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关系分析

2015-11-19 11:34:40杜明伟顾雯娟
城市地理 2015年12期
关键词:苏南江苏省规模

杜明伟 马 娟 顾雯娟

(江苏师范大学城建与环境学部,江苏 徐州 221000)

1.引言

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越来越重视城镇化质量,学界对我国城市规模的发展战略一直存在着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大城市规模要不要控制,发展小城市 (镇)是不是中国城镇化的唯一道路。而城市效率是城镇化质量的核心,城市效率可以理解为城市单位投入 (人力、财力、物力)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或增值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价值量,也可以从减少损耗的角度理解为城市创造或增值单位价值量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所耗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简而言之,城市效率就是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一个城市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一味地追求城镇化速度,结果城市急剧膨胀,经济指标快速上涨,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忽略了城市效率,导致城市投入产出比低下,阻碍了城市的发展。但是一味地限制城市规模发展也不利于城市效率的提高和城市质量的提升,城市效率的提高也有赖于城市规模的健康成长。

关于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国内不少学者已经做出了自己的研究。王圆圆应用城市效率指标对安徽省14个地级市的城市效率进行了研究,指出安徽省城市效率与规模相关性不大;席强敏对2001~2009年间中国152座不同规模城市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并探讨了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的关系以及不同规模的城市间影响其效率因素的差异;王业强分析了中国城市和地级市及以上城市2005-2010年的规模效率及其与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以验证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的倒“U”形假说。

总结前人研究,其焦点主要集中于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相关关系的具体规律。多数学者在研究时使用了王嗣均的城市整体效率指标体系,而指标体系中具体指标的选取会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研究者们根据自己所研究的城市特征对指标体系各有增删。本文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对王嗣均原有指标体系进行改进,力求科学严谨。为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提高城市效率、合理规划城市规模提供参考,避免因城市规模不合理而造成的城市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江苏省及其他地区的城市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域概况

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城镇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然而江苏省内的城镇化水平存在地域差异,总体来说,城镇化水平由苏南五市 (包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向苏中三市 (包括扬州、泰州、南通)递减,又向苏北五市 (包括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递减。因此在研究江苏省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时,不能忽略苏南、苏中、苏北客观存在的差距。

2.2 数据来源

文章数据来自《2014年江苏省统计年鉴》、《2014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或是根据其中数据计算得来。

3.城市效率和城市规模的综合测度

3.1 城市效率测度

针对江苏省城市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对王嗣均教授原有指标体系作出一定的修改,以适应当时当地的情况 (表1)。

表1 江苏省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计算出各指标具体数值后,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假设每项指标数值最高的城市得100分,最低的城市得50分,介于其间的指标按间隔比例打分。以上6项指标,前4项是正向衡量的指标,数值越大,效率越高,后2项是反向衡量的指标,数值越小,效率越高,故进行标准化时,采用不同方法。前四项指标标准化公式:

后两项指标标准化公式:

式中Uij为i市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值,Xij为i市第j项指标值,Xjmin为所有市第j项指标的最小值,Xjmax为所有市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i=1,2,,…,13;j=1,2,…,6。

各项指标的权系数根据其反映城市效率的程度确定,指标1的权系数为0.5,其余指标的权系数为0.1。

计算出江苏省各城市效率如图1所示:

图1 2013年江苏省各城市的城市效率

由图1可知,多数城市的城市效率都处于一个中等水平,多数城市的城市效率值接近众数。江苏省城市效率存在地域分异,总体上说,苏南与苏中的城市效率较高,苏北城市效率较低,其城市效率排名位于最后五位。而排名靠前的城市并非都是苏南城市,苏南与苏中的城市效率并没有明显的差距,并且苏南城市中排名较靠后的无锡与苏北城市中排名较靠前的徐州城市效率相差并不大。苏北城市效率的提高,也有赖于苏南、苏中城市效率较高的城市的带动,应当增强苏南城市对苏北的辐射力度,加强交流合作。

3.2 城市规模综合测度

传统的衡量城市规模的指标是人口数量或者城市建成区面积。但是江苏省人口稠密,苏南与苏北城市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发展方式也迥异,所以单纯地用城市人口或者城市建成区面积来衡量江苏省城市规模的整体情况都不够全面,本文采用城市规模的综合指标体系来衡量江苏省城市规模。

