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双小提琴的练习方法——以巴赫《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为例

2015-12-18 11:00:04胡润泽上海大学音乐学院200444
大众文艺 2015年21期
关键词:巴洛克协奏曲小调

胡润泽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 200444)

一、巴赫生平以及其重要作品介绍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伟大的“音乐之父”。作为德奥系统的主要代表人,巴赫对欧洲音乐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导向作用,是西方音乐发展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15岁的巴赫只身走向学习音乐的道路,出色的管风琴演奏技巧帮助巴赫在唱诗班的获得一席之地。巴赫在随后二十多年中有在室内与作为一名小提琴手,有歌咏班领唱,在莱比锡的二十多年成为巴赫最后的所在地。这里即是巴赫一生中最长的一段时期,也是巴赫创作作品最多的时期,这时期的巴赫无论演奏技术和创作水品都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大量的作品涌现出来。

巴赫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罗万象,虽然有部分丢失,但保存下来仍然有五百多首。巴赫创作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对后世影响之深远,这是由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组合而成。除此之外还有将近三百首的大合唱,一百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首小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鸣曲;5首弥撒曲;3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巴赫是有信仰的虔诚基督教徒,上帝必与他同在。他的音乐最初就是从被称作赞美诗的路德圣咏而产生的。通过旋律可以看出作曲家结合了当时流行的通俗之声。在音乐形式上他无意创新,而是把现有的形式推上顶峰。

二、巴赫《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创作背景

巴赫创作了众多的弦乐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这三首奏鸣曲和组曲成为小提琴练习者必经之路。都知道巴赫是著名的管风琴演奏家,但巴赫自己却认为自己用小提琴能比键盘乐器更好的指挥乐队,可见巴赫对小提琴演奏的理解十分深入。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大多数都是合奏的,比如《勃兰登堡协奏曲》等等。巴赫在长时间积累后于1717至1723年创作了三首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协奏曲编号BWV1041,通常被称为“第一小提琴协奏曲”;E大调协奏曲编号BWV1042,也被称“第二小提琴协奏曲”d小调则协奏曲则是为两把小提琴而作,被称为“二重协奏曲”,编号BWV1043。《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作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因此当代有众多小提琴家去联合演奏。这部作品大约创作于1718年,曾经受到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的创作影响。作为一个巴洛克时期的作品,这是一部为巴赫为克顿小宫廷所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风格十分的古典,演奏人数大约在18人左右,除了两位演奏家外,乐队部分是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以及低音提琴所构成,由于在平时的训练甚至演出中并不能都有乐队伴奏,因此很多情况下都是由钢琴代替乐队部分,虽然整体音效会有所降低,但是更简单方便,更适合大众学习和练习。

三、从《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中总结如何练习

(一)对于第一提琴和第二提琴单独练习的注意问题

1.风格的处理

无论是练习还是演奏任何时期的作品必须知道相对应的风格及特点,作为巴洛克时期的小提琴与我们当代的小提琴有着众多的不同,比如,弓子的硬度变化和形状改变。在演奏巴洛克时期的作品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是为宫廷所创作的音乐,因此在练习中我们一定要适当的控制弓子的力量,切勿出现杂音和糙音。巴赫的作品风格要求更为细腻,虽然内容丰富,但形势较为古板,犹如广阔的海洋又十分的平静。

2.变化的节奏

由于《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是采用两把小提琴“竞奏”方式进行演奏。因此第一提琴与第二提琴在单独练习时所出现问题是相同的。首先作品中含有大量的附点音符。如例1图示所呈现的,D、B、A、G均是由连线代替附点,为了更好地进行练习,可调制节拍器为十六分音符进行练习。除了此处,全曲中还有大量的附点音符,练习者一定要慎重对待。

例1

例2

3.演奏技巧

巴赫双小提琴协奏曲中含有大量的顿音。如例2所示对于这些顿音的演奏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巴洛克时期并没有顿音的演奏技法,为了初学者更好的进行演奏这部作品,增加演奏者对该处的演奏处理,明确告诉演奏者需要少许的顿弓,切勿演奏成为完全的顿弓,因为事实上顿弓在当时并不存在。本人对于这里的处理除了对右手有要求外,左手能在音头给予足够的揉弦,也会对演奏出正确的音色有很大帮助。

