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力量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改革中的思路探讨

2016-01-04 12:09:53陈杰张家群张宝玉
青春岁月 2015年23期
关键词:核心力量思路篮球

陈杰 张家群 张宝玉

【摘要】核心力量训练是近年来体能训练中的热点,已成功运用在运动训练学领域,其功效也同样适用于学校体育教学。本文以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为例,围绕核心力量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中运用的思路进行探讨,旨在为高校篮球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力量;篮球;教学;思路

随着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和效果逐渐被广大学者认可,核心力量被也被逐步从竞技领域引入到学校体育中。目前核心力量训练在高校中的研究仅处于尝试阶段,也被多数学校作为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亮点进行推广。但是,鉴于竞技训练和学校体育训练目的的差异,核心力量训练在学校中运用的思路和策略也必将有所不同和偏重。所以,如何更加有效的将核心力量训练运用于高校体育教学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核心力量训练的界定

核心力量的训练,就是对核心区肌肉的训练。核心区的界定目前并未形成一种共识,一直在争论中,但普遍来讲,核心区是指针对整个躯干的肌肉,包括盆骨部位的肌肉以及深层小肌肉群。核心力量与传统腰腹肌力量的概念是不同的,核心区所包含的肌肉群范围更广,包括了除腰腹肌之外的盆骨肌肉群和深层的小肌肉群。从核心区肌肉的功能来讲,核心区的力量训练不仅要发展核心区肌肉的体积和力量,而且能有效的帮助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平衡,对上、下肢肌肉群的力量起着传递、稳定、整合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力量传递中能量的损耗。

二、核心力量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改革中侧重点分析

1、形成完整“动力链”,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篮球技巧

“动力链”原理是核心力量训练理论基础之一,它强调了力量在人体内肌肉传递的整体性,强调核心区肌肉在力量传递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在整条动力链中,“弱链”的存在,会影响力量传递,最终造成力量的损耗和浪费。在传统篮球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比较注重对四肢的训练,但篮球是一项需要身体对抗的、需要全身协调发力的项目,仅仅发展四肢力量是不够的。在对抗中保持平衡,在对抗中做急停急起、跳跃滞空、后仰投篮等动作,必须要求上、下肢肌肉群和核心区肌肉群以及深层小肌肉群的协同发力才能达到。在这一整条肌肉链条上,任何“弱链”点,将影响动作的完成,甚至不能完成。在实际教学中,影响学生完成技战术动作的主要因素就是核心力量的不足,所以,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引入核心力量训练,能有效地辅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篮球技巧。

2、发展核心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运动损伤

篮球教学和比赛中极易出现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比如扭伤、撞伤等,其中主要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动作不合理、不协调、身体不平衡造成的。核心力量训练能通过提高核心区肌肉与其他肌肉群间的协调配合、平衡等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运动损伤,降低学生受伤的概率。除此之外,另外一个主要造成运动损伤的因素是疲劳,核心力量在全身的力量传递中,主要起到承上启下、整合、传递的作用。核心力量的完善,能很好的降低力量在传递整合过程中的损耗,使练习者更加轻松地完成既定技术动作,在一定地程度上减少疲劳的程度和时间。

3、引入新型的教学器材,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

新训练理念的引入往往伴随着新器械的产生,核心力量训练的引入,带来了瑞士球、悬吊绳,重力球、绳梯等一系列新型的训练器械。这些新器械多数能营造一种不平衡的训练环境,将力量练习、技术训练与真实的比赛状态结合了起来,使练习更贴切比赛,避免学生练习与竞技比赛的脱离。同时,每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任何一种新器材,均能产生不同的教学方法。每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任何一种新器材,均可以相互进行交叉,不仅可以引用现有的一些新方法和内容,更可以形成许多未定型的训练内容和方法,从理论上讲,只要经过实效检验,可以极大地丰富和充实高校篮球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篮球教学中运用核心力量训练的思路探讨