(1)指标Y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该指标反应了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

(2)指标Y2,城镇建设用地占土地面积的比重 (%),该指标反应了一个城市的土地规模。

(3)指标Y3,二三产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该指标反应了一个城市的经济规模。

指标Y1、Y2和Y3都是正向指标,故使用公式 (1)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V1,V2和V3。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

计算第i市第j项指标的比重:

指标信息熵的计算:

信息熵冗余度的计算

指标的权重:

其中,m为城市数,n为指标数。得出三个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17499,0.372943,0.309558。建立城市规模综合测度指标体系 (表2):

表2 江苏省城市规模综合测度指标体系

为便于读数,故将城市规模得分乘上100,计算出个江苏省13个地级市城市规模指数 (图2):

图2 2013年江苏省城市规模指数

由图2可知,江苏省内部城市规模差距较大,排名靠前的苏南城市遥遥领先于靠后的苏北城市。城市规模指数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呈现由苏南向苏中、苏北递减的趋势,呈阶梯状分布。苏中城市应当充分发挥由苏南向苏北过渡的作用。江苏省整体城市规划战略应当适当向苏中、苏北倾斜,使得江苏省城市规模发展差距缩小,更为协调。

4.江苏省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关系分析

本文对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的关系研究主要从协调性和相关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协调性反映了城市效率与规模发展的协调程度,相关性反映了城市效率与规模在发展中相互作用的程度,这两个方面是确定城市未来规模,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4.1 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的协调关系分析

4.1.1 象限图分类识别法

采用陈明星等提出的象限图分类识别方法[5],以判断城市效率与规模的协调发展程度。

第一步,根据测评指标体系测出城市效率X和城市规模Y,并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以生成两个新的变量ZX和ZY其公式为:

其中式中ZX与ZY分别是标准化处理后的城市效率和规模,Xi和Yi分别是i市城市效率和规模,、分别是Xi和Yi的平均值,Sx、Sy分别是Xi和Yi的标准差。

第二步,以ZY为Y轴,以ZX为X轴做一个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关系的象限图 (图3),各城市的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形成一个点集 (ZX,ZY),位于该坐标系不同象限内。

图3 江苏省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关系的类型划分

4.1.2 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比较关系

在图3中绘制直线Y=X[6,1],处于这条直线上方的城市,属于城市效率超前于城市规模发展类型,而位于直线下方的城市,属于城市效率滞后于城市规模发展的类型。据此,将江苏省城市分为5个类型。效率超前型分为3个类型、效率滞后型分为2个类型:

城市效率超前发展,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都比较高。包括常州、镇江,其城市效率都超前于城市规模发展,而且城市规模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对于城市进一步发展,在保证城市效率的同时,可加大力度着力扩大城市规模。

城市效率超前发展,城市规模较小。包括扬州、泰州、南通、徐州四个城市,这四个城市中,苏中城市全部属于这一类。这说明苏中地区城市普遍存在效率较高,规模滞后的情况,对于这类城市,应当着力提高城市规模,从人口、经济、城市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快提高城市规模,用城市的规模效应来带动城市进一步发展。

城市效率超前发展,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水平都较低。只有盐城一个城市,盐城属于苏北城市,其本身城市效率都超前于自身的规模发展,但是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水平都比较低,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时,应当两手抓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建设。

城市效率滞后发展,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水平都比较高,包括南京、苏州、和无锡三个城市,这三个城市都属于苏南城市,其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水平都比较高,但是城市效率滞后于城市规模,应当重视城市效率的提高,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效益,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市政建设水平等,有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

城市效率滞后发展,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水平都比较低,包括宿迁、连云港、淮安三个城市,这三个城市都属于苏北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水平相对较低。应当加大投入,大力提升城市效率,同时注重城市规模拓展,使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相互促进,引导城市健康有序发展,优化城市内部结构,效率与规模并举。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省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关系分析象限图中,没有城市分布在第四象限,即没有城市属于城市规模较大,但城市效率相对较低的类型。这说明,城市的规模影响城市效率。从总体上看,当城市规模较大时,城市效率一般不低。这给我们启示,在城市效率与规模水平都较低时,扩大城市规模往往能使城市效率提高,进而推进城市发展。城市效率超前发展的城市,应当在城市人口、经济、建设等方面努力,提高城市规模水平;城市效率滞后发展的城市,应当在城市产业结构、技术创新、资源有效利用等方面努力,争取提高城市效率,以达到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4.1.3 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偏离程度

