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县花卉产业发展概述

2015-12-07 23:04:25郑连金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22期
关键词:永春县发展

郑连金

摘 要:该文阐述了永春花卉产业的主要成效、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重点分析了大田种植、设施花卉、生态茶园、花木公园、花木造林、林下种植等与花卉产业发展的相关模式,突出综合发展,拓展发展空间,提高综合效益,为永春花卉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花卉产业;发展;永春县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2-104-02

近年来,永春县致力于发展现代花卉产业,作为增强农村活力,推进农民致富的重要工作来抓,认真组织实施《永春县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花卉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成为福建省重点花卉产业县之一。本文重点分析永春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为永春花卉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1 永春市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1.1 状大发展规模 永春花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近3a来翻了一翻,全县总面积超过3 333.33hm2,其中大田种植1 320hm2,茶园套种1 333.33hm2,花木造林667hm2,花卉产值26 750万元。花卉企业或组织实力增强,花卉龙头企业或示范企业建设富有成效,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0家,花卉专业合作社34家,在联合经营、抱团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动,搞活经营机制,增强发展实力。

1.2 突显品种特色 注重花木品牌的建设和应用,把永春尖叶桂、罗汉松造型树、“十八学士”和“赤丹”茶花等品种作为主导产品加以改造提升,占领省内外市场。桂花、山茶花、罗汉松、杜鹃花四大品种产销数量占全县的70%以上,产销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大花蕙兰、蝴蝶兰、精品国兰等高端花卉和金线莲、铁皮石斛等药用食用花卉发展迅速,推动了设施花卉或精品花卉的发展,其中精品国兰在全国性花博会中多次获得金奖。红皮榕、蓝花楹、黄花风铃木等优新品种快速发展。并且开展了楝叶吴茱荑、山乌桕、野鸭椿等乡土树种的育苗研究和推广应用,开拓新的市场。

1.3 优化产业结构 调整经营方向,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综合发展。设施花卉建设快速推进,2014年全县新建设施花卉基地1.2万m2,设施花卉总面积达到19.2万m2,造型花卉、盆栽花卉、名贵花卉、彩色花卉、食用药用花卉等迅速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花卉的科技水平和经营效益。花卉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民致富,而且绿化美化了城乡环境,带动了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推动了“生态名城”和“美丽乡村”建设,建成南幢、楚安、东里、大羽、丰山等一批包含花卉产业发展的美丽乡村。在发展传统观赏苗木的同时,大力发展复合经营模式,把花卉产业与造林绿化结合起来,与生态名城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与现代农业发展结合起来,与休闲旅游结合起来,与生态茶园建设结合起来,建立“花-茶”、“花-林”等复合经营模式,拓展了花卉发展空间,提高了花卉的综合效益。

2 发展模式

2.1 大田种植 传统花卉培育模式,以大田种植为主,种植观赏苗木,全县种植面积1 233.33hm2。建立了仙岭桂花生态科技园、蓬壶罗汉松造型艺术园、汤城山茶花生态科技园、东园特色苗木示范基地、五一水库乡土树种示范基地。通过建立科技示范园区,推广标准化生产,发挥幅射带动,提高经营效益。主要代表性企业有新新园艺有限公司、桂源园艺场、绿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绿闲农林专业合作社等。

2.2 设施花卉 主要包括智能温室、温室大棚、普通大棚、遮阴棚等,全县面积19.2万m2,重点建设具备加温系统、降温系统、补光系统、匀风系统、内外遮阳等设施的标准智能温室。景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全市最大的设施花卉基地之一,建设面积约20hm2,建设组培中心楼1 750m2,智能温室大棚15 000m2,催花大棚20 000m2,主要生产大花蕙兰、蝴蝶兰、金线莲、铁皮石斛等产品。胜美兰花有限公司是目前泉州市规模最大的国兰生产培育基地,以生产培育精品国兰为主,主要兰花品种包括:春兰、惠兰、寒兰、莲瓣兰、送春报岁兰、四季兰等8大类300多个品种,培育各类优良兰花5万多盆,普通兰花10多万盆。

