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向东
摘要: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科目,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德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要求教师充分挖掘学科特色和德育教学资源,将小学数学与道德教育有效融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德育渗透 道德素养
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数学学科而言,虽然不像语文学科的德育资源丰富,也客观拥有德育渗透的有利条件,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仍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资源
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包括许多公式定理,也有数学家故事,这些都是德育渗透的有效资源。
第一,小学数学中蕴藏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数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是一次次向真理迈进的体验过程,不断叩问世界的根本,对事物有更为本质的认识,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
第二,小学数学培养了学生勤奋上进的做事态度。数学强调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法则的理解、概念的建构、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不断反思并改进自己的行为,从而促进学生养成勤勉认真的态度,勇于挑战自我,激发发展潜能。
第三,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人文素养。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与同学和教师交流互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听取他人的建议,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依靠团体的力量实现个体差异的互补,学会如何帮助别人和如何接受他人的帮助。
第四,小学数学中培养学以致用的价值认知。数学来于现实又用于现实,小学数学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合理利用土地问题、节能节电问题等,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求真务实的精神,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五,小学数学中饱含着家国情怀。数学的发展历史中有许多精彩的人物和故事,古代劳动人民对数学的认知过程、数学家的刻苦钻研,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更为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所感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外国数学家的伟大贡献也可以教育学生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充实自我。现实问题中也有很多内容关乎家国发展,比如有许多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能够培养学生形成环保意识,自觉节约资源,力所能及为环境做出贡献。
由此可见,小学数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能够对于学生德育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好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德育的渗透,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將德育落实到位。
首先,德育渗透应联系生活实际。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利用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认真思考探究。比如从身边的数学常识引申到高科技领域的精密计算,普及我国超级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形成民族自豪感,从而鼓励学生认真学习。
其次,德育渗透应结合辨证因素。数学是辨证的学科,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哲学思想,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比如在正数与负数学习中体会事物的联系与对立关系,对事物本质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再次,德育渗透应结合数学史。数学史中有许多辉煌的历史时刻,比如我国西汉时期的《九章算术》与欧洲的《几何原本》是东西辉映的两颗明珠,这些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励学生学习先进知识,为国家发展而努力读书。
最后,德育渗透要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形象和精神具有重要的榜样作用,良好的板书设计、风趣的语言表达、整洁的仪容仪表,都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偶尔出现了差错,被学生指出后诚恳道歉,并以自己为反面教材教育学生认真严谨,能够让学生受到积极的感染。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育的其中一个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这需要教师深入挖掘德育资源,将数学思维与道德品质结合,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高贵品质。
参考文献:
[1]武婷,郭艳舂.浅谈小学数学课程中道德教育资源的渗透[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06):123 -124.
[2]杨守疆.小学数学教学与道德教育的渗透[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2福建省科技界科学道德研讨会交流材料[c].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