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来京

2015-12-31 00:00:00米杜
投资北京 2015年8期

摄影师米杜是个地地道道的北漂,算上大学,已经在北京呆了八年。米杜是家中独子,老家在西北的小城市,除了过年,平时几乎没有时间回家。米杜的父亲在一所中专学校当老师,近两年,年近花甲的父亲都会利用暑假时间来北京照顾他一段时间。今年父亲来京,米杜用镜头记录下了父亲这段时间的点滴。

米杜的父亲来到北京,拎着行李走出北京西站。米杜的老家离北京很远,即使坐高铁,也需要七个小时。

父亲蹲在地上收拾混乱的厨房。父亲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帮米杜收拾房间。米杜是家中独子,从小懒惰习惯了,添之平时工作忙,房间经常混乱不堪。

每天清晨或傍晚,父亲都会去超市买菜。父亲来京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儿子做几顿可口的饭菜。摄影师的工作要求米杜每天在外奔波,很少有时间能自己做顿饭,基本都在外面买着吃。一直以来,父亲最担心的就是儿子的身体。

父亲在做家乡的特色面食——扯面。米杜是西北人,喜欢吃面,但北京的面食并不合口味。为此,父亲专门从家乡带来了面粉,亲自下厨做面。

父亲在家居城选购家居用品。每次来京,父亲都会为儿子添置一些家居用品。

晚上,父亲和儿子的室友坐在客厅一起看电视。因为是老师的缘故,父亲和儿子的室友相处起来很融洽,共同话题很多。

在老家,每天吃过晚饭,父亲都会去家旁的河堤公园转转。北京没有大的河流,住的周围也没有像样的公园,父亲就在楼下周围转转。即使赶上北京下雨,父亲的这一习惯也不会变。

睡前,父亲会玩玩手机,在微信上和家乡的朋友聊聊天。虽然年近花甲,父亲对智能手机还是比较熟悉,一方面便于工作和交流,另一方面平时也能看到儿子的朋友圈动态。

父亲在屋子里呆不住,白天儿子上班,自己一个人也会出去转转。但是对于在小城市呆习惯了父亲来说,北京太大了。尤其是坐地铁上下楼梯和漫长的换乘,让父亲很不习惯。

周末闲暇时间,父亲会和儿子一起去北京的公园景点。在圆明园,废墟遗址的路面颇为不平,不过这难不倒一直锻炼身体的父亲。

虽然身体很健康,但年岁不饶人。父亲已经带上老花镜,鬓角也长出了白发。

傍晚,忙碌了一天的父亲玩着手机睡着了。洗衣、做饭、收拾房间,还时常要在偌大的北京城转,父亲来京的这段时间,并不比平时上班轻松。

父亲回家前,米杜终于有时间给父亲做一顿饭。让父亲尝尝自己的手艺,也算犒劳一下父亲这么多天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