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柱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本身就是各种心理因素协同活动的过程,活动的结果是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数学能力和数学情感与态度的培养与提高。从这个角度而言,数学学习过程不仅是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过程,也是学生数学情感、学习习惯的发展过程。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认知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互作用协同活动的过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也是运用学习策略方法的过程。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是思想状态、心理品质、学习策略、学习方法、能力水平等诸方面能力的集合,这是进行数学学习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引言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严谨的学科,它在所有师生心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找到一种实用且效果明显的教学方法,是所有小学数学教师的最终追求,但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尤为重要,通过自主学习,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也会得到完全解放。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教育和教学就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一门科学,所以说,好的教育教学是会使得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增强的。
1、学生主体,发挥自主学习的动力,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自主能力培养的对象,其从内心到行动是整个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点。所以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先从学生入手。第一,学生树立信心,强化自我意识和效能。首先,在每天的学习和练习中不断进行暗示,从“我能行”最后到“数学,其实很简单”的暗示发展。将数学当成一个要获胜的游戏,积极开心地向着获胜努力。其次,学生要学会自己查缺补漏,积极发现自己的缺点和漏洞,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的测试和锻炼,通过这些练习逐步地完善自我。学生以此来树立自我的信心,发现自己的能力,激发学习的动力。第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正确地归因。学生要学会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把问题进行归因。是因为“没好好复习”,“没预习”,“计算方法弄错”,“哪一个知识点还没打牢”等等,只有学生懂得将问题具体归因,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才能有下一次学习的动力,才能更好地改正。第三,制定目标和计划,自我监控执行。目标不止对学生有着导向力,更是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在目标的支撑下,学生设立了计划,比如今天一定要完成“两位数乘法”的预习,然后总结,练习,检查。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形成了这一系列的习惯,之后的自主学习就变得水到渠成了。
2、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有了积极性才能事半功倍,这是教学中的普遍真理,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言,尤其如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一般而言,小学生对新生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但小学生的意志品质还不够完善,要长久地保持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培养和细心呵护。(1)做民主的教师,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倡童言无忌,提倡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2)关爱每一个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从对学生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出发,关爱每一个学生,时时从语言、神态、动作上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多给孩子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句热情的鼓励、一个支持的暗示,都能使学生平添一份激动,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强烈关爱和信任,从而从内心深处萌发参与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学习。(3)开展一些学习竞赛和学习活动。小学生有着争强好胜的特点,都喜欢在各种活动中表现自己,因此,活动和竞赛不失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式。
3、小组活动要自主
数学学习中离不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从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就应该自主。学生可以找自己的好朋友,好伙伴,同桌等组成学习小组,并不用让学习特别好的在一起,完全采取自主,喜欢和谁在一起都可以。在小组讨论交流中,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即使出现笑话也完全可以理解。小组讨论交流是,教师的问题也因该让学生自主选择。讨论交流后,汇报时也要采取自主,不应该只是优等生汇报,鼓励出现问题多的学生汇报,这样,就会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完全汇报出来,让全班引以为戒。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有很多学生在计算圆的面积时,经常和周长计算方法混淆,因此在汇报时,教师应该让学困生进行汇报,找出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对成功的体验,老师通过合作学习的创设来区别对待,并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这样所有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数学这一学科所具有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就会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識,教师要激励优生和表扬后进生,让每一名学生都会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来获得喜悦之情,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应该讲求实效,让合作学习充分发挥真正的作用。
结语
总之,学生意识缺乏,对自主学习认知不够,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缺少情感的投入等等。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并非一日之功、不能立竿见影,但只要小学数学教师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思想出发,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想法,就一定能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有效转化。
参考文献:
[1]王世昌.浅谈小学数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36):156-156.
[2]万素芹.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36):188-188.
[3]顾静娴.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操作”一一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源泉[J]华人时刊:校长,2015(11):51 - 51.
[4]陈然.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一一一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家,2017(11X):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