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曾影响全世界

2015-11-19 09:04:16本刊编辑部
人生十六七 2015年22期
关键词:四大发明考试制度科举考试

科举制曾影响全世界

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曾是沿袭千年的重要人才选拔制度,不管是利是弊,至少给很多人一个公平展示自己的机会。而这项制度,除了对我国的影响深远,甚至对欧美许多国家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甚至他们的考试制度、选拔方式都是从中国“取经”而来的,并且认为它影响了全球的用人观,可与中国四大发明媲美。

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延续一千多年,其产生的影响是极为重大而深远的,不管是利是弊,而且不仅仅是对中国,对欧美国家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有专家通过研究发现,早在100年前,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点破了——虽然现在各国的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但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的。孙中山说的这话是有根据的,并非臆断。

英国对此兴趣最盛

在14世纪,欧洲来华人士便将中国自隋唐以来实行的通过科举,即统一考试的选拔人才模式,向本国做了详细介绍和推荐。其中,英国人对此最有兴趣,英国当时的学术界和开明官员,力主仿效中国文官取仕手段,机会均等,公开考试。1853年,英国王室任命查理·特罗维廉和斯坦福·诺斯科特两位爵士,负责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和方案草拟。后他们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中的主要观点就是建议学习、实行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公开、竞争性的考试手段来招聘官员。

影响了全球用人观可与四大发明媲美

据介绍,俩爵士的报告被英国国会采纳。此后、法国、美国等许多欧美国家都把中国的考试制度“拿了过去”。欧美人认为,科举比当时他们“领导说了算”、“世袭”等用人模式先进、公平,中国的科举优点多多,至少使官员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官员。

西方当时有人惊叹,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项伟大的制度。有专家表示,他们认为这一制度应该与中国古人发明“四大发明”一样,是重要的发明创造,影响了全球的用人观,直至目前,还有今后。

活学活用进行改造相比中国更加科学

但是,如同发明了火药只知道用来做鞭炮烟花逗乐,不知用于枪炮子弹杀人一样,虽然中国人创造性地发明了科举考试模式,但这一手段后来却成为束缚中国人思维的一个绳索。而欧美人却知道活学活用,把这一中国人发明的选拔人才方式进行了改造,使之成为让中国这位发明者反过头来要学习、“取经”的考试模式。

原因在哪?一在考试内容落伍,二在考试模式未变。

中国传统的科举考试内容在长期时间内呆板、重复、单调,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成为千百年来的必考科目,至今许多章节仍是高考学子要死记硬背的内容,固化了人的创造性思维。而西方不同,结合当时的工业革命和民主、人权的需要,考试内容丰富而又科学,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实用技能、心理素质,统统纳入考试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书本上死记硬背的东西。

此外,除了笔试方式,欧美“科举”中最重要的是口试和面试制度的确立,比中国“殿试”,由皇帝一人御笔钦点手段,更为完善和科学。欧美的“科举”,即便顺利通过了,也未必就能如中国的学子(举人)一样,立即可以获得官职和荣耀,戴红花骑大马,还得实习和试用,至少半年以后才能正式上岗“当官”。而对比中国呢,“祖宗定下的规矩不能改”,一成不变,结果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成了八股文。

编辑/赵维莉

猜你喜欢
四大发明考试制度科举考试
明代科举考试中的二三场
超级工程和四大发明
原来我们就是传说中的“四大发明”
中学生博览(2021年7期)2021-04-16 20:54:24
科举考试答案解析
“科举考试”
环球时报(2019-10-21)2019-10-21 05:14:57
“新四大发明”进我家
“新四大发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最好见证
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26
科举考试的投考资格——从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说起
新形势下自学考试制度的错位和实施战略定位的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新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制度浅析及场地改造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