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千秋凭道传

2016-01-11 07:23:48武少民
当代人 2016年11期
关键词:庙堂千秋斜阳

武少民?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陆游,少时就有建功封侯的梦想,年老时听着窗外的夜雨,走入梦里的,依然是铁马冰河,让人为之叹惋。他有一首诗《小园》,其中有一句:“骏马宝刀俱一梦,夕阳闲和饭牛歌。”刀光剑影已黯淡,战地春梦也无踪,剩下的只是平常岁月,炊烟、斜阳、村庄、牧童……这一切意象,恍若胡乱铺陈的水彩,嫁接在另外的时空里,与他的所思所想,始终不能重合。正是这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无奈,让他的诗歌多了悲慨,添了豪情。

在中华文脉中一以贯之的道究竟是什么?是“居庙堂之高則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家国情怀,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慷慨意气,是“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坚忍不拔……

有着南宋一代文宗之称的刘克庄,因咏《落梅》诗得罪朝廷,闲废十年。他在《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词中说:“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边关战事已不关己,庙堂运筹亦不再闻,闲云野鹤的日子,就得过且过吧;大有“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的意味,可掩藏在心底的落寞,一样在文字间显现出来。这不经意间的叹息,让人深深感受到他们心底埋藏的家国情怀。

古往今来,书生报国,寸心容天下,忠贞见笔端。而在家天下的王朝中,期望建功立业的人,往往拘限于帝王、时局,一步棋错,步步皆输。赵翼有诗曰:“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而正是这些不得意的遭际、坎坷的浮生,让他们留下了名传千古的文章。

笔底波澜,自有千秋。诚如魏文帝曹丕的《典论·论文》所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这位智略过人的帝王,留在皇皇史册中的声名,恐怕多半得益于看似“小道”的文章吧。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这句宋词,虽然消极,却写出了文人心曲。无论怎样怀才不遇,落魄潦倒,都少不了对国家的忧思,都忘不了江湖庙堂之间的路,这或许就是千秋文脉传承的基因所在。

猜你喜欢
庙堂千秋斜阳
咏兰
斜阳巷里
当代人(2022年9期)2022-09-27 12:13:46
卷韵千秋
宝藏(2021年10期)2021-11-22 07:30:30
竹之韵
卢迈行走在“庙堂”与“江湖”之间
从江湖到庙堂:风电产业一线深度调研与价值发现(下)
能源(2018年10期)2018-12-08 08:02:46
千秋默对
宝藏(2017年7期)2017-08-09 08:15:17
最难办的一件事
怕黑千秋叶工作室
庙堂与山林──朝野皆适
学语文(2015年3期)2015-03-01 00: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