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子宫肌瘤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效果对比

2016-01-10 04:01:36张爱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2期
关键词:肌瘤开腹出血量

张爱红

(江苏省洪泽县妇幼保健院 江苏 洪泽 223100)

子宫肌瘤是妇科的常见病,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在育龄女性中,子宫肌瘤的发病率约为20%-50%。子宫肌瘤大多呈白色,其外部有包膜覆盖,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分界明显。在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主要为药物疗法与手术疗法。开腹手术疗法在治疗数目较多、体积较大及病灶所处部位特殊的子宫肌瘤时效果较好。但是,该疗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易引起切口感染、局部组织粘连等术后并发症,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疗法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对比分析了对子宫肌瘤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患者均为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经B超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被确诊为子宫肌瘤,均排除了发生子宫颈或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可能。这些患者的年龄为24-40岁,平均年龄为(33.0±5.0)岁。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2.0±5.5)岁,其子宫肌瘤的直径为3.5-7.0cm,平均直 径 为(4.5±2.0)cm。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3.0±4.0)岁,其子宫肌瘤的直径为3.0-7.0cm,平均直径为(4.3±1.7)c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对其进行阴道B超检查,确定其子宫肌瘤的大小、数目和位置,排除其发生恶性病变的可能。在术前对两组患者进行必要的肠道准备。然后,对实验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是:使患者取膀胱结石位,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及复合麻醉[2],在其腹部制造二氧化碳气腹,将气腹的压力控制为10-13mmHg。在患者脐部的上缘1cm处做一个横切口,置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对其盆腔进行探查。将6U的垂体后叶素注射液(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31022259)与2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20056626)混合,在患者的子宫肌瘤与子宫肌层之间进行注射。用电针将子宫肌瘤的包膜切开,完整地剥离瘤体,对创面进行双极电凝止血处理,在镜下用可吸收肠线进行缝合[3],最后在手术切口涂敷玻璃酸钠注射液(上海景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20000643)。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是:使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根据其子宫肌瘤所在的位置做相应的手术切口,切开其腹壁,在暴露其子宫后切除其子宫肌瘤,逐层缝合手术切口,关闭腹腔。

1.3 疗效评定标准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对比分析其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03收集本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在术后均病愈出院。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均较短,其术中的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有1例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疼痛,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肠梗阻,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盆腔粘连,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性功能障碍。在实验组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盆腔粘连的并发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的分析(±s,%)

表1 对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的分析(±s,%)

分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手术的时间(min)术中的出血量(ml)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h)住院的时间(d)发生并发症的情况(n,%)对照组90.75±18.64350.72±65.8523.28±6.608.00±2.3210.25%实验组74.25±16.09207.25±55.8315.33±4.725.50±1.342.5%P值<0.05<0.05<0.05<0.05<0.05

3 讨论

研究发现,子宫肌瘤的发病与患者体内孕激素和雌激素的分泌异常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与晚育、未生育、在妊娠期服用雌激素及遗传因素等均有一定的关系[4]。子宫肌瘤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其瘤体的大小、位置、数目、形状及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的情况。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性小、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目前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5,6]。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均较短,其术中的出血量较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与进行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对子宫肌瘤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可显著缩短其手术的时间,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其术后康复的速度。

[1]张志英,张继红,张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6):88-89.

[2]胡淑瑞.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29-130.

[3]孙秀萍.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科学,2015,5(2):70-71.

[4]殷素华.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对比观察[J].微创医学,2015,10(1):104-105.

[5]林建国,何恒君.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近期临床疗效及组织损伤程度观察[J].河北医学,2014,20(8):1256-1257.

[6]胡道琴.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8):26-27.

猜你喜欢
肌瘤开腹出血量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