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样
摆脱内疚的困扰
小样
当自己伤害了别人,你也会感到内疚吧。内疚让你自责,让你感觉胃里好像打了个结儿,喉咙哽咽。此时,内疚的情绪会占据你的头脑,你可能会把当时的情形回想很多次,担心别人怎样看你,或者开始厌恶自己。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一个女孩在车站候车。为了打发时间,她买了一本书和一袋饼干。随后,她找了一个位子坐下来,从包里拿本书看起来。不经意间,她发现自己的身边坐了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男孩,他伸手从放在他们之间的一个饼干盒里拿饼干,毫无顾忌地吃起来。
女孩很不高兴,但没有说什么,怕男孩难堪,就假装没看见。这时,她看了看表,又用眼角的余光瞄了一下男孩,他也在做同样的动作。女孩更生气了,心想:“如果不是我这么好心,早就骂你一顿了。”但是,她还是压住了怒火,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人争吵,也不打算惹恼对方。
女孩每吃一块饼干,男孩也跟着吃一块。当剩下最后一块的时候,他不太自然地笑了笑,伸手拿起那块饼干,掰成两半,给了她一半,自己吃另一半。女孩接过那半块饼干,心想:“这个人太没礼貌了,连声‘谢谢’都不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没教养的人。”
听到上车的广播之后,女孩长吐了一口气,急忙把书塞进包里,拿起行李直奔进站口。等她安顿好以后,女孩又从包里找那本没看完的书。突然,她愣在那里。她发现自己买的那盒饼干原封不动地放在包里呢。原来,那个男孩并没有偷吃她的饼干;相反,她拿起男孩的饼干吃了,也没有说声“谢谢”。想到这儿,女孩感到很羞愧,是自己误解了对方,可车已经离站,再也无法请求男孩原谅了。女孩非常内疚,因为她才是那个心胸狭隘的人。
与人相处,要多从正面看其言行。同一件事,用负面的眼光看,结论往往是错误的。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人不犯错,而犯错也很正常,关键是看你能否主动承认,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及时悔改。有的人犯错以后,一直在逃避,甚至找各种理由来掩护自己,虽然别人不追究了,而你的内心总也平静不下来。你感到内疚,这是情理之中的。内疚是良心的自我谴责,一个感到内疚的人,还没有完全走入极端,还有挽救的可能。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关于内疚的。
小时候,索菲亚的家里很穷,为了生计,她只好到伯爵家做侍女。伯爵家的另一个侍女有条漂亮的红丝带。一天,索菲亚趁没人的时候,从那个侍女床头拿走红丝带,跑到院子里玩。这时,一个仆人正好经过,看到她手中的红丝带,就报告给伯爵。伯爵很生气,就把索菲亚叫到身旁,厉声追问。当时,索菲亚非常紧张,心想:如果承认丝带是自己拿的,那一定会被辞退。于是,她愣了一会儿,然后撒谎说,丝带是小厨娘拿给她玩的。伯爵半信半疑,就让小厨娘过来对质。小厨娘一听这事,哭丧着说:“不是我,绝对不是我!”
索菲亚却认准了小厨娘,一口咬定是她“偷”的。这下子,伯爵更生气了,将索菲亚和小厨娘一起辞退。
当她们离开伯爵家的时候,一位长者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之中肯定有一个是无辜的,说谎的人一定会受到良心的责罚!”果真如此,这件事给索菲亚带来了终身的痛苦。很多年后,她在日记中坦白:“这件事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令我非常痛苦,这种重负一直压在我的心上……”
有人曾对初二和高二的学生做了一次调查,发现在社交中,撒谎,辜负他人,不体谅他人,更容易让女孩感到内疚。男孩更多地会因为打架或损坏他人财物而感到内疚。像打破规则,如逃学、不顺从、偷窃等,这是男孩女孩所共同的。下面,大家来做个小测试吧。
你忠于自己的道德标准吗?请用“是”或“不是”来回答。①“如果我伤害了朋友,他们不是真希望我来道歉的。”②“如果你做了错事却不承认,大部分情况下,你可以逃脱惩罚。”③“有时候,我应该完成一件事却没有做到,当被人问起时,我会撒谎。”④“有时我做错了事,不会主动承认,而是希望没有人发现。”⑤“大部分人会忘记你做的伤害他们的事,所以你最好也忘记了。”⑥“因为害怕遇到麻烦,我可能不会总说实话。”你的分数是多少?有3个或3个以上答案为“是”,这说明你忽略了自己的道德标准,以逃避内疚,只有你先承认了错误,朋友或家庭成员才会相信你。如果有4个或以4个上的答案为“不是”,这说明听从自己的道德标准是很重要的。如果内疚可以让你避免伤害自己或他人,那么这种情绪就起到了保护作用。不是吗?如果大脑能根据过往的经验评估眼前的状况,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肯定的。比如:你很想跟一个朋友交往,他却做了一些有悖于道德标准的事,甚至伤害到你了,那么你会怎样做呢?幸运的是,当你做了背离自我期望的事以后,内疚的感觉就会袭来。一旦你做了这样的事,你还得对自己撒谎,用各种站不住脚的理由来辩解。
对别人说出自己的内疚,如果这样做你觉得很困难,可能是因为这会让你感到羞愧。从这个角度来说,内疚和羞愧是关联的。其实,内疚是一种复杂的自我意识,它可以指导你的言行。当你背叛道德标准的时候,它会像警报一样响起,提醒你。心理专家认为,内疚服务于一种目的,能帮助人们在社交中和平相处。
编辑/黄书满