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12-10 03:02:45刘胜利
财会学习 2015年18期
关键词:性支出贷记借记

文/于 玲 刘胜利

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于 玲 刘胜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固定资产体现出来的经济成分也日趋复杂,并在管理与核算中展现出诸多问题与弊端。本文从现阶段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讨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者提供帮助,全面的提升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水平。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核算;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大量实践表明,不合理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手段不但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其现实价值和使用情况,而且不能充分的发挥其作用,甚至造成浪费。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高校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给予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获得抛砖引玉的效果,引发业内人士更加深入的思考。

一、现阶段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的问题

(一)预算会计制度偏离实际,高校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成为普遍现象

在现行的规章制度中,高校的固定资产是不计入折旧计算的,这就直接导致了经营用固定资产以及高校固定资产在成本核算中难以体现日常业务和经营活动过程中消耗的实际情况,也就在某种程度上人为地降低了成本的支出,致使资产负债表不能充分的发挥功效,而只能表示出固定资金与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所得到的固定资产及净资产的总量往往相较真实值更高。另外,高校固定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致使固定资产的真实使用情况难以确定,使得会计收支表丧失自身价值,造成结余虚增、成本低估等状况的发生。另外,实报实销的高校固定资产购置,往往直接被纳入支出体系,这会使人形成误解,不仅认为高校固定资产属于非经营性资产,是能够被无偿使用的,而且使得各部门在购置资产的时候也容易忽略资产的运行效率,只从简单的主观需要出发,继而导致购置资产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甚至出现购置资产闲置的情况,不仅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率,产生不必要的浪费,更占用了资金与空间。

(二)固定资产核算方法无法匹配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

现行的固定资产核算,容易产生账外资产,这就给固定资产的管理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例如,高校在进行固定资产的购入时通常采取以“事业支出”为借记,“银行存款”为贷记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实行“固定资产”借记,“固定基

金”贷记。这样就容易产生问题:由于二者之间缺乏必然的勾稽关系,因此经常对“固定资产”、“固定基金”该项漏极,最终由此产生账外资产。然而,一旦账外资产出现,又无法及时的找出成因,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陷入困境。

(三)在管理购置后的固定资产时,缺乏较为统一、完善的方法

购置后的高校固定资产没有统一、合理、完善的管理方法,致使固定资产在维护、使用、出租等方面显得十分杂乱,没有一个相对规范的流程。同时,在出现由于出售、报废、损坏、盘亏等原因而造成的固定资产减少时,往往利用固定资产折减的原始价值冲减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并将此产生的变价收入、价款、清理费用等直接作为修购基金使用,然而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对固定资产的净值做出任何反映,因此也不能对高校的偿债能力和资产状况做出真实且客观的反映。

二、解决现阶段高校固定资产核算、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坚持三项基本原则,改进高校现行的固定资产核算方法

1.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引入与使用,能够吸收企业会计做法,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实行资本化,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利用计提折旧的方法,从而落实固定资产成本的分歧确认和分摊,这样在确认收益与成本的时候,就不再局限于实际收到收入或支付费用起劲进行确认,而是可以在二者实际施加影响的过程中进行确认。同时,作为重要的高校资源,固定资产对会计的工作也要求的更加细致和严格,需要会计对固定资产的形成、使用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及时合理的确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计量和报告。

2.坚持谨慎原则。这一原则是会计核算工作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把各种风险与损失降到最低。谨慎原则的引入,使得高校固定资产的核算能够真实并准确的反映出其价值和使用情况,从而杜绝会计信息失真及虚增资产状况的发生。

3.以划分收益性、资本性支出为原则。在高校固定资产的核算中,对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划分能够更加明确的区分当期费用,清晰化资本性支出使之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现状,并将各会计期间以不计提折旧方式分摊的固定资产作为收益性支出来夯实结余信息,并在收支表中有所呈现。

(二)形成具备统一标准的、固定的高校资产折旧方式

高校的固定资产与企业的固定资产类似,两者有一个相同的特点:资金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续而损耗。这种情况便是直接造成固定资产价值减少的原因。针对此种状况,建立相关的折旧方式就显得十分的必要。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的时候,相关者一定要十分的谨慎、慎重,各期的会计核算也应坚持统一方法的资料更具真实性,以便为下一步的财务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与理论依据。

(三)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高校固定资产核算体制

在高校的固定资产购置方式中,除外购方式外,通常还采用财政基本建设拨款、单位自筹资金等方式实施基建工程。这些都会真实的反映在会计表中,继而为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提供相关的支出信息,还能完整且充分的体现固定资产取得核算的整个过程。在落实财政基本建设拨款、单位自筹资金而进行的新建、扩建工程等实际成本支出时,应建立以“在建工程”为借记,“财政补助收入”为贷记的基本模式,并在该工程项目竣工交付的时候明确“固定资产”借记、“在建工程”贷记。除此之外,还应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通过核算来对固定资产价值的变更和清理状况进行核实,清理出售、报废、损毁的固定资产,以“固定资产清理”为借记,以“固定资产”及“累积折旧”为贷记。值得一提的是在处理盘亏固定资产时,应以“待处理财产损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折旧”为借记,以“固定资产”为贷记。最后,对于固定资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的核算标准,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以增加“待处理财产损益”以及“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方式来实现的。当然,在此过程中还应对造成固定资产价值流失的原因及问题等进行追究和解决。

(四)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进行创新与完善,加强其管理

在对高校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时候,应从该校的现实情况出发,在学院、专业的基础上实行分级管理,并建立较为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或部门,由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实行专业、统一、严格的管理。并善于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采取办公自动化的管理模式,这样不但能够增加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能够将误差或错误降到最低,使得管理人员对于自己负责的资产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及掌握,以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的客观、真实与即时。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高等院校的经济成分越来越复杂,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高校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结果不利于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和使用状况,同时导致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大量资产重置浪费。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高校在进行固定资产和核算管理的时候还存在诸多问题,高校管理者必须摆正心态,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继而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只有全面的减少了固定资产闲置问题,才能够从根本上节约资源与资金。

[1]李广喜.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01).

[2]杨敏.固定资产在管理与核算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10).

[3]陈义侠.固定资产在管理与核算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01).

(作者单位:长春财经学院)

猜你喜欢
性支出贷记借记
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的会计核算
会计实务常见错误解析
政府生产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和挤入效应——基于地区异质性的分析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研究
智富时代(2017年4期)2017-04-27 01:40:46
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体系的重构
商业会计(2015年8期)2015-09-29 07:08:40
浅述企业对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新旧《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财务处理、衔接及改进建议
商业会计(2015年23期)2015-02-01 20:08:03
资本性支出计算方法的理论探索和实际应用
——多年年金概念的提出和应用
.NET平台下借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资本性支出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