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份柴油乘用车春冬季节排放状况的研究
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对600多辆乘用车春冬季节排放状况进行了测量,以确定行驶里程和生产年份对轻型柴油车排放的影响。测试综合考虑了各种参数的影响,如环境温湿度、汽车生产年限、车载乘员数、测量选择的时间等。所有测量结果按照被测车辆行驶里程是否高于15万km分为2组。
测试用到了以下设备:凯恩废气分析仪、凯恩自动600型排气浓度计、湿度计、红外测温计。
测试结果表明,废气排放量随着周围环境温度的降低而逐渐升高,且-10℃和10℃的废气排放有很大差别。当环境温度为-1~8℃时,温度变化对排放的影响最为明显。数据显示,老款车的排放比新款车高很多,2013年注册的车比1998年注册的车排放量减少90%。此外,周围的湿度对排放也有显著影响,湿度越大排放越高。值得注意的是,当环境湿度为60%~70%时发动机的排量最小。此外,冷起动发动机比热起动发动机能排放出更多的废气。行驶里程越多发动机排放越高,实际上行驶里程大于25万km的汽车要比低于3万km的汽车多排放35%的尾气。研究还发现,同一款发动机中采用调整过的电控单元比采用标准电控单元排放量增加1倍。
对汽车行驶状况和车载成员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该地区73%的汽车行驶里程超过10万km;82%的车上只有驾驶员1人;69%的驾驶员为男性,18~25岁的驾驶员占到总数的1/4;交通高峰期为早8~9点,下午3~4点。上述结果可为城市交通设计和管制提供参考。
Dimitrios Savvidis et al. SAE 2014-01-2024.
编译:白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