。另外,我们可以看到排名前三位的合作社,它们都在因子(社会绩效)与(组织运行)上得分较高,然而,排名位于后三位的合作社在这些指标方面的得分就偏低,可以得出社会绩效与组织运行也是重要的绩效评价指标。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雅安市各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处在发展阶段,未来的绩效水平会有较大的提升。同时,技术创新、社会绩效与组织运行这三个指标,相对于其他二级指标来说,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尤为重要。因此,地方各级政府可以在以下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扶持和指导。

首先,引导合作社管理者在技术上加大投入,与高校建立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研究开发质量更好的农产品,学习新的种殖和养殖技术,并且对做出重大科技贡献的合作社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合作社带动更多的周边非社员农户,给予非社员与社员一样的培训和支持;监督合作社严格按照民主控制的原则治理合作社,按交易额(量)合理分配合作社的盈余。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农业厅.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体系初探[J].农村经营管理,2008(10):31-35.

[2]范远红,杨贵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研究范式解析[J].经济纵横,2011(10):58-61.

[3]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体系及其验证[J].农业技术经济,2009(4):11-19.

[4]黄胜忠.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及其绩效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3):65-73.

[5]赵佳荣.农民专业合作社“三重绩效”评价模式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2):119-127.

[6]刘滨,陈池波,杜辉.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度量的实证分析——来自江西省22个样本合作社的数据[J].农业经济问题,2009(2):90-95.

(责任编辑代应)

猜你喜欢
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子分析
破解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 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创新: 案例剖析
西部金融(2016年8期)2016-12-19 12:54:07
隆阳区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思考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二胎概念股投资价值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23:35:01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8:54:42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16:58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17:42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39:59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人民论坛(2016年14期)2016-06-21 10:24:49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