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安全套和居里夫人发生了“关系”。那一年,销售最火的套套是号称有镭辐射、可以让男人雄起的新款!可见为提高销量,套套生产商们在这百年中真是各种拼了。
如果站在生物学角度,安全套基本就是个反人类的产物。繁衍后代延续基因是生物本能,谁能想到人类会进化到把性快感与生育功能分离的程度!
如何既享受快感又不必喜当爹,成就了避孕药与安全套两大产业。不过男人对安全套的抵触情绪远超过女人对避孕药的复杂心情,套套生产商不得不绞尽脑汁给它增加人文情怀与科技含量—亲,这个橡胶套套不是套一套就完的简单产品哟。
我听到的第一个附加作用,针对的是男人的冒险精神:它能成为完美的防水产品,也是沙漠生存里的储水利器。对此说法我嗤之以鼻。一个浸满润滑油的套套,水上活动拿来装手机,万一手滑掉了怎么办?而用它装了水,怎么喝下去,还真是一个千古之谜。
第二种说法是它可以替代止血绷带。在那个彪悍的广告里,一个男人迷失野外,他没有武器没有工具,只有一盒套套,最终奇迹般活下来。可问题是,现实生活里,一个成年人碰上荒野生存的概率,比意外怀孕要小多了。
还有更丧心病狂的案例,让居里夫人在其中躺枪。1920年,辐射消费时代开启,脑洞大开的厂商大张旗鼓宣传辐射安全套,此物不但杀菌治百病,镭还可以驱动男性生殖器增加性能量。听起来跟印度神油一样悬,但效果决计触目惊心。这股荒诞的镭辐射消费潮,竟然在若干年后才销声匿迹。
但这启发了厂商们。咱们不说它的基本功能—避孕—那是计生办的事,咱们就宣传它对男性雄风的增幅效果。于是所有研究都围绕延长时间、更激情、更有感觉展开。个中翘楚是日本人,他们专心做着越来越薄的套套,从0.03到0.01,每一次都提醒你“这次真的跟没戴差不多了”。
薄得没感觉也会酿成悲剧。某男兴致勃勃地试了试这相当于无的套套,一开始不太舒服,后来果然觉得跟没戴没差别,再后来才发现,原来套套早破了。老天爷注定要你告别欲望都市,专心做专职奶爸。
他们还发明了极富人文情怀的、可以自动发热的安全套。十分钟内预热完毕,可以让女人感觉到更逼真的人体温度。此外,调料商也插了一脚,为一种据说可以吃的口交专用套提供酱包。这种蘸酱吃的做法让我不明觉厉,万一当真吃了,真的不会出人命?
一想到研发人员在小小的安全套上殚精竭虑地加入高科技,我忍不住肃然起敬,他们多么尽心尽责地想要唤起世人对安全套的爱。可惜厂商狡猾,消费者更狡猾。当女人把“男人愿意主动带套”列入真爱标准时,世间就多了一种哭诉:他骗我一开始不戴,只是进去活动下,后来就一直没戴。
而作为舶来品,安全套在入乡随俗多年后又多了一种功能,让我惊叹我大吃货民族的创意:钱包里装个安全套,可辟邪聚财。其原理是:安全套装精,谐音装金。于是身边真有男男女女在钱包里放上一个,并真有女的表示放上后果然没有破财,没有丢过钱包,更没有丢过手机,果然像一尊小小的守护神。
这种说法的靠谱程度,就和男人表示“虽然忘了戴套但拥有特殊技巧一定不会让你怀孕”一样。丢不丢钱包,只和警惕防范心理有关;要真避免怀孕,还是赶紧从钱包里把聚财的安全套拿出来让他用了才放心。
对女人来说,套套那么多附加功能,其实还是基础功能最有用:防怀孕,防艾滋。花花哨哨的作用再多,能保护你不受一点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