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超薄化纤布料防钻绒工艺的探索

2016-01-01 00:00:00王雪平刘青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3期

摘 要:近几年,市场上比较流行超轻薄面料的羽绒服,这种款式的羽绒服重量很轻,携带比较方便,但是它的缺点是经常会有钻绒的现象出现,为了防止出现钻绒,需要运用染色、定性与轧光三道工序共同进行,让面料在制作过程中可以达到防钻绒的效果。作者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超薄化纤布料防钻绒的工艺,从而提高布料的防钻绒性能。

关键词:超薄羽绒服;防钻绒;研究

引言

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人们也随之开始改变穿着习惯,选择简单轻便的超薄羽绒服,这种羽绒服既柔软又保暖,采用纤维面料制作而成,但是它比较容易钻绒,如果仅使用轧光技术则会影响纤维面料的透气性,为了改善这个问题,目前采用染色、定性与轧光三种工序同时进行的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面料的光泽度,还可以填补纤维空隙,达到防钻绒的效果。下面我们就针对钻绒现象运用实验的方式来研究超薄化纤布料的防钻绒技术。

1 实验操作分析

1.1 实验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如果运用显微镜观看,就可以看到没有经过轧光的化纤布料是不平整的,而且化纤之间还有缝隙存在,如果光泽度比较低,则化纤的缝隙就会有羽绒钻出。经过轧光处理后,化纤布料就会比较平整,这样既可以提高光泽度又可以达到防钻绒的效果。不过,超薄化纤布料的纤维比较细,即使经过碾压但还不能完全填补纤维之间的空隙,所以,仅用轧光技术来改善防钻绒效果作用并不太大。对于布料来讲,它的柔软程度在很大程度上都与纤维的F数和捻度有关,F数越大,纤维就会越细,同时布料就会相对柔软。

1.2 原料及检测方法

在此次实验中,我们选择的布料为尼龙坯布,其中门幅为1.6m、380T、22.2dtex、24f。所选择的化学试剂为:丙三醇、DSS平滑剂、Mgcl2.

对布料柔软度的测试方法为:把样品布料剪裁为5cm×20cm的样条,整理平整后放在桌面边缘,用均匀的速度沿样条长度方向向桌面外推出,在推出的过程中每0.5cm停顿30秒,把样条的前端向下弯曲直到与桌面垂直时,样条弯曲部分的长度则表示涂层织物的柔性,如果长度变短则说明该布料的柔软度比较好。

2 实验分析

2.1 纬线弯曲程度对布料防钻绒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用5%的丙三醇,10%的平滑剂和1%的Mgclz来改变定型的门幅,在改变的同时还需要根据轧光的温度与布料的干燥度来控制轧光过程中的回缩率,在加工过程中,如果回缩率变大,则纬线的弯曲程度就会变大,同时钻绒的数量就会减少,这样可以很好的填补纤维之间的缝隙,从而达到防钻绒的目的。但是在加工过程中回缩的比率不能太大,如果太大就必须要增加轧光的温度,这样就会改变纤维的分子性能,从而使布料变硬。

2.2 丙三醇的用量对布料的影响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需要掌控好丙三醇的用量,它的加入对布料的温度、光泽度与柔软度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增加丙三醇的浓度,则轧光的温度与布料的光泽度都会相应提高,但是如果丙三醇的用量超过10%,则轧光的温度会迅速升高,从而影响布料的光泽度。针对本次实验尼龙布的样品来说,如果轧光温度超过二百摄氏度后,即使添加丙三醇也会对布料的柔软度造成一定的损坏。

2.3 平滑剂的用量对布料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增加平滑剂的用量,则会对布料的防钻绒性能、光泽度与柔软度产生一定影响,主要原因是平滑剂可以让纤维的细丝之间更加容易滑动,从而使纤维在压力的作用下逐渐分散,纤维分散后则会进一步提高布料的柔软度。另外,在碾压纤维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防钻绒性能,还可以增强布料的光泽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平滑剂的用量超过15%后,就会体现不出布料的光泽度、柔软度以及钻绒数量所要达到的效果,并且还会增加布料的总体质量,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能使用过多的平滑剂。

3 超薄化纤布料防钻绒的建议

通过以上我们对防钻绒实验的分析,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如何提高布料的质量及如何减少布料防钻绒的现象。

3.1 通过气流冲击加强对布料钻绒性的研究

在对化纤布料进行实际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羽绒服布料的穿着过程进行研究,在研究的同时需要考虑空气中的压力范围,以此来确定空气压力及气流冲击范围,这样就可以满足对羽绒服布料的要求,从而使布料的钻绒现象进一步减少。

3.2 提高布料的缝制质量

在缝制布料的过程中,要定期对缝制工人的缝制质量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有钢针型号、钢针形状、针距及缝纫线的种类和细度等。这种考核制度不仅可以提高布料的缝纫质量,还可以进一步加强羽绒服布料的防钻绒性。

3.3 加强对羽绒的控制

近几年,由于禽流感的现象比较严重,鸭绒与鹅绒的价格相比之下都有所提高,甚至有些地方会出现有价无市的情况。羽绒价格的直线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贸易商的利润,在高利润的带动下贸易商会进一步调整羽绒服的原料,这些都会给羽绒服的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羽绒的控制,进一步提高羽绒的内在质量。

3.4 运用密封缝制技术减少针眼钻孔

目前,国内有相关企业在缝制羽绒制品的过程中采用密封缝制的高新技术,这种技术解决了羽绒制品针孔漏绒的问题。现在比较常用的缝制技术会让车缝的针孔与羽绒填充料之间因没有阻隔而出现漏绒现象,这样不仅会影响产品的质量,还会影响商家的销售状况。

密封缝制的新技术所采用的缝制工序有18道,它主要是运用特殊的环保渗透胶将羽绒制品的针孔完全锁住,让羽绒的绒丝无孔可钻,从而使羽绒制品达到轻柔、舒适、防钻孔的目的。这项技术将是羽绒制品行业中的重大变革。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我们对超薄化纤布料防钻绒工艺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只有同时运用染色、定性与轧光三道工序,并反复进行回缩与拉伸,才可以有效防止羽绒制品出现钻绒现象。不过在羽绒制品防钻绒工艺上所涉及到的因素还有很多,因此,希望在今后的实验中可以探索出更完美的技术,从而更好的控制钻绒现象的发生,进一步满足客户与消费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苏晓春,谢莹,郑小禾.杭州羽绒服劲吹“轻薄”风[N].中国国门时报,2011-12-22(3).

[2]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一种轻薄抗静电防风织物及其生产方法:中国,10270173.1[P].2013-3-13.

[3]江苏圣华盾服饰有限公司.一种透气性拒水拒油涤棉面料的制备方法:中国,10238431.7[P].201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