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群众向经办人员咨询相关业务
天府新区政务中心劳动保障服务区
为增加基层服务机构认定审核和业务经办权限,让用人单位和群众少跑路,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社会事业局进一步提升简政放权效能。截至目前,审批(服务)事项精减为202 项,在去年的基础上撤销24 项,合并26 项,下沉10项,优化33项,新增8项。
然而,业务整合与下沉,对基层工作人员的经办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处积极探索经办服务人员培训新模式,切实提高镇(街)、村(社区)经办人员的业务经办能力,为百姓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辖13个乡镇(街道),涉及人口多范围广,经办人员不足,经办服务能力偏低,劳动保障工作开展比较困难。
“针对实际情况,基层服务窗口将实行一窗通办,下沉各项业务,做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社会事业局就业和社会保障处负责人毛雪梅表示,从今年8 月起已有华阳、白沙、煎茶、新兴、正兴等5 个街道试点运行“一窗通办”,计划9月开始推广到全区13 个乡镇(街道)。她说:“‘一窗通办’不同于‘一窗办理’。一窗通办就是在一个窗口上,为老百姓把涉及社保、医保、就业、教育等所有经办事项全部办完。同时,还要根据市场风险防控的要求,进行初审和交叉复核,有相关负责人进行监督管理。”
就业和社会保障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一窗通办对经办人员提出更高的标准。只有全面提升经办能力和服务水平,才能为群众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随着天府新区经济不断发展,劳动保障服务量呈急剧增长趋势,由于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专业性、政策性较强,需要经办人员有较强的业务能力。
“过去我们采取的是PPT、开大会、请老师讲课等常规培训模式。”就业和社会保障处负责人认为传统的培训模式存在不少弊端,经办人员在培训过程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影响培训效果,不利于天府新区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所以今年就业和劳动保障处为业务经办人员搭建了一个网络培训平台,预计10月上线。
据介绍,这是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打造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经办服务人员网络培训平台。结合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业务模块内容,针对业务经办中的难点和重点,聘请专家或业务经办能手录制教学视频,对业务流程、注意事项、风险点、防控方式进行解读。“通过在线视频教学的方式,改变传统培训模式时效性低、人员流动性大造成经办业务易断档、工作经验不足造成经办易出错等问题,经办人员通过内网凭工号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在线视频学习,并通过反复学习增强业务熟悉程度。”
为了实时检测培训效果,后台还将现行政策、业务规程设计成试题库,通过随机抽取试题的方式让经办人员可通过网络随时进行学习和测验,通过自我检测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估,促进经办人员自发学习、自我提升。同时还制定多种考核方式,改变目前只学习不考核的现状,通过统计在线学习时长、在线检测、现场答题、经办错误率、特殊问题经办评价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价经办人员业务能力,并将考核结果纳入镇(街道)年度目标、经办人员绩效进行管理,切实提升培训实效。
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处还提出了乡镇(街道)工作人员到区劳动保障服务区参加“现场轮训”。
帅丹是华阳街道政务中心的一位经办人员,目前正在区里接受轮训,她对现场轮训的模式表示认可,她说:“要实行一窗通办,而我主要负责单位和个人社保经办,对退休、就业、医保等各方面的业务很陌生,所以我现在就要开始接触。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基本的知识,同时了解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办法。虽然我们能够处理的业务有限,至少群众问到的时候,我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不至于无从回答。”
据介绍:“‘现场轮训’要求辖区内13 个乡镇(街道)上报名额,共计81人参加,分组每周轮流到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窗口接受现场实训。通过实地观摩学习,进一步提高经办人员的业务水平。”就业和社会保障处负责人认为,“创新劳动保障培训模式,能有效提升内部人员经办能力,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是对自己、对工作、对百姓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