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文史馆资深馆员著名美学家 郭因
关于“园理”研究的点滴思考
安徽省文史馆资深馆员著名美学家 郭因
我认为,治学之路也即做学问的完整过程,应是:
1.成己——个人有创见。
2.成家——创见成体系。
3.成派——有了一批追随者。
4.成学——为了一门被人研究的学科。
5.成功——经世致用,取得了成就。
营造园林,当然应有造园的一套理论,造园理论可简称为“园理学”,有如研究人的生理的学问叫生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的学问叫心理学。
造园是一种“人造自然”的行为。造园之理是根据“天造自然”之理来构建的“人造自然”之理。最成功的园林建设,常被誉为“有如天造地设”,一如最成功的治国理政之道被誉为“合乎天道的人道”。
“天造自然”,很难说有它的目的,也很难讲什么达到目的的手段。
人造自然则应讲:
1.造园的目的
2.造园的手段、技术
3.如何以造园的手段、技术达到造园的目的。
这三者就构成了造园之理,即“园理”。“园理”就研究这三个内容。
自古以来,有了造园实践,实际上也就有了造园之理,也有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和著作。
今天来提出“园理”二字,进行造园理论的研究,可以有今天的视角,今天的指导与方法。
在我看来,有两点应该是永远坚持的:
1.造园的目的是为离大自然较远或离开大自然时间较长的人,提供一个使之亲近自然的处所。这个处所应该宜人(适合人的身心需要)、怡人(能怡悦人们的心灵),还能育人(化育人们的播种境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2.造园的手段、技术,应尽量减少人工造设的痕迹,尽量显示自然的原生态,但又应尽量除去危及人们的生存与健康的自然原生态中的有害之物。
研究“园理”可以形成一个松散的组织,这个组织又叫做“中国园理论坛”这个论坛只须从发起人中推选一论坛主持。
论坛活动可不定期举办,由论坛主持人提出并与几位发起人先商定讨论主题、时间、地点及经营来源。每次研讨,可形成文章问世。
最重要的是,“园理”的研究应有助于推进与提高当代中国的园林建设,特别是应有助于当代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和新城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