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汝涵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有关部委已经快速行动,进行了“互联网+”的战略部署。笔者认为,作为青藏高原主要生产、生活资料的牦牛产业如果加入“互联网+”行动计划,必将插上腾飞的翅膀,得到快速发展。
中国拥有世界上90%以上的牦牛,分布于青、藏、川、甘等高原地区。四川的阿坝、甘孜高原藏区约310万头,居全国第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牧区所有制变革,牦牛的饲养管理方式逐步由自给自足的家庭经营发展为商品经济。2004年第四届国际牦牛大会召开之后,把牦牛养殖作为产业化经营形成业内共识,牦牛产业由此应运而生。
目前,形式多样的牦牛专业养殖合作社正在蓬勃发展,这为今后的规模化经营打下了基础,为牦牛产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2.1 协调发展差 近10多年来,四川各州县争相设立名目繁多的牦牛产业园区、企业集团、生产基地,但多数都因主体不明确而分道扬镳。还有一些经营牦牛的私有企业,产销困难,急需协调整合,统一领导,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2.2 牦牛产业规模还未形成 纵观川青甘周边几十个县的牦牛产业经济区,数百万头牦牛养殖的基本形式还是单家独户经营,生产方式仍然落后,畜草矛盾突出,商品率低。
2.3 牦牛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目前电商和物联网宣传的牦牛产品大部份是低端商品,想把牦牛商品推向国内外市场,却苦于没有核心品牌。虽然牦牛产业已经出现了各种极积因素,有的项目已开始实施,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还需提质增效。
2.4 资金运用不合理 来自各方面的牦牛产业建设资金,都是在没有统一规划的情形下自由支配,没有按牦牛产业发展的需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2.5 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牦牛产业经济区还处于相当闭塞的状态,没有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实现互联互通形成产业链。
3.1 “互联网+牦牛产业”行动计划的意义 “互联网+”行动计划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它创造了新经济增长的契机,将牦牛产业列入“互联网+”的单项行动计划十分重要,可推动牦牛产业的腾飞。国家农业部已于2005~2008年建立了“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并成立了网站,几年来在红原、那曲、拉萨、甘南、玉树设立了综合试验站,具有遗传育种、疾病控制、营养饲料、环境控制、产业经济六大功能,这个良好的开端,必将使牦牛产业经济突飞猛进。
3.2 “互联网+牦牛产业”行动计划的内涵 “互联网+牦牛产业”以现代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专门从事网络资源的收集和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开发、生产、贮存、营销,是可为牦牛产业提供有效服务的综合生产活动。
3.3 建立“互联网+牦牛产业”行动计划示范县 在四川省现代草原畜牧业试点县中,选取有极好的条件发展牦牛产业的县份,确定为“互联网+牦牛产业”行动计划示范县,建立总网站,上与国家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省农业厅信息中心联网,下与牦牛产业经济区各县分网站联网。由省州县政府领导,统一规划、制定试验和推广项目,检查进度、统筹专项补助资金、合理调剂人才、定期进行实地考查和举办经验交流会等。
3.4 在“互联网+牦牛产业”网站设置平台
3.4.1 产业技术支持平台 以四川省草原研究院为主体,把进行中的牦牛原种繁育、优质牧草扩繁、人工草地建植等研究成果,通过“互联网+”传授给牦牛产业经济区。其他省、州、县的牦牛产业科研成果也可互联互通。
3.4.2 牦牛产业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交流平台此平台可使牦牛经济区养殖户与牦牛龙头产业有限公司进行互动,龙头企业可从项目投资、产品规划、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示范。
3.4.3 牦牛产品精深加工和产品销售平台 依托龙头企业研究打造高端牦牛产品,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及工艺流程,进行标准化生产,规范产品质量认证。帮助牦牛经济区的中小企业、专业生产合作社、家庭牧场和个体牧户提高乳肉产品质量,必要时采取“工牧联合,以工补牧”的形式,由龙头企业收购原料,返还利润。依托牦牛公司与知名电商、物联网企业建立高端牦牛产品的专销渠道,统一销售价格。
3.4.4 牦牛产业经营管理模式研究和交流平台由于目前牦牛产业经济区大多数还处于“私有私养”的状况,实现产业联合和升级还需待以时日。产品只能辐射周边地区,不能打入内地市场,销量无法进一步提高。应与其他牦牛产业经济区共建互联网+交流平台,共同研讨形式多样的经营管理模式。
3.4.5 人才信息交流平台 “互联网+牦牛产业”的产业链需要 IT、网络、畜牧兽医、营销管理、环保控制、生物技术等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应通过与各地人才信息交流中心互联互通,为牦牛产业经济区引进专业人才,这将是牦牛产业提质增效的保障。
3.4.6 环保和节能减排平台 牦牛产业经济区地处高原无污染的原生态牧区,但近年来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大,特别是高原的旅游热,给牦牛产业经济区的环保带来许多新问题。在“互联网+牦牛产业”网站建立节能减排平台,互通情况、介绍经验至关重要。
3.4.7“中国牦牛”国际交流平台 此平台可以产品贸易、产业技术交流、国际合作、专家论坛等形式宣传牦牛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