(二)对于第一提琴和第二提琴在协作时的注意问题

1.主题与对题的艺术处理

该作品是双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典范,两把小提琴一唱一和,一温一暖,和谐至极,到处都充满的朝气。音乐开始于第二提琴的低音部分,在5小节后,第一提琴以模进的方式,翻高5度进行演奏。主题的出现必然是主要的演奏声部,因此在共同演奏时除了要严格演奏自己的声部外还要多注意其他的声部,确保主要声部一直保持有较大的声音。之后的演奏要特别注的是“你简我繁”的创作手法,也就是复调的基本创作理念。如例3与例4,两个谱例分别是第一提琴在10-11小节处和第二提琴10-11小节处的谱面内容。从谱例3第二小节中可以清楚的看到,第一提琴前两拍是连续两组十六分音符,而相对的第二提琴则是时值为两拍的D,因此在合奏时,第10小节前两排重点应当是第一提琴的,后两拍重点在第二提琴,后面以此类推,这就很好的帮助了我们在协作时更好地处理基本的强弱关系。

例3

例4

2.快速演奏时的音乐表现

练习双小提琴协奏曲的节拍节奏同步是十分重要的,尽量保持两把小提琴都能围绕着相同的力度和相同的音色去演奏,这样才会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在协作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前“十六后八”或者切分音等节奏音型,那么我们在刚开始协作时应当“打分拍”共同练习,这样可以更加准确的把每一个处理做到最精细。如该曲目中第一提琴在四十一小节最后一拍演奏三个十六分音符、四十九小节最后一拍演奏三个十六分音符,以及第二提琴中二十五小节、五十八小节、六十小节最后一拍三个十六分音符,诸如此类在协作时务必需要每个十六分音符都相互对应到位。当其中一把提琴在演奏切分音时,一定要尽可能的把重音拉的更坚定,这样才能形成两把提琴的重音交替出现。

(三)提琴与乐队或钢琴协作时的注意点

由于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乐队合作的,因此我们在这里选择和钢琴进行论述。钢琴在重奏或者伴奏的情况下是补充主要声部所缺失的音域,或是更好地带动主奏乐器的演奏。在《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中,钢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例5是13-18小节处的谱例,在这段乐曲中,第一提琴与第二提琴都处于伴奏阶段,而钢琴则通过左右手重复的演奏了两把小提琴在10-11小节处的节奏音型,完美的衬托了重要声部,也正是这样的创作方式,使我们感受到主题永远都存在我们的脑海里。

例5

(四)双小提琴练习的思考

双小提琴在巴洛克时期很是盛行,很多作曲家都进行了创作,但到了浪漫主义之后这种题材就很少在出现在众人面前。双小提琴协奏曲是为了更好扩大小提琴演奏的旋律空间,而相互间又不能彼此掩盖,这也是创作家困难的问题,也是演奏家在演奏时必须注意的问题。合理的练习双小提琴可以更好练习协作能力以及演奏者自身对于其他旋律的把握,大多数双小提琴或者重奏乐曲在演奏技术上并不会十分困难,这也更有助于演奏者开拓新的曲目,浏览更多为人所创作的作品。

四、结语

巴赫双小提琴协奏曲创作手法是典型的复调音乐,这是当时极其主导的一种创作手法。这种创作会使音乐旋律此起彼伏,所有声部交织在一起,造成音乐连续的发展。正确的练习双小提琴对于学生的手、脑、眼、耳都与很明显的帮助,相反过度的模仿他人的演奏和不明确的练习方法都会事倍功半。

[1]葛文佳.巴赫和他的《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甘肃大学学报,2012.3.

[2](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著,余志刚译,西方音乐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六版.

[3]斯坦利.古典音乐.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2004.

猜你喜欢
巴洛克协奏曲小调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艺术启蒙(2020年12期)2020-12-24 02:34:46
巴洛克艺术的先驱
艺术启蒙(2020年11期)2020-11-27 09:07:42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四 季 相 思
青年歌声(2019年6期)2019-06-26 09:17:18
思 夫
青年歌声(2019年1期)2019-01-24 07:53:08
五河小调
北方音乐(2017年21期)2018-01-25 02:22:25
“没规矩”的巴洛克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3
海浪协奏曲(上)
海浪里的协奏曲
海浪协奏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