1、核心力量训练应与传统力量训练相结合

核心力量训练的引入,并不是要摒弃传统力量训练的内容,而是与传统力量训练相结合。核心力量训练主要是针对核心区力量的训练,强调身体的协调性,注重力量传递中的整合。但是篮球项目是以跑、跳、投为主要运动方式的,四肢力量的训练尤为重要,从训练针对的肌肉来讲,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训练基本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从力量训练的效果来讲,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训练的完美结合能产生“1+1>2”的效果。核心区肌肉力量的提高,不仅能有效地整合上肢、躯干和下肢力量的传递,而且会降低力量在传递过程中没有必要的损耗;核心力量的提高,能使学生具有强健有力的躯干力量,能使学生在篮球激烈的身体对抗中有更加稳固的重心,从而减少四肢由于重心不稳而造成的力量损耗,也能使力量传递的更加流畅和快捷,来达到提高篮球教学效果的目的。

2、核心力量训练应穿插于技战术教学,可以体现在教学的任何阶段

核心力量训练属于力量训练,通常会出现在体育课的素质练习阶段。按照正常的教学程序,力量训练安排在课的结束阶段的身体素质练习中,不仅符合教学规律,而且能避免力量训练结束后会影响技战术的教学。但核心力量也存在自身的特点:首先,核心力量需要结合部分专项“动作”来提高篮球运动能力,就是说,核心力量会通过结合某种篮球技术动作来进行练习,这与篮球中技战术教学有交叉的部分,为避免重复,提高效率,核心力量训练可以穿插于技战术教学中。其次,核心力量训练通过采用不平衡状态下的训练,更是弥补传统力量训练中忽略的小肌肉群和深层肌肉群进行练习,训练的强度普遍不大。在教学中合理地安排核心力量训练的内容,不会造成学生的肌肉提前疲劳,不会影响正常的篮球教学。所以,在教学的任何阶段,均可合理地安排核心力量训练。

3、核心力量训练须结合篮球专项特点

核心力量训练要结合篮球专项特点,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核心力量训练的内容和方法要针对篮球技术所涉及的所有肌肉进行参考和设计。核心力量训练基本适合所有的体育竞技项目,在现有的核心力量训练资料中,可供参考的训练较多,但不同地体育项目,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和内容对身体有益,但很有可能不符合篮球发力特点,而使核心力量训练的结果不具有实效性。比如,游泳和篮球中核心力量就不具有相通性。二、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和内容的使用要符合高校篮球教学的特点。核心力量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中,主要目的是辅助学生快速掌握技战术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首先,在不稳定的状态下或特定环境下的核心力量训练,学生兴趣增大但动作难度也加大,需要学生对技术动作加深理解(比如在加重球的状态下进行投篮技术动作的教学)。其次,无论是悬吊的、还是不平衡器械训练下的训练,都是学生在掌握正确技战术的前提下,不断尝试进行篮球标准动作的强化训练。

综上所述,在篮球教学中加入的核心力量训练,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学生的掌握篮球技战术的能力,降低运动损伤产生的几率,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作为高校体育教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核心力量训练在篮球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意义,合理地引人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和内容,并不断在篮球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和反馈,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技战术水平和身体素质。

基金项目:湖北理工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13B37)

【参考文献】

[1] 王卫星, 李海肖. 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30(8):1119-1121.

[2] 宋旭峰, 赵焕彬. 篮球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C]. 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

【作者简介】

陈杰(1980—),男,湖北谷城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湖北理工学院体育部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核心力量思路篮球
不同思路解答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NBA特刊(2018年14期)2018-08-13 08:51:50
篮球
幼儿100(2018年13期)2018-05-11 05:34:49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冰壶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与擦冰稳定性关系的研究
关于核心力量训练在游泳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试探核心力量对技术动作经济性的影响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1:17:06
浅谈足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26:09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