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达
(福建省清流县第一中学)
例析函数含参问题中的分类讨论与分段讨论
魏国达
(福建省清流县第一中学)
在高中数学思想方法中,分类与整合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这种思想在解决有关含参的问题中更是显出它的重要性。分类与整合思想有两种形式:参数的分类讨论与自变量的分段讨论。学生在运用时往往混淆不清,特别是在整合的结果上分不清是取交还是取并。通过对例题的解析谈谈分类讨论与分段讨论。
数学思想;分类讨论;分段讨论
高中数学的七大数学思想中,分类与整合思想是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福建2015年《考试说明》中指出:“分类与整合思想不仅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常用方法,也是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方法,高考把分类与整合思想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并以解答题为主进行考查。”分类与整合思想方法应用于高中数学的各个章节中,特别是在分段函数与含有参数的函数问题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含有参数的函数问题中讨论有两类:对于参数的分类讨论和对于自变量的分段讨论,然而学生在对于是分类讨论还是分段讨论混淆不清,也不知如何整合结果。这里结合一些例题谈谈函数中含参问题的分类讨论与分段讨论。
1.含参的函数问题中研究的对象是自变量时,若需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且自变量的范围在参数的每一种分类中都是完整的,这种讨论方法为参数的分类讨论法,其整合的结果为各类结果的并集。
解:(fx)的定义域为R
由f′(x)=x2-(a+2)x+2a=(x-a)(x-2)=0得x=a或x=2
(1)当a<2时,由f′(x)>0得x<a或x>2,由f′(x)<0得a<x<2,则(fx)的增区间为(-∞,a),(2,+∞);减区间为(a,2);
(2)当a=2时,f′(x)=(x-2)2≥0恒成立,(fx)的增区间为R,无减区间;
(3)当a>2时,由f′(x)>0得x<2或x>a,由f′(x)<0得2<x<a,则(fx)的增区间为(-∞,2),(a,+∞);减区间为(2,a);
综上:当a<2时,(fx)的增区间为(-∞,a),(2,+∞);减区间为(a,2);当a=2时,(fx)的增区间为R,无减区间;当a>2时,(fx)的增区间为(-∞,2),(a,+∞);减区间为(2,a);
注:本题研究的对象是自变量x,通过比较f′(x)的两个值a 与2的大小,对a进行分类讨论。在a的每一种情形中,都是在自变量x的范围R上研究,则结果为各类结果的并集。
2.含参的函数问题中研究的对象是参数时,常用分离参数的方法。若参数不好分离,则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且在每一类的讨论中自变量的范围保持完整不变。其参数所求的结论是各类结论的并集。
解:(fx)的定义域为(0,+∞)
(1)当a=0时,(fx)=x(x>0)在(1,2)上为增函数,符合题意;
(3)当a<0时,由(fx)>0得x<3a或x>-a,(fx)的增区间为(-∞,3a),(-a,+∞),由题意得区间(1,2)是(-a,+∞)的一个子集,
注:本题研究的对象是参数a,由f′(x)≥0不好分离参数,则根据f′(x)=0的两根-a与3a的大小关系分类,求出增区间,利用(1,2)是f(x)的增区间的一个子集解决问题。在a的每一种情形中,x的范围(1,2)没有变化,因而这是一个分类讨论问题,参数a的取值范围是三种情形结果的并集。当然此题也可由f′(x)≥0在(1,2)恒成立,用二次函数的图象解决。
用分离参数的方法研究含参问题中参数的取值范围时,若在分离参数的过程中要对参数的系数进行讨论,即要把自变量的范围分割成几个小范围进行求解时,则应对自变量采取分段讨论的方式,其参数的结果应取每段结果的交集。
综上:a的取值范围为[-2,2]。
注:本题中分离参数时由于参数的系数x的符号无法确定,因而要对x的范围进行分割处理,所以本题要对x进行分段讨论。其参数的范围是各段参数范围的交集。
(1)当x=0时,0≤0恒成立,则a∈R;
含参的函数问题中,不论研究对象是参数还是自变量,若以研究对象作为主体进行讨论时,则是分类讨论,其结论为各类结论的并集;若研究对象不动,以另一个对象为主体进行讨论时,则是分段讨论,其结论为各段结论的并集。以研究对象作为主体进行讨论其实是对研究对象自己进行分段讨论;研究对象不动,以另一个对象为主体进行讨论时,其实是对另一对象进行分类讨论。这两种分类方法实际上是解决问题的两种不同的思维途径,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解决含参问题中求参数的范围时,既可对参数分类讨论,也可对自变量进行分段讨论。
(1)当Δ=a2-4≤0时满足条件,解得:-2≤a≤2;
综上:a的取值范围为[-2,2]。
注:此种方法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和对称轴的位置进行分类,实际是在对参数a进行分类讨论,其结果取各类结果的并集。但这种方法很容易由于考虑不周全而漏解。
例4.另解:由于f′(x)=cosx-a
总之,含参问题中都是围绕着所求对象展开的,无论是对哪个量进行讨论,分类的对象都要科学分类,且分类标准要统一,做到不重不漏,并能科学地研究、合理地整合结果。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