2.3 “花-茶”复合经营模式 在茶园内套种桂花、罗汉松等乔木花卉树种,或套种楠木、红豆杉等珍贵树种,实行复合经营,建设生态茶园,全县面积1 333.33hm2。生态茶园是以茶树为主要物种的、包括间种林木(花卉)在内的立体复合栽培模式,主要分布在坑仔口、玉斗、锦斗、呈祥等乡镇,其中坑仔口镇魁斗村茶园连片套种桂花、罗汉松大苗达到66.67hm2以上。

2.4 花木公园模式 利用“四旁四地”开展植树绿化,建成休闲公园,同时又是观赏苗木种植基地和销售窗口,是一种多功能复合经营模式。蓬壶罗汉松专业合作社,利用“泉三”高速公路道口的空地,建设罗汉松造型艺术园4hm2,收集中国大陆以及台湾等地的罗汉松品种2 000多株,采取艺术造型、专业建园,建成集绿化、美化、休闲、观赏、种植、销售为一体的花木公园,创新花卉发展的新模式,成为永春花卉产业的一个窗口。五一水库乡土树种种植区面积33.33hm2,实行综合发展,包括花木培育、林下种植、设施栽培以及花卉观光休闲等综合发展项目。

2.5 花木造林模式 利用荒山荒地造林绿化,特别是废弃柑桔园的改造,种植观赏苗木,发展山地花卉,全县面积667hm2。花木公园模式倾向于公园绿地建设,而花木造林模式倾向于经济林造林的概念。

2.6 林下种植模式 利用林下种植铁皮石斛、金线莲等食用药用花卉,扩大花卉生产内容,提高林业整体效益。全县铁皮石斛和金线莲林下种植84.67hm2。

3 发展方向

3.1 完善发展模式 花卉综合发展各种模式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稳步推进现代花卉产业发展的同时,推动花卉业与相关产业的有机结合,促进产业多元发展,有效延长花卉产业链,全面提升花卉的附加值。根椐永春目前的情况,有较多的茶园需要生态改造,还有一定数量的荒废柑桔园需要更新造林,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在推动茶果园生态改造的进程中建立科学的立体复合经营模式,发展花卉产业。在开展荒废柑桔园造林以及“四旁四地”绿化时,通过合理规划林地疏密度和树木生长规格,既绿化国土,又种植花卉创收。要大力发展花卉的休闲旅游,利用“花”的色彩和造型等特性,实现资源共享,游客来者观景,商客来者卖苗,在建设花卉基地的同时,集森林、水系等资源为一体,建设四季皆绿、四季有花的生态景观和休闲娱乐区,进一步带动永春旅游、餐饮和住宿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另外,要抓住林下种植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食用药用花卉。

3.2 把握品种导向 今后花卉苗木品种主要是彩叶树、造形树和名贵树。目前我国彩叶树占园林绿化植物的比例还不足10%,即使大城市主要景观带也不足20%,所以,要提高园林绿化的景观品味和美化程度,势必要加快彩叶树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开发利用楝叶吴茱荑、山乌桕、野鸭椿等具有优势的乡土树种。造形树体现了强烈的民族传统和现代文化气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桩盆景,是工艺精巧和科技深奥的树木造形杰作,但目前园林绿化上的造形树的应用还很不充分,所见到的景观造形树极少,因此这也是发展的方向之一,特别要把具有发展基础的罗汉松造型树发展成为永春花卉产业的特色之一。名贵树一般指树木质好、品味高、资源少、价格贵,大都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以往在园林绿化工程上用得较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名贵树的人工繁殖进展加快,生长速度大有提高,价格正在逐步降低,这就为园林绿化扩大名贵树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比如楠木、青钱柳等。

3.3 发展现代花卉产业 要从实行标准化生产、发展精致花卉、提高科技含量、优化品种配置,提升种植水平等入手,促进花卉业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由规模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增长型转变,推动花卉发展机制的创新,推动花卉产业向设施花卉、造型花卉、盆栽花卉、鲜切花卉等高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获取最佳的经营效益。实现永春花卉产业升级,使其发展成为永春县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泉州市、福建省乃至全国的乡土特色花卉基地。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永春县发展
新闽派民居初探
城市设计(2024年2期)2024-01-01 00:00:00
永春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研学旅行、旅游体验与非遗保护
西部学刊(2022年10期)2022-06-12 00:43:57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永春县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永春县2016年9月15日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时代农机(2018年3期)2018-06-07 02:37:35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汽车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