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化妆形象的真实性

2015-11-23 19:34:10王婧
戏剧之家 2015年20期
关键词:真实性

王婧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舞台化妆形象的真实性。舞台上人物形象的真实是艺术形态的真实,绝不等同于现实生活中自然形态的真实,而是表现客体的本质的真实、主体心理感受的真实,并非对现实的还原。舞台上化妆形象的真实是通过典型化和性格化的人物外部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本质。本文通过理论阐释和实践作品的例证,论述了化妆形象真实性的内涵、创作方法及必要条件。

【关键词】化妆形象;真实性;典型化

中图分类号:J8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039-02

化妆造型最大的特点就是源于真实,尊重客观现实,让观众感受到一个个真实的人物形象。但逼真的艺术形象也具有假定性。戏剧艺术中所谓的人物形象的真实,是艺术形态的真实,而不是自然形态的真实;是造型师通过对各种生活素材的取舍、精炼,再融入自身主观的艺术感受和艺术处理,塑造出的“传神”的艺术化的人物造型,而绝非对生活的复制;是表现客体的本质的真实、主体心理感受的真实,而非对现实的还原。本文通过对话剧《借我一个男高音》的化妆造型的解读,来阐释化妆形象的真实性这一论题。一个真实生动的化妆形象,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一、经过艺术选择和过滤的形象,具有典型性

艺术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化妆的基本要求是在生活的真实再现中求美感。人物的外在形象应该体现出作品的艺术追求。我们在舞台上所看到的各类形象,都是经过了艺术的加工后呈现在舞台上的,即便是非常贴近生活的角色,都不会将生活的原型照搬上舞台。戏剧艺术绝对不是对生活的简单重复,而是要通过典型化的方法对生活进行提炼、加工、概括,创作出能够反映生活本质的真实典型的形象。出现在舞台上的形象是艺术化的,蕴含了艺术家的艺术理想,是经过加工和提炼的典型化的真实。这是完全区别于生活中的自然形态的。

《借我一个男高音》中的蒂特尔是一位世界顶级的男高音演员,在造型上如何表现出角色的气场和艺术气质是个难题。观众对于这样的歌剧艺术家的印象一般多停留在燕尾服、大络腮胡和卷曲的长发这些典型元素上,最后经过筛选,结合演员自身条件,决定把发型设计为略有高度的小卷发,发色为黄棕色;妆容上突出演员的面部结构,尽量把五官欧化;配合银色略带闪光的笔挺西装,呈现出一个仪表堂堂的“男高音”形象。与之相对比的是麦克斯这个人物。他是剧院经理的助理,事实上就是一个在剧院打杂的人物。职业和经济能力注定了他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屌丝”。因此我为他设计了乱蓬蓬的头发,发色为略显廉价的黄色,再加上充满呆滞感的圆框眼镜等这些典型元素,搭配宽大而皱巴巴的粗麻质地的暗黄格子西装,使麦克斯这个形象在舞台化的同时更接地气。

二、以人物的精神价值为基础,兼顾演员本身的条件

不同于生活中的设计要追求实用价值,作为艺术作品的人物形象设计首先强调的是形象的精神内涵。比如角色的性格特征、身份气质、受教育程度、职业特点、社会关系等等这些精神因素,都要通过角色的外部形象让观众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事实上是在塑造角色“个性化”的真实。在《借我一个男高音》这部话剧的化妆造型设计上,我运用不同的色彩,来暗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他们的精神内涵。以剧中几个女性形象为例:麦琪是粉红色系,单纯可爱;玛利亚是黑色系,高贵神秘傲慢;迪亚娜是耀眼的金色系,性感漂亮张扬;茱莉亚是紫罗兰色系,时尚且表现年龄感。在确定了不同的色彩基调后,再为角色设计符合他们精神内涵的细节。茱莉亚这个角色的身份是歌剧协会的主席,年龄大约是六十多岁。剧中的茱莉亚是一个相当注重个人形象的女性,她一出场,就摆出一个相当年轻化的造型,并询问桑德斯“瞧我这身打扮怎么样”,可见她是一个从事艺术相关职业、注重自身形象,并且在意自己的年龄的女性,这样的女性既有不错的品味又愿意为自己的外表投资,并且内心是不服老的。当分析透彻这个人物的精神内涵之后,确定了在造型上要突出她“年轻化”的痕迹、衣物的贵重及不俗的品味。我首先为她设计了一丝不苟的酒红色大波纹短发,以表现她的时尚感;镶金色链条的金丝边眼镜既表现出她的品味又间接地暗示她的年龄;宝蓝色和酒红色相间的水滴形宝石项链,配套的耳饰和宝石系的戒指,符合她的年龄、经济实力,同时又表现出她对于与世界级歌剧明星蒂特尔会面的重视程度;再配合紫罗兰的镶金边长裙套装,一个高傲、追求时尚、注重品质的形象就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中。

