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干部考评选拔标准化信息化实践与研究

2015-12-31 00:00:00查道丹
基层建设 2015年32期

中石化股份天津分公司

众所周知,国企干部是企业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干部考评选拔则是干部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本文结合多年干部管理工作实践,以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提出了对策,以期对做好干部考评选拔工作有所裨益。

一、标准化信息化是干部考评选拔的必然要求

干部管理工作,关键是要抓好考评选拔工作。将考评选拔的制度设计、制度运行、制度监督到制度改善等整个流程按标准固化下来,做到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信息化,实现干部考评选拔的现代化管理。

(一)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必然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近几年先后制定下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作为国企,必须主动适应中央要求,不断提高干部考评选拔工作水平。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干部考评选拔机制的有效途径

目前,干部考评选拔工作仍存在标准不统一、考核针对性和客观性不够等问题。统一标准,规范流程,优化方法,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干部考评选拔机制的关键。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强考评选拔工作的标准化建设,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的重要保证

国有企业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关乎党的形象,体现企业价值取向,对企业发展有重要影响。加强考评选拔工作的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是树立企业选人用人正确导向的重要保证。

(四)推进国企管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标准化信息化是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以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推动干部考评选拔管理,是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企业形成竞争优势、健康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干部考评选拔标准化信息化的实践与思考

(一)干部考评选拔标准化信息化管理现状

目前,有些国企对干部考评选拔工作,没有将信息化与标准化很好结合起来,特别是没有将干部考评选拔工作标准化和信息化形成有机的管理系统。

(二)干部考评选拔标准化

标准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制度建设。干部考评选拔制度的制定应充分体现流程化设计的思路,既符合企业实际,又具备可操作性,尤其程序设计要严密,严格把控各个环节和工作节点,全过程全方位地设计考核评价、组织选拔等相关程序。

1.岗位职责和能力素质要求标准化

根据企业行业和拥有的专业,确定各岗位职责标准,建立与岗位对应的企业干部能力素质模型,将岗位职责和能力素质要求作为考评选拔干部的依据。

2.考评标准化

一是考评程序标准化。通过科学合理设置考评程序,能保证客观公正地了解干部,公平地选拔出职工群众满意、领导放心的干部,同时又能促进干部素质能力和绩效的提高。考评程序包括:多维度测评、个别谈话、调查核实、综合分析、撰写考评材料、反馈。

二是考评方法标准化。采取多维度民主测评(包括基层对机关、机关对基层、基层之间、机关之间、单位内部互评)、多维度个别访谈(包括平级之间、上下级访谈、延伸访谈)等形式,规范测评、访谈的范围,对考评方式方法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和干部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三是考评指标标准化。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应优化调整和精心设计考评标准和内容,细化指标及其权重。对领导班子考核,应突出“四好”领导班子建设的标准包括政治素质(占15%,其中政治方向占6%,政治责任占9%)、经营业绩(占50%,其中任期绩效占30%,精细管理占10%科学发展占10%)团结协作(占20%,其中民主作风占10%,整体功能占10%)作风形象(占15%,其中廉政公信占7.5%,以人为本占7.5%);对干部考核,应突出基本素质、能力水平和工作业绩,基本素质(占30%,其中品德修养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