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基层文化馆服务工作的思考

2015-12-10 02:04:35贵州省平塘县文化馆潘承芬
人间 2015年3期
关键词:文化馆群众基层

贵州省平塘县文化馆 潘承芬

浅析新形势下基层文化馆服务工作的思考

贵州省平塘县文化馆 潘承芬

基层文化馆是国家编制设置的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娱乐需求为基本职能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基层文化馆要创新发展,必须解决问题、准确定位、发挥作用。

基层文化馆;先进文化;准确定位;小康社会

一、新时期基层文化馆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落后的行政文化观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要成为资源并按市场规划要求获得双重效益的权利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文化馆的工作都是行政文化的性质,它的一切工作实际上是在上级行政指令中完成和实现,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行政文化对办好文化馆的工作、对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显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现在的文化应当是以一种资源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文化馆作为文艺的创作、传播、培训三位一体的事业机构,它首先应掌握和使用大众资源,让其最大化地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是旧的文化管理模式和党的十七大要求文化体制创新之间的矛盾。如何构建一套有利于调动基层文化馆各专业人员积极性,有利于各专业特长发挥、专业人员能进能出的良性竞争机制、管理机制和分配机制,是基层文化馆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文化馆是文化的创作、传播和培训机构,有自身的特殊性。基层文化馆必须从行政管理的模式下分化出来,建立一套现代的、科学的、适合文化特点的管理模式。

三是人民群众对先进文化的迫切需要和开展文化活动中,提供文化服务所面临的经费短缺的矛盾。基层文化馆是公益性群众性的文化事业机构,它主要以社会效益的形式体现而不是以经济指标来衡量。因此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政府成为其经济来源的主要提供者。比在如重大节庆、文化下乡、群众性广场文艺的组织、社区文化活动、村寨活动、民族民间文化的普查、整理等等。

四是文化馆人员固定化和专业人才的市场配置之间的矛盾。基层文化馆工作人员的流动性很小,只要进了文化馆的大门,不管你有用还是无用,不管你能力大小,都像进了“保险箱”一样,能进不能出。忽视了基层文化馆是一个文艺人才聚集的地方,是地方文化的代表,是地方文化的门面。

二、基层文化馆要树立自身地位,首要是必须准确定位

从定位学的原理知道,一个产品要想打开市场、保持永久的生命力,必须进行产品定位。基层文化馆作为社会系统中的独立单位,要想树立地位,同样必须给自身定位。只有准确把握自身的定位,才能履行好文化教育的职能,发挥好人民群众文化主阵地的优势。围绕基层文化馆的定位,要求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指导原则。基层文化馆作为政府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专业文化机构,理所当然地承担着建设先进文化的职责,因此坚持群众文化的正确方向,坚持开展各具特色、具有导向性和示范性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和品位,不断拓宽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覆盖面,这就是基层文化馆定位的首要原则。如我县在进入夏季时节,全县10个乡镇都会开展自己鲜明特色、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广场活动。从县城举行的专场晚会转移服务到乡镇;从乡镇政府举办的节庆服务转移到村寨举办的大舞台,到处都能服务到、看得到享乐文化的身影。

二是实践原则。基层文化馆作为当地人民群众文化的活动中心、辅导中心和研究中心,必须有一个功能相对齐全的阵地,有一支能辅导群众文化活动的队伍,有一批在本县乃至全省、全国叫得响的文艺精品,有一系列面向社会的文化艺术培训。只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文化娱乐、认识、教育和审美的功能,促进和提高人民群众思想、文化、智力、身体素质,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三是服务原则。基层文化馆只有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才能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用文化的力量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造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县确立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核心的实践服务活动为目标,转变机关作风,把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实施“文化强乡强镇”的文化惠民工程、举办乡村文化活动、创新乡村工作方式、拓宽乡村服务领域,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

