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时间段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

2016-01-10 09:51:33孙广卫司马国忠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0期
关键词:血肿例数微创

孙广卫 司马国忠 唐 勇

(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江苏 丹阳 212300)

高血压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在长期患病的情况下发生的一种脑实质性出血的情况。这种情况极其危险,该病患者及其家属若对脑出血的认知程度不足,或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则会大幅提升该病患者的病残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临床上常采用手术疗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这使得该病患者的死亡率有下降的趋势[1]。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常用术式,具有微创、高效、易操作及治疗效果好等优点[2]。众所周知,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的10min~6h内,其脑内的血肿面积会扩散至最大,并且会同时存在脑组织水肿的情况。因此,在如何选择手术时机方面,目前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当在患者脑内血肿量较大时及时为其进行手术治疗,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较晚为患者实施手术的安全性更高[3]。在本次研究中,为了对比分析在不同的时间段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4月~2016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34例,女性患者有26例,其年龄为29~77岁,平均年龄为(45.26±2.14)岁。这60例患者在入院时的脑内血肿量为40~100mL,平均脑内血肿量为(45.37±3.28)mL,其GCS评分为4~14分,平均GCS评分为(7.42士2.16)分。我们将发病后48h~96h之内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30例患者设为对比组,将发病后48h以内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30例患者设为治疗组,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①检查结果符合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发病至入院的时间在4h以内的患者。③预计生存期限>1个月的患者。④无感染或慢性病的患者。

1.2 方法 为对比组患者在发病后的48h~96h之内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为治疗组患者在发病后的48h以内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具体方法是:①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②在CT机的辅助下对患者的脑内血肿进行定位,然后选择距离其脑内血肿最近的位置作切口。③充分暴露切口处的颅骨,并对此位置进行钻孔操作,然后迅速将血肿排空针导入孔内。④用负压吸引器多次定量地吸出患者脑内的血肿,并将血肿经引流管引流至患者的体外。⑤对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缝合处理。⑥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要视情况对患者进行降颅内压的治疗,以保持其血压的稳定。同时,医护人员还要视情况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及抗生素等药物为患者进行辅助治疗[4]。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1.3.1 近期疗效的判定标准 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观察其脑内血肿的清除情况。脑内血肿清除情况的判定标准分为全部清除、部分清除和未清除三个等级。血肿的清除率=(全部清除例数+部分清除例数)/总例数×100%。

1.3.2 远期疗效的判定标准 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参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进行评价:①I级:患者可完全生活自理。②Ⅱ级:患者可勉强做到生活自理。③Ⅲ级:患者不能完全做到生活自理,需依靠家人的帮助。④Ⅳ级:患者的意识清晰,但只能卧床休息。⑤Ⅴ级:患者呈植物人状态,或死亡。病情的好转率=(I级例数+Ⅱ级例数+Ⅲ级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并采用T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的比较 经过为期1个月的随访,治疗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为92.4%,对比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为74.0%,治疗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远期疗效的比较 术后经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得知,治疗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为76.7%,其死亡率为3.4%;对比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为65.0%,其死亡率为21.0%。治疗组患者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远期疗效的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高发病,并且男性患者的人数多于女性患者。研究证实,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非外伤性的脑实质自发出血的现象,其诱发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气候多变、患者的血压快速升高等。气温的骤降及血压的快速上升均会增加患者心脏和大脑的循环血量,从而加重其心脏和大脑的负荷[5]。其脑血管的负荷一旦超出其所能承受的范围,就会发生血管爆裂的情况,引发脑出血[6]。目前,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的年龄、发生脑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保守疗法、手术疗法等)对其进行治疗。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微创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首选微创术式。与以往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具有手术创口小、能快速消除血肿、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速度较快等优点。有研究认为,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提高其血肿清除率及远期临床疗效的关键。大多数学者认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的初期阶段(48h以内),其脑组织中的血肿面积会扩散至最大,并且会同时存在脑组织水肿的情况,此时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危险性较高;而在该病患者发病的晚期阶段(48h~96h之内)为其实施手术的安全性较高,但是会因受到颅内压升高、脑缺氧等情况的影响,使手术的效果降低[7]。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这60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经对其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治疗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治疗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治疗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其发病后的48h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刘宏浩,王少雄,黄程,李毅毅.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分析研究[J].重庆医学,2014,22:2925-2927.

[2]康绍军.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选择与疗效相关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20:165-166.

[3]王辉军.手术时机选择对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3:103-104.

[4]韩建立,胡分彩.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间的选择对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01:85-86.

[5]马更平,康全利,陈善文.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03:52-54.

[6]高映熙.观察手术时机选择对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影响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4:5001+5004.

[7]王阳.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54-155.

猜你喜欢
血肿例数微创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基层中医药(2020年4期)2020-02-13 11:54:49
更正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