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梅
(镇江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 江苏 镇江 212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呼吸科的常见病。此病患者常合并有Ⅱ型呼吸衰竭。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慢阻肺和Ⅱ型呼吸衰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最新的临床研究发现,用无创呼吸机对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提高其动脉血氧分压的水平,缓解其二氧化碳潴留和呼吸困难的症状[2]。为了进一步探讨用无创呼吸机对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笔者选取我院于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3例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了以下研究,现报告如下。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3例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53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Ⅱ型呼吸衰竭和慢阻肺的临床诊断标准[5]。按照随机方案将这53例患者分成试验组(27例)和参照组(26例)。在试验组的27例患者中,有男性17例,女性10例。他们的年龄在50岁至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2±2.4)岁。他们的病程在3年至2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8.4±2.3)年。在参照组的26例患者中,有男性15例,女性11例。他们的年龄在51岁至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1±2.5)岁。他们的病程在3.5年至2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8.3±2.2)年。这两组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 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他们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为参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进行常规治疗的方法是:1)使用止咳平喘药对患者进行治疗。2)使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3)使用普米克令舒和异丙托溴铵对患者进行治疗。
1.2.2 在使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的基础上,为试验组患者加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方法是:1)使用呼吸面罩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并将呼吸机的运行模式设置为S/T模式,将初始氧流量设置为5L/min,并逐渐将氧流量降至2L/min。2)将患者的呼吸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2~18次之间,将其血氧饱和度控制在90%以上。
1.3 观察指标[4]1)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PH值、心率和呼吸频率。2)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的水平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8.0软件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的对比 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的水平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的水平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水平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的对比 ( ±s)
表1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的对比 ( ±s)
组别 动脉血氧分压的水平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水平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n=27) 50.2±8.8 84.8±9.9 68.3±5.9 41.9±7.2参照组(n=26)51.4±8.6 70.2±7.8 67.4±5.6 45.2±3.5 P>0.05 <0.05 >0.05 <0.05
2.2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PH值、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对比 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PH值、心率和呼吸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者的血PH值、心率和呼吸频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PH值、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对比 ( ±s)
表2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PH值、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对比 ( ±s)
组别 心率(次/min) 呼吸频率(次/min) 血PH值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n=27) 132.7±21.8 101.8±13.2 28.7±4.3 20.6±5.4 7.32±0.01 7.44±0.12参照组(n=26) 131.2±22.6 108.2±12.4 27.3±3.6 22.7±4.2 7.31±0.02 7.39±0.11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PH值、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的水平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水平相比差异不大。在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者的血PH值、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的水平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水平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这一结果与罗战云、李志平[5]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用无创呼吸机对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很好,可有效地提高其动脉血氧分压的水平,缓解其二氧化碳潴留和呼吸困难的症状。
[1] 赵鑫.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4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4):59-60.
[2] 杜鹏.BiPAP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3,(4):424-424,425.
[3] 沈宏韬,顾雪峰,邵传利,等.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2):218-219.
[4] 刘红菊,吴小侠.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6):41-42.
[5] 罗战云,李志平.纳洛酮联合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69例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8):1784-1784,1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