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留存 李香芬 李富建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 河南 郑州 450015)
骨关节创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骨关节是人体进行运动与持重等活动的重要部位。使用X线平片技术诊断骨关节创伤方便、快捷,可为临床医生诊治患者的疾病提供基本信息,但使用该方法诊断复杂性骨折与隐匿性骨折时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的情况[1]。CT(Computed Tomography)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具有扫描时间短、图像清晰等特点。使用16排螺旋CT技术诊断骨关节创伤可清晰地显示出微小的骨关节骨折的情况。为此,我院对近几年收治的65例骨关节创伤患者使用16排螺旋CT技术进行检查,并将其使用16排螺旋CT技术诊断骨关节创伤的结果与其使用X线平片技术诊断骨关节创伤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5例骨关节创伤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经手术被确诊为骨关节创伤。在这些患者中,有肩关节骨折患者20例,有肋骨骨折患者8例,有盆骨骨折患者14例,有四肢骨折患者13例,有脊柱骨折患者10例。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22例;其年龄为17~76岁,平均年龄为(41.2±2.42)岁。导致这些患者发生骨关节创伤的原因是从高处坠落、摔倒、交通事故等。
1.2 方法 对这些患者使用X线平片技术进行检查,具体的方法是:对这些患者有外伤的部位、持续性疼痛的部位、有压痛或活动性疼痛的部位拍摄X线平片。在拍摄X线平片时,选择高毫安、低千伏的模式对其受伤部位进行长时间、多角度的拍摄,确保X线平片层次分明。对首次拍摄未发现骨折的患者,从关节内等角度再次为其进行拍摄X线平片。对这些患者使用16排螺旋CT技术进行检查,具体的方法是:将16排螺旋CT机的管电压设置为125 kv,将管电流设置为25~390 mA,将螺距设置为1.41∶1,将扫描速度设置为0.5 s/圈,将层厚设置为6 mm。对这些患者有外伤的部位、持续性疼痛的部位、有压痛或活动性疼痛的部位进行扫描。将扫描获得的数据传输到工作站中,进行图像重建[2]。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相关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这些患者使用X 线平片技术诊断骨关节创伤的结果显示,有56例患者发生了骨关节创伤。这些患者使用16排螺旋CT技术诊断骨关节创伤的结果显示,有65例患者发生了骨关节创伤。在这65例骨关节创伤患者中,有20例患者发生了肩关节骨折,其中有肱骨颈骨折患者6例,有肩胛骨骨折患者10例,有肩锁关节脱位患者4例;有8例患者发生了肋骨骨折,其中有多根肋骨骨折患者3例,有肋骨颈骨折患者2例,有单根肋骨骨折患者3例;有14例患者发生了盆骨骨折,其中有盆骨粉碎性骨折患者6例,有髋臼骨折患者5例,有坐骨骨折患者3例;有13例患者发生了四肢骨折,其中有踝关节骨折患者7例,有尺桡骨骨折患者4例,有髌骨骨折患者2例;有10例患者发生了脊柱骨折,其中有腰椎压缩骨折患者5例,有胸椎压缩骨折患者3例,有椎弓峡部裂患者1例,有腰椎爆裂患者1例。这些患者使用16排螺旋CI技术诊断骨关节创伤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其使用X线平片技术诊断骨关节创伤的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这些患者使用X线平片技术和16排螺旋CT技术诊断骨关节创伤的结果(n/%)
使用传统的X线平片技术为受伤部位结构复杂的患者诊断骨关节创伤时,X线平片上会出现重叠的影像。加之患者受伤后骨关节变形,感到剧烈的疼痛,不愿配合进行检查。这就大大增加了使用X线平片技术诊断骨关节创伤的难度。使用16排螺旋CT技术诊断骨关节创伤时,不需要患者保持特殊的体位,扫描的速度较快,在检查的过程中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根据CT扫描获得的数据对患者扫描部位的图像进行多层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formation,MPR)及表面阴影遮盖成像(surface shaded disply,SSD)后,能将骨关节创伤患者受伤的部位、类型等情况立体化地呈现出来,使临床医生能够直观、精准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为其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2]。
对患者扫描部位的图像进行MPR后,可以显示出患者关节内小骨片的位置、骨折线的走向、骨块移位的情况、周围关节腔内积血的情况、软组织内血肿的情况[3]。对患者扫描部位的图像进行SSD后,可将患者受伤的部位立体、全面地展现出来,有助于临床医师了解患者关节面裂隙、塌陷的情况。在此基础上,使用VR(Virtual Reality)技术对图像进行旋转与分割,能使临床医生从多方位观察、分析图像[4]。
综上所述,使用16排螺旋CT技术诊断骨关节创伤的效果准确率高,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清晰、精准、全方位的图像,有利于其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1]杨忠保.用16排螺旋CT诊断骨关节创伤的价值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1):145-156.
[2]刘春云.16排螺旋CT诊断外伤性骨关节创伤56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47):367-381.
[3]谭万亮.16排螺旋CT在外伤性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224-232.
[4]潘俊海,何平.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髋膝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J].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2):1291-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