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的偏离程度,反应了一个城市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的协调程度,偏离程度过大,势必影响城市整体的协调有序发展。在此通过计算│ZX—ZY│[6,2]表达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的偏离程度如图5所示。

图4 江苏省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偏离程度

由图5可知,江苏省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偏离程度差异较大,如扬州、南京、无锡等城市偏离程度较大,而连云港、镇江等城市则较小。另外,城市偏离程度排名不存在苏南苏中苏北地域分异的现象,因此,不管城市发展进程如何,都有可能出现发展不协调的情况。

将偏离程度0-0.5之间的称为协调型,包括南通、淮安、连云港、镇江,这类城市的效率与规模发展协调;将偏离程度0.5-1之间的称为基本协调型,包括盐城、宿迁、常州、苏州、泰州、徐州,这类城市协调性基本协调,通过调优化市效率与规模协调关系可以进一步促进城市全面发展;将偏离程度>1的城市称为不协调型,包括扬州、南京、无锡,这类城市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发展很不协调,其城镇化进程已经受到了不协调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当着力采取措施来协调二者的关系,以期促进城市长远发展。

4.2 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的相关性检验

基于SPSS的Pearson检验,对江苏省城市规模与效率综合得分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如表3:

表3 江苏省城市规模与城市效率相关性检验

由表3可知,江苏省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显著性<0.05,为显著相关,相关性达到0.639,为中度相关。

江苏省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具有显著的中度相关性,说明江苏省城市效率受城市规模影响显著,在进行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时候,应当注重城市规模的合理规划,不应一味限制城市规模的扩大,也不应盲目扩大,而要注意与城市效率的协调发展。

[1]席强敏,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关系的实证分析 [J],经济问题,2012(10),P37-41。

[2]王圆圆,安徽城市效率分析与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02),P34-37。

[3]王业强,倒“U”型城市规模效率曲线及其政策含义——基于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率的比较研究,财贸经济,2012(11),P127-136。

[4]杨波,陈瑶,四川省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相关性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6),P1-2。

[5]陈明星,陆大道,张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09(04),P387-398。

[6]张春梅,张小林,吴启焰,李红波,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的协调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科学,2013(01),P16-22。

[7]刘兆德,陈国忠,山东省城市经济效率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01),P44-48。

[8]王嗣均,城市效率差异对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影响 [J],经济地理,1994(01),P46-51。

[9]金相郁,中国城市规模效率的实证分析:1990-2001年[J],财贸经济,2006(06),P78-82。

[10]俞燕山,我国城镇的合理规模及其效率研究[J],经济地理,2000(02),P84-89。

[11]马树才,宋丽敏,我国城市规模发展水平分析与比较研究 [J],统计研究,2003(07),P30-35。

[12]张友志,宋迎昌,1994—2007年中国主要城市的规模产出效应实证研究:一个面板模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01),P46-50。

[13]刘冰,中国城市最优规模的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7,P1-31。

[14]刘建国,李国平,张军涛,孙铁山,中国经济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J],地理学报,2012(08),P1069-1084。

[15]王平,制度约束与中国城市规模研究[D],浙江大学,2012,P1-161。

猜你喜欢
苏南江苏省规模
2024年底A股各板块市场规模
苏南年俗亦动人
华人时刊(2022年3期)2022-04-26 14:29:04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年鉴(2021年0期)2021-03-09 05:19:44
江苏省政区图
江苏年鉴(2018年0期)2019-01-10 05:32:22
规模之殇
能源(2018年7期)2018-09-21 07:56:14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汽车零部件(2017年2期)2017-04-07 07:38:47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群众(2015年11期)2015-12-16 17:42:36
苏南发展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2
江苏省纪委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18
江苏省人大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