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深入推进,在县乡村三级实现广播网络的建设,是促进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对实现县乡村三级广播建设的途径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促进广播网络的完善。
关键词:县乡村三级广播;农村广电建设;方法
引言
有线广播的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农村广播网络的建设。由于有线电视的发展不断崛起,对有线广播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广播入户率不断下降,农村有线广播建设更是受到多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基层的干部对农村广播建设的意识越来越强烈,意识到广播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积极加强对县乡村三级广播网络建设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县乡村三级广播网络建设工作不断顺利推进,满足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听广播、用广播的愿望。
1 广播网络现状
县乡村三级广播网络的建设,是促进农村地区广播建设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原来的有线广播系统中,县级广播工作正常,各个频段也可以实现有效的覆盖,各种广播设备也比较先进,乡镇广播室存在,但设备基本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品,老化现象比较严重,但是村级广播室部分存在,各种基础的设施设备基本是损坏的,广播线路除了一些村有维护之外,其他很多村的广播线路都只是一个摆设,不能使用。这是当前县乡村三级广播网络的一个基本现状,是很多地区都存在的现象。随着近两年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推进工作也不断加速,有线电视网络蓬勃发展,已实现全县各乡镇的联网和基本实现行政村、自然村的联网,但是有线电视的发展对广播网络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很多用户选择了有线电视,从而忽视了广播。广播作为一种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相比于电视而言,成本要低,对于一些农村地区而言,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针对当前广播电视在农村发展过程中的推进现状可以发现,广播网络受到的损坏较大,必须要加强对广播网络的恢复,从而才能促进广播事业的发展。针对当前有线电视的推进情况,可以在有线电视信号中插入县、乡、村三级调频广播信号,恢复广播网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恢复广播网的时候,应该要做到县乡村三级的联动,带动有线广播的全面发展。
2 县乡村三级广播网的发展途径
2.1 加强对县乡村三级广播网建设的重视
县乡村三级广播网的建设,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当前广播电视发展过程中对有线电视入户的重视程度较高,忽略了有线广播的建设,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应该要积极加强对有线广播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强对三级广播建设的有效推进,从而使得各地能够形成一个全面的三级广播网络,并且能够加强对广播网络的管理,促进各种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
2.2 县乡村三级广播网的联通技术
2.2.1 光纤同频插播。光纤插入是一种重要的广播网络建设技术,主要是采用波分复用技术将不同波长的上级光信号和本地光信号组合起来,并且耦合到一根光纤中进行信号传输的方式。在这种光纤同频插播途径中,下级的插播信号与上级的信号之间允许有一定的频率差,一般要保持在正负50kHz之间都是正常的,射频电平下级较上级高出3~6dB。两级的功率基本一致,经过复用器组合之后,光信号可以通过光放大器放大,宽带光分路器分配给各光接收机解调还原为射频信号。采用这种技术进行广播信号连接时,原来的有线电视信号不会受到影响,插播的操作也比较简单,当下级需要插播时,打开FM光端机电源就可以收听到插播的信号,插播结束之后关闭FM光端机,用户就可以正常地收听到上级的各种调频广播信号。但是这种插播系统的调试过程比较复杂,需要考虑上下级射频的电平差。这种方式一般用于乡镇的广播以及行政村之间有多个光节点的情况。
2.2.2 光纤异频插播技术。指的是以光纤插入的方式,将上级调频信号转换成另一频率送给下级用户,的广播传递形式,这种插播方式对于那些树枝型的光纤网络比较适用,对于同一个行政村的几个自然村而言,由于光节点是在不同的分路器中,因此在调试和插播的时候需要注意这个问题。异频插播对于上级的调频信号不会有太大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种插播方式中插播的设备比较多,工作的时间比较长,设备也容易出现损坏。
2.2.3 电缆同频插播。电缆同频插播又可分为同频抑制插播和陷波插播两种方式,其中前者主要是采用分支器倒接进行信号混合的一种插播方式,这种方式产生的损耗比较低,对有线电视的影响比较小,但是调试的过程也比较复杂。陷波插播可以自动滤除上级信号并且自动地加入本地的信号,从而完成广播信号的插播工作,但是这种方式的损耗比较大,而且各个层级之间的幅频特性差、对有线电视信号的影响也比较大。
2.2.4 电缆异频插播。这种插播方式指的是当上级调频广播信号送到本地的时候,只要自动开启多功能调频机电源转播上级信号就可以收听到各个频段信息的一种广播方式。选择这种插播方式时,只要选择本地的信号源就能从广播中传出本地的信号,是一种比较便捷的广播方式。这种插播方式对电视以及上级的广播并没有影响,调试的过程也比较简单,因此在广播网的建设过程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
2.2.5 调频信号转音频广播。在当前的广播电视入户过程中,有的行政村出现了有线电视全覆盖,原有线广播网络又保存完好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则可以可继续利用原广播网络和音频喇叭,进行村内的广播信号传递工作。当调频收扩机接收到相应的调频信号时就会自动地打开电源开关,将上级的调频信号解调成为具体的音频信号,并且通过村里的音频网络将其播出去。对于那些特殊的村,比如有线入户率比较低、村民居住分散、村经济困难的,也可以采用特殊的方式进行广播网的建设,比如可采用高音喇叭覆盖,使得群众可以收听到广播信号。另外,对于一些少数由于地理原因有线电视网不能覆盖的地区,如果不能接受到县级以及乡级的信号,则可以自行转播卫星广播信号,村民们利用调频音箱或音频喇叭收听广播。
2.3 加强县乡村三级广播网的管理
一是强化责任、锁定目标,构建一个层层负责的责任建设体系,将具体的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使得广播网的管理工作可以顺利推进。二是强化投入、多方筹措,建立一个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对三级广播网络的管理,使得各级的广播基础设施可以得到有效地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三是强化管理、保障运行,建立一个长期优质的运行体系,应该要根据县乡村三级广播网的实际情况,建立以县广播电视台为统一的管理主体、县电广网络公司为技术支撑的网络运行管理长效机制,明确县、乡镇、行政村各级管理责任,建立农村广播应急预警系统及村村响设备管理档案,加强对各种基础设施设备的管理,确保农村三级广播网的建设工作可以落到实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三级广播网的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当前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县乡村三级农村广播建设的技术的探索,并且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加强对三级广播网的管理,确保三级广播网络的顺利运行,促进农民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进步,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丁薇平,宋昌达,叶樟巍.实现县乡村三级广播的多种途径[J].有线电视技术,2008(2).
[2]司云江.浅析县乡村三级调频(应急)广播的建设[J].管理学家,2013(6).
[3]肖斐.农村广播在基层工作中的重要性[J].新闻世界,2014(13).
[4]池旭峰.农村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加强工作实践[J].科技致富向导,2013(16).
[5]徐慧玲.利用广播电视覆盖方式加强农村文化建设[J].西部广播电视,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