四是满意原则。人民群众对基层文化馆工作满意不满意,是检验基层文化馆工作的重要尺码,也是基层文化馆能不能获得地位的根本体现。在制定工作目标和活动计划时,应根据政府中心工作的要求,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方面的实际需要,力争使广大人民群众满意。我县在国家第四批扩大内需项目中,新建了平湖、牙舟等1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总投资408万元,总建筑规模为5100平方米,每个乡镇300平方米,并给各乡镇配备一批文化所需设备,实现“一乡一站、一村一室、一乡一广”的目标,形成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有效发挥公共服务职能。

五是创新原则。基层文化馆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它面临的重要工作任务是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和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精神上正确武装和不断提高起来。近年来,我县创作演出的舞蹈、歌曲《粑棒舞》、《玉水河之歌》;毛南族民间舞蹈《毛南神韵》;苗族民间舞蹈《跳月舞》;布依族舞蹈《浪马神韵》;特色话剧《拆迁》、《计划生育工作谱新篇》等优秀剧目。举办了贵州平塘“六月六”第四届布依山歌节、2014国际龙舟争霸赛“幸福进万家”文艺专场晚会、2014国际帐篷节嘉年华晚会。组织参加了2014年“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好花正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民族山歌大赛,迎得人民群众的好评。在创新文化强乡强镇的公益惠民活动中,实现了由“政府买单,群众看戏”转变为“部门出资,农民看戏”,推进了文化活动事业的创新。

三、基层文化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

一是基层文化馆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当前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最繁荣的时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人们思想文化观念也随之多样化,群众文化由过去的“教育型”转化为“休闲与消遣型”。在市场经济中,免不了社会上不良东西会招引群众,污染社会风气。如何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健康的文艺节目教育人,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陶冶人,抑制不良风气的侵袭。我县启动了“幸福进万家—文化精品乡村行”公益文化活动,县委、县政府为全县121个行政村、10个镇乡文化站、部分民间艺术团和学校发放了文化惠民流动音响150套。通过实践中的探索,我县各文艺团队的发展脱离了政府扶持,全部走入市场运作。塘边镇八音艺术团演出90多场,收入27万元以上,通州镇金色艺术团演出近80场,收入25万元以上,卡蒲毛南族风情文艺队等一批乡镇艺术团演出足迹遍及周边县(市)及省外广西、湖南等地。

二是加强管理、提高人才素质的修养。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发展,富裕起来的人们,对艺术品味的追求越来越高,基层文化馆利用人才优势,及时创办和培训自己的队伍,发掘艺术人才的潜力。通过培训,提高队伍的艺术素质,满足社会的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各门类的艺术人才以点促面,辐射社会各阶层。县委、县政府把握时代脉搏,开拓创新人民群众文化工作的新局面,乡、村两级文化广场,镇乡综合文化站、村农家书屋全部建成,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得到提升。

三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动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纵观历史风云,古老而文明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已奠定了源源流长的中国文化教育的坚实基础,顺应国情、民情和时代的主旋律是文化发展的根本。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文化建设投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以政府采购为主导的“幸福进万家”公益文化活动,成功让“幸福进万家—文化精品乡村行”跻身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创建项目,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响亮品牌。

[1]《浅议文化馆的现状及建设的意义》《大众文艺》2011年第4期 丁会娟;

[2]《浅谈文化馆的性质和职能 》《戏剧之家》2010年第2期 刘野萍;

[3]《平塘县文化馆2014年工作总结》。

G242

:A

:1671-864X(2015)01-0150-02

猜你喜欢
文化馆群众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2:20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少先队活动(2021年4期)2021-12-01 23:23:32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章堰文化馆
现代装饰(2020年12期)2021-01-18 05:37:28
基层在线
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07-27 02:47:54
大爱有光
大众文艺(2020年8期)2020-04-21 11:22:06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当代陕西(2019年13期)2019-08-20 03:54:10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大众文艺(2018年16期)2018-09-05 11:48:40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