三、造型能够融入现代人的审美意识

看《三国》落泪,替古人担忧。我们无法判断剧中人物的真实性,但却被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所感动,这就是化妆造型艺术的迷人之处,它尊重现实,又超越现实。所谓“超越”的度的基础,就是造型师与观众相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视点。造型师在设计的过程中主动地融入现代人的审美意识,把这些化为造型的细节,像桥梁一样搭进观众的心里。一般而言,观众对自己体验过的、约定俗成的审美经验更容易产生出信任感和真实感。

以话剧《借我一个男高音》中的女演员戴安娜这个角色为例。戴安娜的外形是“漂亮而且非常性感”的。她性格积极主动,为了事业的成功,主动引诱男高音歌唱家蒂特尔。漂亮、性感、时尚是戴安娜的标签,对她的造型,我设计了两套方案。一种方案是沿袭了传统对性感的经典释义:金色的卷发发套和金色的礼服裙,在整个舞台上呈现出美艳性感的女明星的形象,像梦露一般地符号化;第二种方案是根据演员自身的条件设计的,演员本身是名模特,形象是很贴近角色的,发型是时下流行的短发波波头,并且染成了靓丽前卫的大红色。在两种方案中最后选择了第二种。我根据演员自己的发型为她设计了LadyGaga著名的“扫把头”,并且在外眼角下方添加了一颗痣,妆容是时下流行的黑色烟熏眼妆和复古红唇,饰物选择了夸张的金色锁链状项链和耳环及手链,配合金色的露背礼服裙,一个符合当下审美的时尚的女明星形象,张扬而耀眼地出现在观众面前。

四、人物的化妆形象应遵从导演风格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部戏剧中,无论化妆造型有多夸张,都要遵从导演风格。导演不仅是集体创作的核心,也是影片的独立的艺术创作者。同样的故事、人物、情节,由于导演风格的不同,所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也不尽相同,带给观众的观影感受亦有差异。人物造型设计必须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与整部剧的风格保持一致,才能使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不跳戏”。

基于以上几点论述。我认为,在人物造型的创作过程中,角色化妆形象的真实性既不是我们生活所见的具象的“形”,也不是画牛做马的抽象的“神”。它是代表了艺术家个人的艺术理想、能够反映生活本质的典型化和个性化的人物形象。这不但需要造型师在技术上能够塑造出以假乱真的形象,更需要化妆造型工作者平时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生活的阅历是指导我们如何取舍和创造的老师。只有贴近生活的准确生动的人物形象才能与观众达成心灵上的沟通。人物一出场,观众会心的一笑,就是对造型师最好的肯定。

参考文献:

[1]王希钟.影视化妆技巧[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9):16-19.

[2]蒋育秀,姚惠明.人物化妆造型设计实训教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8):134-139.

作者简介:

王 婧(1981-),女,硕士,讲师,现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舞台美术专业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真实性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28
全媒体时代关于新闻真实性的思考
科技传播(2019年23期)2020-01-18 07:57:46
试析新闻与文学真实性的区别以及坚持新闻真实性的意义
新闻传播(2018年6期)2018-12-06 08:56:34
追求真实性永远是记者的基本准则
传媒评论(2018年5期)2018-07-09 06:05:24
广告的真实性
真人秀节目的真实性研究
新闻传播(2016年22期)2016-07-12 10:09:53
新闻报道如何在保证真实性同时兼顾人文关怀
新闻传播(2015年10期)2015-07-18 11:05:40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3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传播(2015年22期)2015-07-18 11:04:06
辩证理解现代文学史书写的“真实性”
江汉论坛(2015年7期)2015-02-27 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